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寄闻人茂德·其二】_李正民 | 宋代

【寄闻人茂德·其二】作者:李正民 朝代:宋代

[寄闻人茂德·其二]寄闻人茂德·其二原文

未捐辛苦读书灯,老矣犹怀伯业能。

齐国吹竽吾独否,荆山泣玉恨难胜。

满籯自足传儿子,堆案何劳谢友朋。

已注虫鱼穷窈眇,却游溟海看鹍鹏。

[寄闻人茂德·其二]诗词问答

问:寄闻人茂德·其二的作者是谁?答:李正民
问:寄闻人茂德·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寄闻人茂德·其二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李正民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正民

[寄闻人茂德·其二]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寄闻人茂德·其二]参考注释

[寄闻人茂德·其二]辛苦

原指味道辛辣而苦,比喻艰难困苦

辛苦遭逢。——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寄闻人茂德·其二]读书

(1) 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寄闻人茂德·其二]伯业

霸者的功业。伯,通“ 霸 ”。 明 王錂 《春芜记·庆寿》:“絃歌万户清,伯业千秋盛。” 明 陈子龙 《杨太史奉使册封蜀藩予遇之吴中作诗赠行兼述旧怀也》诗:“丞相祠堂在, 公孙 伯业捐。”

[寄闻人茂德·其二]吹竽

(1).吹奏竽。竽,管乐器。《战国策·齐策一》:“ 临淄 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

(2).谓滥竽充数。典出《韩非子·内储说上》:“ 齐宣王 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 请为王吹竽, 宣王 説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 死, 湣王 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声律》:“若长风之过籟, 南郭 之吹竽耳。”后亦用作自谦之词。 唐 韩愈 《和席八十二韵》:“倚玉难藏拙,吹竽久混真。”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三:“某也孱资琐质,误恩偶及,亦復与吹竽之部。”

[寄闻人茂德·其二]荆山

(1).山名。在今 湖北省 南漳县 西部。 漳水 发源于此。山有 抱玉岩 ,传为 楚 人 卞和 得璞处。《书·禹贡》:“导 嶓冢 ,至于 荆山 。” 孔 传:“ 荆山 在 荆州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禹贡》:‘ 荆 及 衡阳 惟 荆州 。’盖即 荆山 之称,而制州名矣。故 楚 也。”

(2).山名。在今 陕西省 富平县 西南。相传 禹 铸鼎于此。《书·禹贡》:“导 岍 及 岐 ,至于 荆山 。” 孔颖达 疏:“《地理志》云:《禹贡》北条 荆山 在 冯翊 怀德县 南。”《后汉书·郡国志一·冯翊》 刘昭 注引 晋 皇甫谧 《帝王世纪》:“ 禹 铸鼎於 荆山 ,在 冯翊 怀德 之南,今其下﹝有﹞ 荆渠 也。”

(3).山名。在今 河南省 灵宝县 阌乡 南。相传 黄帝 采 首山 铜铸鼎于此。亦名 覆釜山 。《史记·封禅书》:“ 黄帝 采 首山 铜,铸鼎於 荆山 下。”

(4).山名。在今 安徽省 怀远县 西南。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淮水》:“《郡国志》曰:‘ 平阿县 有 当涂山 , 淮 出于 荆山 之左, 当涂 之右,奔流二山之间,西扬涛北注之。’”《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四年》:“帝驰至 荆山洪 ,距 赵步 二百餘里。” 胡三省 注:“ 荆山 在 濠州 钟离县 西八十三里,即 梁武帝 筑堰之地,今 怀远军 正治 荆山 。”

[寄闻人茂德·其二]泣玉

《韩非子·和氏》:“ 楚 人 和氏 得玉璞 楚山 中,奉而献之 厉王 , 厉王 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 和 为誑而刖其左足。及 厉王 薨, 武王 即位, 和 又奉其璞而献之 武王 。 武王 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 和 为誑而刖其右足。 武王 薨, 文王 即位, 和 乃抱其璞而哭于 楚山 之下,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后以“泣玉”指因怀才不遇而悲泣。 唐 骆宾王 《畴昔篇》:“穷途行泣玉,愤路未藏金。” 宋 王禹偁 《商州进士张齐说将赴春闱》诗:“明年得意归来日,不见 * 泣玉斑。”

[寄闻人茂德·其二]难胜

难以承担、承受。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千秋万岁,为怨难胜。” 唐 骆宾王 《别李峤得胜字》:“芳尊徒自满,别恨转难胜。” 唐 韩愈 《宪宗崩慰诸道疏》:“伏惟攀慕永痛,哀感难胜。”

[寄闻人茂德·其二]自足

(1) 自我满足

(2) 自己觉得满意

[寄闻人茂德·其二]儿子

(1) 某人直系血统的下一代男性

有两个儿子的家

(2) 下一代男性后裔;父母所生的男性孩子

[寄闻人茂德·其二]堆案

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素不便书,又不喜作书,而人间多事,堆案盈机。” 唐 白居易 《自题》诗:“热月无堆案,寒天不趁朝。” 清 曹寅 《夜饮和培山眼镜歌》:“堆案还愁束带热,等身其奈操觚何。”

[寄闻人茂德·其二]何劳

犹言何须烦劳,用不着。《三国演义》第九六回:“ 赵云 慌忙下马伏地曰:‘败军之将,何劳丞相远接?’” 清 李渔 《奈何天·闹封》:“收拾残经别法王,袈裟脱去换霓裳。初来不为求超脱,临去何劳懺罪殃。”

承受烦劳。《敦煌变文集·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可憎猧子色茸茸,抬举何劳餧饲浓。” 蒋礼鸿 通释:“何劳,同‘荷劳’,承荷烦劳的意思。”

[寄闻人茂德·其二]友朋

朋友。《左传·庄公二十二年》:“翘翘车乘,招我以弓,岂不欲往,畏我友朋。” 晋 陆机 《挽歌诗》之一:“周亲咸奔凑,友朋自远来。” 明 袁宏道 《忆弟》诗之二:“文章妻子怪,姓字友朋嗔。” 瞿秋白 《饿乡纪程》四:“从入 北京 到五四运动之前,共三年,是我最枯寂的生涯,友朋的交际可以说绝对的断绝。”

[寄闻人茂德·其二]虫鱼

(1).泛指微小的动物。《诗·小雅·鸳鸯序》“思古明王,交於万物有道” 唐 孔颖达 疏:“思古明王交接於天下之万物,鸟兽虫鱼皆有道,不暴夭也。”《金史·乐志下》:“威震遐邇,化渐虫鱼。”

(2). 孔子 认为读《诗》可以多识草木鸟兽虫鱼之名; 汉 代古文经学家注释儒家经典,注重典章制度及名物的训释、考据。后遂以“虫鱼”泛指名物和典章制度。有时含讥其繁琐之意。 唐 韩愈 《读皇甫湜 * 园池诗书其后》诗之一:“《尔雅》注虫鱼,定非磊落人。”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自序》:“而多生习气,尚牵蠹简,虽不能如 毛萇 、 郑康成 泥虫鱼之注,又不能如 虞卿 、 李德裕 著穷愁之书。”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自序》:“雕鎪物类,探讨虫鱼,穿凿愈工,《风》《雅》愈远。”

(3).指训诂考据之学。 郁达夫 《三月十八夜寄木津老师》诗:“日抱虫鱼伏 茂陵 ,旁人争笑客无能。”

[寄闻人茂德·其二]窈眇

见“ 窈妙 ”。

[寄闻人茂德·其二]溟海

(1).神话传说中的海名。《列子·汤问》:“终北之北有 溟海 者,天池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登 玄圃 者,悟丘阜之卑;浮 溟海 者,识池沼之褊。”

(2).大海。 汉 袁康 《越绝书·内传陈成恒》:“ 越王 句践 稽首再拜曰:‘昔者,孤不幸,少失先人,内不自量,与 吴 人战,军败身辱,遗先人耻,遯逃出走,上栖 会稽山 ,下守溟海,唯鱼鱉是见。’” 唐 高适 《同群公出猎海上》诗:“层阴涨溟海,杀气穷幽都。” 清 顾炎武 《天津》诗:“内以辅神京,外彻溟海际。”

(3).指沙漠。 唐 崔湜 《塞垣行》:“疾风卷溟海,万里扬砂砾。”

[寄闻人茂德·其二]鹍鹏

(1).传说中的大鸟名。语本《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鯤,鯤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鯤,后讹为“鵾”。常以“鵾鹏”比喻才能卓异、志向高远的人。 晋 葛洪 《抱朴子·守塉》:“鵾鹏戾赤霄以高翔,鶺鴒傲蓬林以鼓翼。” 唐 孟郊 《立德新居》诗之三:“仰笑鵾鹏辈,委身拂天波。” 明 张居正 《赠国子马生行》:“鵾鹏跛躄风尘中,驊騮伏櫪盐车下。” 梁启超 《饮冰室诗话》九二:“海外鵾鹏忆鷽鳩,蟪蛄朝菌各春秋。”

(2).指鲲和鹏。 唐 白居易 《禽虫十二章》诗之二:“蛙跳蛾舞仰头笑,焉用鵾鹏鳞羽多。”按,鳞指鵾言,羽指鹏言。鵾,当作“鯤”。

,,

  • 【晴后弃雪四首】_杨万里 | 宋代
  • 【晴后弃雪四首】_杨万里 | 宋代 >> 【晴后弃雪四首】_杨万里 | 宋代...

  • 【上秋壑贾丞相(以上流清诏归)·其一】_释广闻 | 宋代
  • 【上秋壑贾丞相(以上流清诏归)·其一】_释广闻 | 宋代 >> 【上秋壑贾丞相(以上流清诏归)·其一】_释广闻 | 宋代...

  • 【颂十玄谈玄机】_释印肃 | 宋代
  • 【颂十玄谈玄机】_释印肃 | 宋代 >> 【颂十玄谈玄机】_释印肃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