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丹桂(送蘧、著、迈三子庚辰年省试)】作者:王之道 朝代:宋代
[折丹桂(送蘧、著、迈三子庚辰年省试)]原文
照人何处双瞳碧。
欲去江城北。
过江风顺莫迟留,快雁序、飞联翼。
西湖花柳传消息。
知是东君客。
家书须办写泥金,报科名、题淡墨。
[折丹桂(送蘧、著、迈三子庚辰年省试)]诗词问答
问:《折丹桂(送蘧、著、迈三子庚辰年省试)》的作者是谁?答:王之道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王之道的名句有哪些?答:王之道
[折丹桂(送蘧、著、迈三子庚辰年省试)] 书法图
折丹桂(送蘧、著、迈三子庚辰年省试)书法作品
[折丹桂(送蘧、著、迈三子庚辰年省试)]参考注释
[折丹桂(送蘧、著、迈三子庚辰年省试)]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折丹桂(送蘧、著、迈三子庚辰年省试)]双瞳
(1).两眼。 唐 杜甫 《天育骠图歌》:“毛为緑縹两耳黄,眼有紫燄双瞳方。”《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世上这般双瞳如豆,一叶迷山的,以至糊涂下人,又有几个深明大义的呢?”
(2).重瞳,两个眸子。 晋 王嘉 《拾遗记·员峤山》:“人皆双瞳,修眉长耳。” 唐 李白 《登广武古战场怀古》诗:“ 项王 气盖世,紫电明双瞳。” 王琦 注引《史记·项羽本纪》:“闻 项羽 亦重瞳子。” 清 毛祥麟 《对山馀墨·巫觋》:“或谬託双瞳,或揑称鬼附,妄论休咎,武断死生。”
[折丹桂(送蘧、著、迈三子庚辰年省试)]江城
临江之城市、城郭。 唐 崔湜 《襄阳早秋寄岑侍郎》诗:“江城秋气早,旭旦坐南闈。” 元 黄庚 《西州即事》诗:“一雨洗空碧,江城独倚楼。” 明 王錂 《春芜记·候约》:“只听得江城吹角,疎鐘下翠微。” 清 黄景仁 《舟中再迭前韵》:“江城雁带边声苦,泽国秋蒸海气腥。”
[折丹桂(送蘧、著、迈三子庚辰年省试)]过江
(1).过 长江 。特指 西晋 和 北宋 王室东渡事。《晋书·王导传》:“过 江 人士每至暇日,相要出 新亭 饮宴。”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过 江 初,拜官,舆饰供饌。”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自过 江 来,或有思京饌者,命倣傚製造,终不如意。”
(2).指代 东晋 。 清 沉德潜 《<古诗源>例言》:“ 越石 景纯 ,联鑣接軫;过 江 末季,挺生 陶公 。” 清 王士禛 《读史杂感》诗之一:“过 江 名义共推 袁 , 宋 室孤臣念愍孙。”
[折丹桂(送蘧、著、迈三子庚辰年省试)]迟留
停留;逗留。 汉 王充 《论衡·状留》:“贤儒迟留,皆有状故。” 唐 韩愈 《别知赋》:“倚郭郛而掩涕,空尽日以迟留。” 宋 沉遘 《过冀州闻介甫送虏使当相遇继得移文又以诗见寄次韵和答》:“闻报故人当遅留,便临近舘为邂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念秧》:“僕终疑其伪,阴与主人谋,迟留不进,相失,遂杳。”
[折丹桂(送蘧、著、迈三子庚辰年省试)]雁序
雁行
[折丹桂(送蘧、著、迈三子庚辰年省试)]西湖
湖名。在浙江省杭州市区以西,三面环山(有南高峰、北高峰、玉皇山等),周长15公里,被孤山、白堤、苏堤分隔为外西湖、里西湖、后西湖、小南湖和岳湖
[折丹桂(送蘧、著、迈三子庚辰年省试)]花柳
(1) 鲜花杨柳
花柳的巷,管弦的楼。——《西游记》
(2) *
(3) 妓女
(4) 花柳病的省称
[折丹桂(送蘧、著、迈三子庚辰年省试)]消息
(1) 情况报道
消息灵通人士
(2) 音信
杳无消息
[折丹桂(送蘧、著、迈三子庚辰年省试)]东君
传说中的太阳神
晋巫祠五帝、东君、云中、司命之属。——《史记·封禅书》
[折丹桂(送蘧、著、迈三子庚辰年省试)]家书
(1) 家庭成员写的书信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家书一箧。——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家中拥有的书
[折丹桂(送蘧、著、迈三子庚辰年省试)]泥金
用金粉或金属粉制成的金色涂料,用来装饰笺纸或调和在油漆中涂饰器物
[折丹桂(送蘧、著、迈三子庚辰年省试)]科名
科举考中而取得的功名
宋代,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