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雨暗初疑夜】作者:苏轼 朝代:宋代
[南歌子·雨暗初疑夜]南歌子·雨暗初疑夜原文
雨暗初疑夜,风回便报晴。淡云斜照著山明,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
卯酒醒还困,仙村梦不成。蓝桥何处觅云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南歌子·雨暗初疑夜]诗词问答
问:南歌子·雨暗初疑夜的作者是谁?答:苏轼
问:南歌子·雨暗初疑夜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轼的名句有哪些?答:苏轼
[南歌子·雨暗初疑夜]注释
[南歌子·雨暗初疑夜]注释
⑴著:同[着]。附着,附上。
⑵细草:尚未长成的草。
⑶卯:卯时,相当于早晨五点至七点。
⑷[蓝桥]:唐人裴铏《传奇》中《裴航》一篇记载,唐长庆中,有裴航秀才,下第回家,与樊夫人同州,航献诗求见,樊夫人赠诗云:[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宅,何必崎岖上玉清。]后来裴航经蓝桥,向老妪求茶,老妪遂唤女名云英者献茶,裴航见其娇媚异常,便向之求婚。老妪提出要他捣药百日,裴航如言,终与云英成婚,后双双成仙。此处意谓自己没有像裴航那样的好运。
[南歌子·雨暗初疑夜]诗文赏析
这首词写于公元1079年(元丰二年)苏轼任湖州(今属浙江)知州期间。词中描写了酒后赶路的片断小景,清新而富有情趣。此词通过作者于江南水乡行路途中的所见所感,反映了他在宦海沉浮中的复杂感受,抒发了人生之不得成仙而去的感。
上片首句描写雨后初晴的景象:由于夜来阴雨连绵,时辰到了,不见天明,仍疑是夜;待到一阵春风把阴云吹散,迎来的已是晴朗天气。[淡云斜照著山明],把清晨阳光透过淡云斜照远处山色的景象表达得贴切而有神韵。[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这一句写得清新轻快,表达出作者春朝雨后乘马行于溪边路上之情味。此句由景及人,勾勒出一幅清丽优美的山水人物图。下片借传奇故事而抒情,寓意深远。[卯酒醒还困]一句,写作者早晨饮酒,仍感困倦,非因路途劳顿,而是夜间寻仙梦境使然。[蓝桥何处觅云英]这一问句,借用唐代裴航遇仙女云英之典故:唐人裴铏所作《传奇》中,有一篇题作《裴航》的小说,故事离奇曲折,略谓:裴航下第归,与一仙女同舟,得其所示诗,有云:[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清。]及至蓝桥驿,下道求浆,得遇云英,云英,女仙之妹也。裴航经历访求玉杵臼、捣药服食诸曲折,终得结褵而升仙。苏轼此词中所谓[仙村],即指蓝桥而言;所谓[梦不成]者,谓神仙飘渺不可求,故有[何处觅云英]之感叹。最后,作者觉得路边的溪水也还是有情的,这就是[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这首词的结尾一句——[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与李煜笔下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在流水这一无情的客体中赋予主体的种种情思,读来意味深长,余韵不尽。欲成仙而不得,从梦境回到现实,空对流水惆怅不已,这正是词人孤寂、落寞、凄婉的心绪之写照。从词的意境中,可以看到佛老[静而达]的因子,而无[超然玄悟]的神秘色彩。虽有梦境与幻觉,但终归现实。
南歌子,宋代,苏轼,雨暗初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