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三十·江文通(古离别)淹】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三十·江文通(古离别)淹]原文
莫悲生别离,脩途况玉关。
送君未云去,问君何日还。
身非湘竹枝,泪痕何团团。
含情默无语,岁晏愁节寒。
愁来曷有涯,同心而阔离。
愿为连理树,尚有相背枝。
愿为影与形,依倚两不移。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三十·江文通(古离别)淹]诗词问答
问:《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三十·江文通(古离别)淹》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三十·江文通(古离别)淹]注释
1.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四十二
2. 古离别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三十·江文通(古离别)淹]参考注释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三十·江文通(古离别)淹]生别离
难以再见的离别。《楚辞·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孔子家语·颜回》:“ 回 以此哭声,非但为死而已,又有生别离者也。” 唐 孟云卿 《生别离》诗:“结髮生别离,相思復相保。”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三十·江文通(古离别)淹]玉关
(1).即 玉门关 。 北周 庾信 《竹杖赋》:“ 玉关 寄书, 章臺 留釧。” 唐 李白 《王昭君》诗之一:“一上 玉关 道,天涯去不归。” 金 元好问 《送李参军北上》诗:“生男莫作 班定远 ,万里驰书望 玉关 。” 清 纳兰性德 《天仙子》词:“古釵封寄 玉关 秋,天咫尺,人南北。”参见“ 玉门关 ”。
(2).门闩的美称。
(3).借指宫门。 唐 许玫 《题雁塔》诗:“宝轮金地压人寰,独坐苍冥启玉关。”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伯喈辞官辞婚不准》:“只见那 建章宫 、 甘泉宫 、 未央宫 ……重重迭迭,万万千千,尽开了玉关金锁。”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三十·江文通(古离别)淹]送君
鼓的别称。 宋 无名氏 《致虚杂俎》:“瑟曰文鵠,笙曰采庸,鼓曰送君,鐘曰华由,磬曰洗东,皆仙乐也。”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三十·江文通(古离别)淹]何日
哪一天;什么时候。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仲仙 ﹞又吟曰:‘儂别去,泪双流,使我揉断离肠何日休。’” 刘大白 《各各作工》诗:“各各作工,各各作工!什么财东,什么雇佣,一样的人,阶级重重!无人不工,何日成功!”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三十·江文通(古离别)淹]竹枝
(1).竹子的小枝。 唐 杜甫 《示从孙济》诗:“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蕃。” 唐 刘沧 《题古寺》诗:“古寺萧条偶宿期,更深霜压竹枝低。”
(2).乐府《近代曲》之一。本为 巴渝 (今 四川 东部)一带民歌, 唐 诗人 刘禹锡 据以改作新词,歌咏 三峡 风光和男女恋情,盛行于世。后人所作也多咏当地风土或儿女柔情。其形式为七言绝句,语言通俗,音调轻快。 唐 刘禹锡 《洞庭秋月》诗:“盪桨 巴 童歌《竹枝》,连檣估客吹 羌 笛。” 宋 范成大 《夔门即事》诗:“《竹枝》旧曲元无调,麴米新篘但有闻。”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纪映淮》:“ 金陵 纪青 ……女名 映淮 ,字 阿男 ,尝有《秦淮竹枝》云:‘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疎树几行。不与行人綰离别,赋成 谢 女雪飞香。’” 朱自清 《中国歌谣》三:“《词律》云:‘《竹枝》之音,起于 巴 蜀 唐 人所作,皆言 蜀 中风景。后人因效其体,于各地为之。’这时《竹枝》已成了一种叙述风土的诗体了。”
(3). 唐 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单调十四字,分平韵、仄韵两体。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三十·江文通(古离别)淹]泪痕
眼泪留下的痕迹
满脸泪痕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三十·江文通(古离别)淹]团团
(1) 圆圆的样子
团团似明月
(2) 引申为肥胖
面团团
(3) 圆月
长风送荡漾,浩露洗团团。——宋· 孔平仲《月夜》
(4) 簇聚的样子
树碧团团
(5) 围绕、旋转的样子
团团一遭土墙
(6) 全部;到处
团团寻踪迹
(7) 球状物
捏成团团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三十·江文通(古离别)淹]含情
怀着感情;怀着深情(多指爱情)
含情脉脉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三十·江文通(古离别)淹]无语
(1).没有话语;没有说话。 唐 任翻 《惜花》诗:“无语与花别,细看枝上红。” 宋 苏轼 《惠山谒钱道人登绝顶望太湖》诗:“ 孙登 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
(2).形容寂静无声。 唐 崔涯 《黄蜀葵》诗:“独立悄无语,清愁人詎知?” 金 元好问 《寄答赵宜之兼简溪南诗老》诗:“ * 有情留小饮,青灯无语伴微吟。”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三十·江文通(古离别)淹]岁晏
(1).一年将尽的时候。 唐 白居易 《观刈麦》诗:“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餘粮。” 明 刘基 《秋日惨淡》:“岁晏玄冰兮,知将奈何?” 清 纳兰性德 《采桑子》词:“点鬢霜微,岁晏知君归不归?”
(2).指人的暮年。语本《楚辞·九歌·山鬼》:“留灵脩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唐 王维 《秋夜独坐怀内弟崔兴宗》诗:“吾生将白首,岁晏思沧洲。” 唐 李白 《赠崔郎中宗之》诗:“岁晏归去来,富贵安可求!”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三十·江文通(古离别)淹]有涯
有边际,有限。《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赞曰:生也有涯,无涯惟智。” 前蜀 韦庄 《关山》诗:“危时祗合身无著,白日那堪事有涯。” 周实 《中秋偕棠隐对月》诗:“我生原有涯,竟住穷愁窟。”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三十·江文通(古离别)淹]同心
(1) 思想或认识一致
同心同德
(2) 共一中心或核心
同心圆
同心度
(3) 共同的心愿;心思相同
神佛原有同心
(4) 志同道合;情投意合
昔时同心人,今日两离分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三十·江文通(古离别)淹]连理树
两树交合在一起。多比喻恩爱夫妇。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一》:“水出西溪,东流,水上有连理树。” 明 汤式 《一枝花·自省》套曲:“并头莲忙折,连理树勤栽。” 明 沉鲸 《双珠记·夫妻永诀》:“连理树,青青荣,一夜风威凛冽,双枝崩裂成凋零。”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三十·江文通(古离别)淹]相背
亦作“ 相倍 ”。1.互相背叛。《史记·张耳陈馀列传论》:“及据国争权,卒相灭亡,何乡者相慕用之诚,后相倍之戾也!”
(2).相违;相反。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简与礼相背,嬾与慢相成。” 唐 杜甫 《 * 送李二十九弟入蜀》诗:“檣乌相背发,塞雁一行鸣。”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三十·江文通(古离别)淹]依倚
倚靠;依傍。 汉 王充 《论衡·论死》:“秋气为呻鸣之变,自有所为。依倚死骨之侧,人则谓之骨尚有知,呻鸣於野。” 唐 张籍 《征妇怨》诗:“妇人依倚子与夫,同居贫贱心亦舒。” 清 孙枝蔚 《归来》诗:“依倚诸有位,不如为农商。”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