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法和(一作送亮法师)】作者:戎昱 朝代:唐代
[送僧法和(一作送亮法师)]送僧法和(一作送亮法师)原文
达士心无滞,他乡总是家。
问经翻贝叶,论法指莲花。
欲契真空义,先开智慧芽。
不知飞锡后,何外是恒沙。
[送僧法和(一作送亮法师)]诗词问答
问:送僧法和(一作送亮法师)的作者是谁?答:戎昱
问:送僧法和(一作送亮法师)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戎昱的名句有哪些?答:戎昱
[送僧法和(一作送亮法师)]戎昱送僧法和(一作送亮法师) 书法图
送僧法和(一作送亮法师)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270_79
[送僧法和(一作送亮法师)]参考注释
[送僧法和(一作送亮法师)]达士
明智达理之士
达士者,达乎死生之分。——《吕氏春秋·知分》
[送僧法和(一作送亮法师)]无滞
(1).没有障碍;通行无阻。 南朝 梁 陶弘景 《<发真隐诀>序》:“昔在人间,已钞撰《真经》修字两卷……今更反復研精,表里洞洽,预是真学之理,使了然无滞。” 唐 戎昱 《送僧法和》诗:“达士心无滞,他乡总是家。”《宋史·乔维岳传》:“ 维岳 始命创二斗门於 西河 第三堰……建横桥岸上,筑土累石,以牢其址。自是弊尽革,而运舟往来无滞。”
(2).指言辞流畅无碍。《后汉书·党锢传·刘祐》:“﹝ 祐 ﹞每有奏议,应对无滞,为僚类所归。”《南史·谢几卿传》:“﹝ 几卿 ﹞年十二,召补国子生…… 俭 承旨发问, 几卿 辩释无滞, 文惠 大称赏焉。”《北齐书·元文遥传》:“﹝ 文遥 ﹞每临轩,多命宣勑,号令文武,声韵高朗,发吐无滞。”
(3).谓厉行而不拖拉。《周书·柳带韦传》:“﹝ 带韦 ﹞凡居剧职十有餘年,断处无滞,官曹清肃。”
[送僧法和(一作送亮法师)]他乡
异乡,家乡以外的地方
[送僧法和(一作送亮法师)]总是
永远地;无例外地
[送僧法和(一作送亮法师)]问经
指学习或请教有关经书的问题。《汉书·儒林传·王式》:“ 山阳 张长安 幼君 先事 式 ,后 东平 唐长宾 、 沛 褚少孙 亦来事 式 ,问经数篇。”《宋史·儒林传一·孙奭》:“幼与诸生师里中 王彻 , 彻 死,有从 奭 问经者, 奭 为解析微指,人人惊服。”
[送僧法和(一作送亮法师)]贝叶
古代 印度 人用以写经的树叶。亦借指佛经。 唐 玄奘 《谢敕赉经序启》:“遂使 给园 精舍,并入提封;贝叶灵文,咸归册府。” 元 荣肇 《原释》:“如兇恶之徒,日诵贝叶之书,心藏蛇蝎之行,既死矣,以其能信佛,佛即引之而享天堂之乐。”
[送僧法和(一作送亮法师)]论法
(1).讨论法律。 北齐 刘昼 《新论·法术》:“今法者则溺於古律,儒者则拘於旧礼,而不识情移法宜变改也。此可与守法而施教,不可与论法而立教。”
(2).依法处置。 元 柳贯 《元故义乌县主簿张公墓碑铭》:“比境有疑狱当讞,輒移府君就鞠,虽鉤得其情,而论法常务平允。”
(3).论说推理的法则。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二节:“但其多言天鬼,颇及他界,肇创论法,渐阐哲理。”
[送僧法和(一作送亮法师)]莲花
莲华。即荷花,莲的花,较大淡红色或白色,有香味
[送僧法和(一作送亮法师)]真空
(1)
(2) 指没有任何实物粒子的空间
真空封装罐
(3) 指没有气体或气体极少的空间
(4) 借指不存在某种事物的领域
军事力量真空
[送僧法和(一作送亮法师)]智慧
辩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
不只是情感和愿望,智慧在决定这些重要问题时必然有其作用
[送僧法和(一作送亮法师)]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送僧法和(一作送亮法师)]飞锡
(1).佛教语。谓僧人等执锡杖飞空。据《释氏要览》卷下:“今僧游行,嘉称飞锡。此因高僧 隐峰 游 五臺 ,出 淮西 ,掷锡飞空而往也。若西天得道僧,往来多是飞锡。”《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 王乔 控鹤以冲天, 应真 飞锡以躡虚。” 李周翰 注:“ 应真 ,得真道之人,执锡杖而行於虚空,故云飞也。”
(2).佛教语。指僧人游方。 唐 冷朝阳 《同张深秀才游华严寺》诗:“有僧飞锡到,留客话松间。” 宋 王安石 《寄国清处谦》诗:“近有高僧飞锡去,更无餘事出山来。” 清 钱谦益 《与素华禅师书》:“弥天飞锡,仍归旧隐。”
(3).佛教语。指游方僧。 唐 张说 《襄州景空寺题融上人兰若》诗:“何由侣飞锡,从此脱朝簪。”
[送僧法和(一作送亮法师)]恒沙
见“ 恆河沙数 ”。
唐代,戎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