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和前韵二首·其二】作者:释德洪 朝代:宋代
[又和前韵二首·其二]又和前韵二首·其二原文
篇篇俊逸间清新,老阅群才始见真。
秀却采莲溪畔态,豪吞指壁柱边瞋。
肺肠旧信能缠锦,文字今知解斗春。
笔力肯低容我和,诗成无惜寄来频。
[又和前韵二首·其二]诗词问答
问:又和前韵二首·其二的作者是谁?答:释德洪
问:又和前韵二首·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又和前韵二首·其二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释德洪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德洪
[又和前韵二首·其二]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又和前韵二首·其二]参考注释
[又和前韵二首·其二]俊逸
英俊洒脱,超群拔俗;优美潇洒
神态俊逸
才思俊逸
[又和前韵二首·其二]清新
(1) 清爽新鲜
一股清新的空气
(2) 清美新颖
气调清新
[又和前韵二首·其二]采莲
即《采莲曲》。 宋 曼殊 《渔家傲》词:“一曲《採莲》风细细,人未醉,鸳鸯不合惊飞起。”参见“ 採莲曲 ”。
即《採莲曲》。 南朝 梁 何逊 《寄江州褚咨议》诗:“因君奏《采莲》,为余吟《别鹤》。” 唐 孟浩然 《夜渡湘水》诗:“露气闻香杜,歌声识《采莲》。” 明 王世贞 《赠梁公实谢病归》诗:“《采莲》一曲杳然去,得醉即卧清溪头。”参见“ 採莲曲 ”。
[又和前韵二首·其二]溪畔
溪水边。 唐 李山甫 《方干隐居》诗:“溪畔印沙多鹤跡,槛前题竹有僧名。” 唐 罗隐 《夜泊义兴戏呈邑宰》诗:“溪畔维舟问 戴星 ,此中三害有《图经》。” 清 潘高 《忆幼子》诗:“随我至溪畔,背我弄溪泉。”
[又和前韵二首·其二]豪吞
(1).大口吞咽。《再生缘》第十六回:“平日豪吞和快饭,也何曾,有些意乱与心慌。”
(2).强横地侵占。 宋 陆游 《太息》诗:“豪吞暗蚀皆逃去,窥户无人草满庐。”
[又和前韵二首·其二]肺肠
比喻内心;心思。《诗·大雅·桑柔》:“自有肺肠,俾民卒狂。” 郑玄 笺:“自有肺肠,行其心中之所欲,乃使民尽迷惑。” 唐 钱珝 《代史馆相公让官第二表》:“且自去秋以来,国步未復,臣每思人事,每揣人情,因激肺肠,有如汤火。” 明 刘基 《送骆起原之新城知县任》诗:“邂逅忽相逢,悲喜交肺肠。”《“五四”爱国运动资料·上海罢市实录》附录《罢市之轶闻》:“ 黄某 甘心作他人奴隶,竟然不避舆论,而该米行徒知牟利,不知爱国,岂别有肺肠耶。”
[又和前韵二首·其二]文字
(1) 记录语言的符号,如汉字、拉丁字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琅琊山刻石]中才第一次把文字叫做字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说文解字叙》
(2) 文章;作文
文字通顺
(3) 语言的书面形式,如汉文、俄文
(4) 文书;公文
行文字
(5) 密信
得此文字
[又和前韵二首·其二]知解
颖悟;领会。《南史·宋桂阳王休范传》:“ 休范 素凡訥,少知解,不为诸兄齿遇。”《礼记·学记》“相观而善之谓摩” 唐 孔颖达 疏:“观听长者之问答,而各得知解。” 金 朱澜 《黄筌雀蝶》诗:“ 老筌 妙意谁知解,丹粉图中有諫书。”
[又和前韵二首·其二]笔力
写字、画画、写文章用笔行文的力量;文章的气势
笔力雄健
[又和前韵二首·其二]低容
犹低头。 唐 刘言史 《七夕歌》:“寂寞低容入旧机,歇著金梭思往夕。”
又和前韵,宋代,释德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