【送王求】作者:姚合 朝代:唐代
[送王求]送王求原文
士有经世筹,自无活身策。
求食道路间,劳困甚徒役。
我身与子同,日被饥寒迫。
侧望卿相门,难入坚如石。
为农昧耕耘,作商迷贸易。
空把书卷行,投人买罪责。
六月南风多,苦旱土色赤。
坐家心尚焦,况乃远作客。
羸马出郭门,饯饮晓连夕。
愿君似醉肠,莫谩生忧戚。
[送王求]诗词问答
问:送王求的作者是谁?答:姚合
问:送王求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送王求是什么体裁?答:五古
问:姚合的名句有哪些?答:姚合
全唐诗:卷496-55
[送王求]参考注释
[送王求]经世
(1) 治理国事
经世之才
(2) 阅历世事
养生以经世
[送王求]活身
养活自身;保存自身。《墨子·非儒下》:“夫飢约则不辞妄取以活身,羸饱伪行以自饰。”《庄子·至乐》:“天下有至乐无有哉?有可以活身者无有哉?” 汉 扬雄 《法言·问明》:“或问活身,曰明哲。”
[送王求]食道
食管
[送王求]劳困
疲劳困乏。 唐 元稹 《赠太保严公行状》:“人无徒步而进者,马有羡力,兵不劳困。” 叶圣陶 《小妹妹》:“最后听见外祖母的一声嘘气,象经了很久的劳困才得休息似的。”
[送王求]徒役
(1).服劳役的人。《墨子·尚贤中》:“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周书·窦炽传》:“ 炽 辞以天下未定,干戈未偃,不宜輒发徒役。” 唐 张九龄 《和黄门卢监望秦始皇陵》:“徒役如雷奔,珍怪亦云蓄。” 章炳麟 《国故论衡·辨诗》:“又《成相》《雅辞》者,徒役送杵,其句度长短不齐,亦悉入録。”
(2).门徒;弟子。《韩非子·显学》:“藏书策、习谈论、聚徒役、服文学而议説。” 汉 王充 《论衡·问孔》:“如徒役之中多无妻, 公冶长 尤贤,故独妻之,则其称之,宜列其行,不宜言其在縲絏也。”
[送王求]我身
我自己;我这个人。 唐 韩愈 《赠张籍》诗:“我身蹈 丘 軻 ,爵位不早綰。” 唐 白居易 《我身》诗:“我身何所似,似彼孤生蓬。”
[送王求]饥寒
饥饿和寒冷,多用于缺吃少穿的困难情况
他在饥寒交迫中死去
[送王求]侧望
(1).侧身而望。 唐 杜甫 《奉送十七舅下邵桂》:“昏昏阻云水,侧望苦伤神。”
(2).侧身伫望。表示十分想望。《三国演义》第四回:“乃命 李儒 读策曰:‘ 孝灵皇帝 早弃臣民,皇帝承嗣,海内侧望。’”
[送王求]卿相
执政的大臣。《孟子·公孙丑上》:“夫子加 齐 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起 不为卿相,不復入 卫 。” 唐 杜甫 《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诗:“高歌卿相宅,文翰飞省寺。” 康有为 《大同书》丙部:“人人皆可由白屋而为王侯、卿相、师儒,人人皆可奋志青云,发扬蹈厉,无阶级之害。”
[送王求]耕耘
(1) 犁地除草。泛指农耕之事
夙兴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亲。——《荀子·子道》
秋田耕耘足,丰年雨露频。——唐· 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韵》诗
(2) 比喻各种辛勤劳动(多指脑力劳动)
着意耕耘,自有收获
[送王求]贸易
(1) 买卖的通称
(2) 改变;变易
星辰错谬,高下贸易
[送王求]书卷
书籍,因古时书籍多为卷轴形,所以叫书卷
书卷不离手
[送王求]罪责
(1) 罪行的责任
罪责难逃
(2) 责备;责怪
[送王求]六月
《诗·小雅》篇名。序云:“《六月》, 宣王 北伐也。”《国语·晋语四》:“ 秦伯 赋《六月》。” 韦昭 注:“《六月》,道 尹吉甫 佐 宣王 征伐,復 文 武 之业。《小雅》其诗云:‘王于出征,以匡王国。’二章曰:‘以佐天子。’三章曰:‘共武之服,以定王国。’此言 重耳 为君,必霸诸侯以匡佐天子。”后多用以指卫国定乱的正义之师。《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七·梁郊祀乐章》:“白日体无私,皇天辅有德。七旬罪已服,六月师方克。” 明 夏完淳 《大哀赋》:“於是竿木羣兴,风云毕会,兴六月之师,振九天之鋭。”
[送王求]南风
从南边吹来的风
[送王求]土色
适度加黄的褐色,比烟草色淡些
[送王求]坐家
(1). 明 代内府尚膳监的执事人员。掌御膳及宫内食事、筵宴等。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执掌纪略》:“光禄、凉楼、酱房、逢七等项,各有监工、坐家名色,职掌造办,每日早午晚 奉先殿 供养膳品。”《明史·食货志六》:“自 成化 时,添坐家、长随八十餘员,传添汤饭中官百五十餘员。”
(2).方言。居住。 沙汀 《幺木匠的故事》:“就在前面那笼竹林后边坐家。”
[送王求]心尚
心志;襟怀。 唐 王维 《戏赠张五弟諲》诗之一:“吾弟 东山 时,心尚一何遥。”
[送王求]况乃
亦作“况乃”。亦作“况廼”。 1.恍若,好像。 南朝 宋 谢灵运 《游赤石进帆海》诗:“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髮。” 唐 杜甫 《江边星月》诗之一:“餘光隐更漏,况乃露华凝。” 唐 元稹 《和乐天秋题曲江》:“况乃江枫夕,和君《秋兴》诗。”
(2).何况;况且;而且。《后汉书·王符传》:“以罪犯人,必加诛罚,况乃犯天,得无咎乎?”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临海峤初发彊中作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兹情已分虑,况廼协悲端。” 宋 王安石 《酬冲卿月晦夜有感》诗:“夜云不见天,况乃星与月。”
[送王求]作客
(1) 寄居异地
(2) 到别人处做客人
(3) 拜访,访问
[送王求]郭门
外城的门。《左传·昭公二十年》:“ 寅 闭郭门,踰而从公。” 唐 韩愈 《过南阳》诗:“ 南阳 郭门外,桑下麦青青。” 宋 曾慥 《高斋漫录》:“ 宣和 ……乙巳之春,开 金明池 ,有旨令从官於清明日恣意游宴。是夜,不扃郭门。贵人竞携妓女,朱轮宝马,駢闐西城之外。” 清 王士禛 《漫兴》诗之一:“郭门传息壤,不障 洞庭 流。”
[送王求]饯饮
以酒饯别。 唐 苏颋 《奉和圣制幸望 * 送朔方大总管张仁亶》:“饯饮迴仙蹕,临戎解御衣。” 宋 道山先生 《道山清话》:“率同舍饯饮,皆作诗送行。”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一:“都下 聂胜琼 ,名倡也,质性慧黠, 李 见而喜之。将行, 胜琼 送别,饯饮於 莲花楼 下。”
[送王求]连夕
连续几夜。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石桩火出》:“ 泰和 八年冬,京师 大悲阁 前幡竿石桩缝间连夕火出,四十餘日乃止。” 清 赵翼 《诸罗守城歌》:“援师三番不得进,山头连夕惟传烽。”
[送王求]谩生
莫生。谓竭尽全力,连死也不顾。 南唐 冯延巳 《应天长》词之五:“兰房一宿还归去,底死谩生留不住。枕前语,记得否?説尽从来两心素。”
[送王求]忧戚
忧伤
唐代,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