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清可轩率题】_乾隆 | 清代

【清可轩率题】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清可轩率题]清可轩率题原文

迤逦转山阴,岩轩耐可寻。

屋中藏峭壁,阶下俯乔林。

且慢问芳意,雅宜摅静吟。

泐成新旧句,孰是去来今。

[清可轩率题]诗词问答

问:清可轩率题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清可轩率题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清可轩率题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清可轩率题]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二

[清可轩率题]参考注释

[清可轩率题]迤逦

亦作“ 迤里 ”。亦作“迆邐”。1.曲折连绵貌。 南朝 齐 谢朓 《治宅》诗:“迢遰南川阳,迤邐西山足。” 宋 柳永 《凤栖梧》词之三:“玉树琼枝,迆邐相偎傍。” 丁玲 《小火轮上》:“她把眼从窗户望出去,是迤逦不断的青山。”

(2).指唱歌声和鸟鸣声的悠扬圆转。 元 朱庭玉 《夜行船·春晓》套曲:“迤邐鶯啼共燕语,偏向闲庭户。”

(3).斜延貌;延伸貌。 宋 苏轼 《录进单锷吴中水利书》:“盖本处地势,自 银林堰 以西,地形从东迤邐西下。” 郑观应 《盛世危言·边防上》:“在东北、西北,由 东三省 、内外 蒙古 迤邐而至 新疆 ,又在在与 俄 接壤。”

(4).缓行貌。《古今小说·众名姬春风吊柳七》:“ 柳七 官人别了众名姬,擕着琴剑书箱,扮作游学秀士,迤邐上路。”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二七章:“余頽僵如尸,幸赖 法忍 扶余,迤邐而行。” 汪曾祺 《故里三陈》:“和这个胖女人较了半天劲,累得他筋疲力尽,他迤里歪斜走出来。”

(5).渐次;逐渐。 宋 苏轼 《与杨元素书》之八:“厥直六百千,先只要二百来千,餘可迤邐还。” 宋 贺铸 《更漏子》词:“迆邐黄昏,景阳鐘动,临风隐隐犹闻。”《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 阮三 ﹞每夜如此,迤邐至二十日。”

[清可轩率题]山阴

山坡背阴的一面;山的北侧

[清可轩率题]岩轩

即岩屋。 唐 卢照邻 《怀仙引》:“披涧户,访巖轩。”

[清可轩率题]耐可

(1).宁可;愿得。 唐 刘长卿 《赴宣州使院留辞韦使君》诗:“耐可机心息,其如羽檄何!” 宋 薛嵎 《寄公衮舍弟》诗:“余生百计拙,耐可事清吟。” 清 曹贞吉 《沁园春·赠柳敬亭》词:“荡子辞家,羈人远戍,耐可逢场作戏来。”

(2).怎得,安得。 唐 李白 《陪族叔晔及贾舍人至游洞庭》诗之二:“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宋 敖陶孙 《上闽帅范石湖》诗:“骚人有几登青竹,耐可同时欠执鞭。” 明 王世贞 《闻南中流言有感》诗之三:“偶然文字落尘寰,耐可争名眼睫间。” 清 曹寅 《集余园看梅同人限字赋诗追忆昔游有感而作》:“频年漫信能分别,耐可巡簷细讨论。”

[清可轩率题]中藏

(1).内脏。《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其人嗜粥,故中藏实。”

(2).指内心情感或腹中才学。 清 沉德潜 《说诗晬语》卷上:“比兴互陈,反覆唱叹,而中藏之懽愉惨戚,隐跃欲传。”《歧路灯》第十一回:“﹝ 侯冠玉 ﹞説了一会话,大约语言甜俗,意味粗浅,中藏早是一望而知的。”

(3).喻诗文内容。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格局》:“予谓文字之新奇在中藏,不在外貌。”

(4).中藏府的省称。

[清可轩率题]峭壁

陡峭的山崖

[清可轩率题]乔林

乔木林,一种从种子生长起来的森林;亦指树木高大的丛林

[清可轩率题]且慢

暂且慢点儿;先别着急(有制止、阻止意思)

客官且慢,尚有一事相告

[清可轩率题]芳意

(1).指春意。 唐 徐彦伯 《同韦舍人元旦早朝》诗:“相问韶光歇,弥怜芳意浓。” 明 刘基 《即事》诗:“芳意自随流水逝,华年不为老人留。”

(2).对他人情意的美称。 唐 王贞白 《独芙蓉》诗:“芳意羡何物?双双鸂鶒飞。”

[清可轩率题]去来今

佛教语。指过去、未来、现在。 唐 窥基 《大乘法苑义林章记》一:“去来今三,是时一切。” 宋 苏轼 《过永乐文长老已卒》诗:“三过门间老病死,一弹指顷去来今。”

,

  • 【题明人西山胜景书画合璧册·其八·文徵明石湖】_乾隆 | 清代
  • 【题明人西山胜景书画合璧册·其八·文徵明石湖】_乾隆 | 清代 >> 【题明人西山胜景书画合璧册·其八·文徵明石湖】_乾隆 | 清代...

  • 【徐孺子亭】_文星瑞 | 清代
  • 【徐孺子亭】_文星瑞 | 清代 >> 【徐孺子亭】_文星瑞 | 清代...

  • 【鸳鸯湖棹歌 之七十四】_朱彝尊 | 清代
  • 【鸳鸯湖棹歌 之七十四】_朱彝尊 | 清代 >> 【鸳鸯湖棹歌 之七十四】_朱彝尊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