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柬友人擢第南还】_王邦畿 | 明代

【柬友人擢第南还】作者:王邦畿 朝代:明代

[柬友人擢第南还]柬友人擢第南还原文

擢第京中大称情,初还谁不羡尊荣。

论文至此偏增价,饮酒从今亦有名。

胜笔争来求吉兆,乡人添得读书声。

为官自是多忙事,曾向溪头听晓莺。

[柬友人擢第南还]诗词问答

问:柬友人擢第南还的作者是谁?答:王邦畿
问:柬友人擢第南还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柬友人擢第南还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王邦畿的名句有哪些?答:王邦畿

[柬友人擢第南还]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柬友人擢第南还]参考注释

[柬友人擢第南还]擢第

科举考试及第

[柬友人擢第南还]中大

宋 代京官候选人的别称。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近世京朝官曰太中,选人曰中大。”

[柬友人擢第南还]称情

衡量人情。《礼记·三年问》:“三年之丧,何也?曰:称情而立文,因以饰羣,别亲疏贵贱之节,而弗可损益也。” 郑玄 注:“称情而立文,称人之情轻重,而制其礼也。”

犹称心。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靡潜跃之非,常傲然以称情。”《南史·范泰传》:“自古体大而思精,未有此也。恐世人不能尽之,多贵古贱今,所以称情狂言耳。” 唐 李白 《行路难》诗之二:“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柬友人擢第南还]不羡

不过分。《淮南子·精神训》:“无天下不亏其性,有天下不羡其和。” 高诱 注:“羡,过;和,适也。”

[柬友人擢第南还]尊荣

尊贵与荣耀

安享尊荣

安富尊荣

[柬友人擢第南还]论文

讨论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

学术论文

[柬友人擢第南还]至此

(1) 到此

你领着他们向前走,至此停下

(2) 到此时

至此,共有五十个人报名

(3) 达到这种情形

事情缘何至此?

[柬友人擢第南还]饮酒

(1).喝酒。《国语·晋语一》:“﹝ 史苏 ﹞饮酒出。”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天下吏人,誥至后,出临三日皆释服,无禁婚嫁、祠祀、饮酒、食肉。” 鲁迅 《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其时 司马氏 已想篡位,而 阮籍 名声很大,所以他讲话就极难,只好多饮酒,少讲话。”

(2).古代宴会时供食毕漱口的酒。《周礼·天官·酒人》:“共宾客之礼酒、饮酒而奉之。” 郑玄 注:“饮酒,食之酒。” 贾公彦 疏:“谓食时有酒者,《曲礼》云:‘酒浆处右。’则此非献酬酒,是酳口之酒也。” 孙诒让 正义:“盖食礼无献酬,唯有酳口,故别谓之饮酒。”

[柬友人擢第南还]从今

从现在起。《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先生之寿,从今以往者四十三岁。” 宋 郭应祥 《玉楼春》词:“从今对酒与当歌,空惹离情千万绪。”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从今经懺无心礼,专听春雷第一声。” 杜鹏程 《延安人》:“从今向后要和他一道工作的工程处长,是什么模样?”

[柬友人擢第南还]有名

出名;名字为大家所知

有名的科学家

[柬友人擢第南还]吉兆

吉祥的征兆

[柬友人擢第南还]乡人

(1) 乡下的老百姓

乡人起得很早

(2) 同村同乡的人

在这里他的乡人很多

[柬友人擢第南还]读书

(1) 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柬友人擢第南还]自是

(1) 自然是

众人见他如此无礼,自是愤愤不平

(2) 自以为是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

(3) 从此

[柬友人擢第南还]溪头

犹溪边。 唐 李端 《送客东归》诗:“行人相见便东西,日暮溪头饮马别。” 宋 辛弃疾 《清平乐·村居》词:“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 吴伟业 《过诸乾一细林山馆》诗:“桥痕穿谷口,亭影压溪头。”

谿頭:犹溪中。 清 徐恪 《桃叶曲》:“五月南风来,谿头长莲叶。”

,

  • 【慈度寺·其三】_李之标 | 明代
  • 【慈度寺·其三】_李之标 | 明代 >> 【慈度寺·其三】_李之标 | 明代...

  • 【元旦楼中早起】_李孙宸 | 明代
  • 【元旦楼中早起】_李孙宸 | 明代 >> 【元旦楼中早起】_李孙宸 | 明代...

  • 【元旦雨】_李坚(贞夫) | 明代
  • 【元旦雨】_李坚(贞夫) | 明代 >> 【元旦雨】_李坚(贞夫) |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