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竹】_陈与义 | 宋代

【竹】作者:陈与义 朝代:宋代

[竹]竹原文

高枝已约风为友,密叶能留雪作花。
昨夜常娥更潇洒,又携疏影过窗纱。

[竹]诗词问答

问:竹的作者是谁?答:陈与义
问:竹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与义的名句有哪些?答:陈与义

[竹]陈与义竹 书法图

【竹】_陈与义 | 宋代
竹书法作品

[竹]参考注释

[竹]高枝

(1).高树枝。 三国 魏 曹植 《公宴》诗:“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八:“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2).比喻高的地位或地位高的人。 唐 罗隐 《寄酬邺王罗令公》之二:“正忧末派沦沧海,忽见高枝拂絳霄。”《红楼梦》第二七回:“怪道呢,原来爬上高枝儿去了。”

[竹]作花

长出花蕾;开花。 南朝 宋 鲍照 《梅花落》诗:“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松顶生兰》:“有兰寄生,长松杈椏间,可径丈,葳蕤四垂,时正作花,香闻远近。” 清 魏源 《武林纪游》诗之九:“涧旁古梅树,作花已再期。”

[竹]昨夜

(1).昨天夜里。 南朝 宋 鲍照 《上浔阳还都道中》诗:“昨夜宿 南陵 ,今旦入 芦洲 。” 前蜀 毛文锡 《醉花间》词之一:“昨夜雨霏霏,临明寒一阵。” 巴金 《探索集·长崎的梦》:“昨夜,我梦见我在 长崎 。”

(2).日前。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夫人与 郑恆 亲。虽然昨夜见许,未足取信。”

[竹]常娥

同“ 嫦娥 ”。《文选·谢庄<月赋>》“引玄兔於帝臺,集素娥於后庭” 唐 李善 注:“《淮南子》曰:‘ 羿 请不死之药於 西王母 , 常娥 窃而奔月。’” 唐 徐凝 《八月十五夜》诗:“皎皎秋空八月圆, 常娥 端正桂枝鲜。” 宋 王安石 《定林示道原》诗:“ 常娥 攀桂枝,顾景久徘徊。”详“ 嫦娥 ”。

[竹]潇洒

(1) 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神情潇洒)

画法潇洒

(2) 不拘谨的或无拘束的;不矫揉造作的

衣着潇洒文雅

[竹]疏影

(1).疏朗的影子。 唐 杜牧 《长安夜月》诗:“古槐疏影薄,仙桂动秋声。” 宋 林逋 《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深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明 陆采 《明珠记·酬节》:“碧梧苍竹,疎影离离。” 郑振铎 《桂公塘·黄公俊之最后》:“铁栅的疏影,被夕阳的馀光倒射在地上,好像画在地上的金红色的格子。”

(2).词牌名。 南宋 姜夔 自度曲。又名《绿意》、《解佩环》。双调一百十字,仄韵。

[竹]窗纱

窗户上安的纱布、铁纱等

,

【竹】_陈与义 | 宋代
  • 【和朱世同韵二首】_吴芾 | 宋代
  • 【和朱世同韵二首】_吴芾 | 宋代 >> 【和朱世同韵二首】_吴芾 | 宋代...

    【竹】_陈与义 | 宋代
  • 【醉落魄/一斛珠】_张抡 | 宋代
  • 【醉落魄/一斛珠】_张抡 | 宋代 >> 【醉落魄/一斛珠】_张抡 | 宋代...

    【竹】_陈与义 | 宋代
  • 【辰十月八日同希周扫松灵石晚步松下怆然有怀】_谢直 | 宋代
  • 【辰十月八日同希周扫松灵石晚步松下怆然有怀】_谢直 | 宋代 >> 【辰十月八日同希周扫松灵石晚步松下怆然有怀】_谢直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