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晚归】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
[湖上晚归]湖上晚归原文
地僻多幽事,官闲慰古心。
晚花藏密叶,新笋补疏林。
硕果畦丁献,芳醪稚子斟。
碧云遮日尽,归路更萧森。
[湖上晚归]诗词问答
问:湖上晚归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问:湖上晚归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陆游的名句有哪些?答:陆游
[湖上晚归]参考注释
[湖上晚归]幽事
(1).幽景,胜景。 唐 杜甫 《秦州杂诗》之九:“丛篁低地碧,高柳半天青。稠叠多幽事,喧呼閲使星。” 明 高启 《咏轩》:“临楹一流睇,幽事忽满前。池草方依微,庭柯正葱芊。”
(2).雅事。 宋 杨万里 《癸亥上巳即事》诗:“晒书仍焙药,幽事也劳神。” 清 吴伟业 《梅花庵同林若抚话雨联句》:“清斋幽事足,良会逸情兼。”
[湖上晚归]官闲
见“ 官閒 ”。
亦作“ 官闲 ”。官事清闲。 唐 元稹 《天坛上境》诗:“野人性僻穷深僻,芸署官閒不似官。” 宋 黄庭坚 《次韵答邢敦夫》:“雨作枕簟秋,官闲省中睡。” 宋 陆游 《晚春书怀》诗:“官闲有味缘高卧,酒贵无忧为细倾。”《冷庐杂识·姚兵部》引 清 姚学塽 《送闵贡甫之扬州》诗:“养志未须嫌禄薄,读书大好是官閒。”
[湖上晚归]古心
不同凡俗的古人的思想。 唐 韩愈 《孟生》诗:“ 孟生 江海士,古貌又古心。” 清 魏源 《别陈筠心》诗之一:“安得古心人,高举出尘壒。”
[湖上晚归]疏林
亦作“疎林”。1.修剪林木的枝条。 南朝 宋 谢灵运 《昙隆法师诔》:“开石通涧,剔柯疏林。”
(2).稀疏的林木。 唐 王昌龄 《途中作》诗:“坠叶吹未晓,疏林月微微。” 明 刘基 《小重山》词:“城上高楼接海赮,疎林藏不尽欲栖鸦。” 潘漠华 《草野》一:“晨光透过疏林,金黄的,灿烂的,在漠漠的大地上跳舞。”
[湖上晚归]硕果
巨大的成果;比喻难得而仅存的人或物
硕果仅存
硕果灌丛,围木辣寻。——晋· 左思《魏都赋》
[湖上晚归]畦丁
(1).园丁。 唐 杜甫 《驱竖子摘苍耳》诗:“畦丁告劳苦,无以供朝夕。” 宋 杨万里 《五月三日早起步东园示幼舆子》诗之二:“筠箕苕帚两无踪,窃果畦丁职不供。” 清 曹寅 《月夜舟泊惠山过秦园》诗:“畦丁欵客浑常事,应怪深宵数笠圆。” 清 梁章鉅 《称谓录·百工》:“畦丁即园丁也。”
(2).畦夫。 宋 王禹偁 《盐池十八韵》:“场吏输年额,畦丁奉月课。”
[湖上晚归]芳醪
美酒。 晋 袁峤之 《兰亭》诗之二:“激水流芳醪,豁尔累心散。” 宋 乐史 《广卓异记·水变为芳醪》:“上力起举甌,将饮,甌中水变为芳醪矣。” 清 孙雨林 《皖江血》:“从此名山留庙貌,春秋共奠芳醪。”
[湖上晚归]稚子
幼儿;小孩子
稚子绕膝
[湖上晚归]云遮
由云遮盖或使暗黑
[湖上晚归]归路
归途;往回走的道路
孩子们在大树林里越走越远,终于迷失了归路
[湖上晚归]萧森
(1).草木茂密貌。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平等寺》:“堂宇宏美,林木萧森。” 宋 司马光 《又和董氏东园桧屏石床》:“密叶萧森翠幕紆,蹔来犹恨不长居。” 明 何景明 《怀化驿芭蕉》诗:“孟夏日初赫,萧森蔽炎光。”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地上是百花灿烂的郊原,眼前是原始的林木萧森。”
(2).草木凋零衰败貌。 唐 张九龄 《郡舍南有园畦杂树聊以永日》诗:“江城何寂歷,秋树亦萧森。” 宋 陆游 《秋思绝句》:“一片云深更作阴,东轩草树共萧森。” 明 何景明 《九日黔国后园》诗之二:“天空远水明秋岸,梧叶萧森枫树残。” 鲁迅 《无题》诗:“风波一浩荡,花树已萧森。”
(3).阴森。 唐 杜甫 《秋兴》诗之一:“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 巫峡 气萧森。” 宁调元 《游白云归感赋四律并柬同游诸子》:“夜气萧森十里堤,出门可有上天梯。” 徐迟 《入峡记》:“ 巫山 突然挺立两侧,何止十二峰。阳光被夺,气象萧森。”
宋代,陆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