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真(原注:蜀事补亡。)】作者:宋京 朝代:宋代
[严真(原注:蜀事补亡。)]严真(原注:蜀事补亡。)原文
君不得庄遵卖卜成都市,市中仙隐无人值。
百钱度日复何求,犹有沉真见文字。
不因问着牛女星,下士安能知姓名。
云中鸡犬拔家去,旧宅寂寞秋芜平。
榰机石在年年长,药鼎空留闭黄壤。
前时发掘篆籀新,明水神丹光滉瀁。
金雁桥边台观存,神仙遗事渺难论。
安从师先生为我卜,俗骨庶可遗天阍。
[严真(原注:蜀事补亡。)]诗词问答
问:严真(原注:蜀事补亡。)的作者是谁?答:宋京
问:严真(原注:蜀事补亡。)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宋京的名句有哪些?答:宋京
[严真(原注:蜀事补亡。)]注释
1. 原注:蜀事补亡。
[严真(原注:蜀事补亡。)]参考注释
[严真(原注:蜀事补亡。)]不得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够
吾不得而见之矣。——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严真(原注:蜀事补亡。)]卖卜
以占卜谋生。《后汉书·郎顗传》:“﹝ 郎顗 ﹞能望气占候吉凶,常卖卜自奉。” 晋 皇甫谧 《高士传·严遵》:“ 严遵 ,字 君平 , 蜀 人也。隐居不仕,常卖卜于 成都 市。” 前蜀 韦庄 《癸丑年下第献新先辈》诗:“未酬 闞泽 佣书债,犹欠 君平 卖卜钱。”《白雪遗音·玉蜻蜓·问卜》:“卖卜之人城外多,俱是些顺嘴胡诌来算命。”
[严真(原注:蜀事补亡。)]成都市
四川省省会。在省境中部、成都平原中心,成渝、宝成、成昆等铁路交点。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三国蜀汉、五代前后蜀及北宋李顺、明末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先后在此建都。前蜀皇帝在此广植芙蓉,故成都简称“蓉”,别称“芙蓉城”。又因成都古代织锦著名,又称“锦城”。1928年设市。人口3078万(1995年)。为西南地区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之一。名胜古迹有杜甫草堂、武侯祠、望江楼、青羊宫等。有四川大学、成都工学院等高等学校。
[严真(原注:蜀事补亡。)]仙隐
(1).仙人与隐士。 南朝 宋 谢灵运 《衡山诗》:“一老四五少,仙隐不可别。”
(2).谓学仙而隐遁。 宋 无名氏 《水调歌头·寿隐士》词:“橘记一年景,梅泄小春英。见説 彭 成 仙隐,对此庆生辰。”
[严真(原注:蜀事补亡。)]无人
(1).没有人才。《左传·文公十三年》:“﹝ 士会 ﹞乃行。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金 元好问 《曲阜纪行》诗之八:“吾谋未及用,勿谓 秦 无人。”
(2).没有人;没人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王 屏左右,宫中虚无人。”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良思书》:“足下去后,甚相思想。《叔田》有无人之歌,闉闍有匪存之思,风人之作,岂虚也哉!” 宋 柳永 《斗百花》词:“深院无人,黄昏乍拆鞦韆,空锁满庭花雨。”参阅《诗·郑风·叔于田》。
[严真(原注:蜀事补亡。)]度日
过日子,多指日子过得很艰难
[严真(原注:蜀事补亡。)]文字
(1) 记录语言的符号,如汉字、拉丁字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琅琊山刻石]中才第一次把文字叫做字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说文解字叙》
(2) 文章;作文
文字通顺
(3) 语言的书面形式,如汉文、俄文
(4) 文书;公文
行文字
(5) 密信
得此文字
[严真(原注:蜀事补亡。)]牛女
(1).牵牛、织女两星或“ 牛郎织女 ”的省称。 晋 潘岳 《西征赋》:“仪景星於天汉,列牛女以双峙。” 唐 元稹 《新秋》诗:“殷勤寄牛女,河汉正相望。” 宋 黄庭坚 《鹊桥仙》词:“年年牛女恨风波,拚此事、人间天上。” 明 唐寅 《江南四季歌》:“梧桐忽报秋风起,鹊桥牛女渡银河。” 周实 《金缕曲·七夕伤逝》词:“尝尽人天离别恨,我亦银河牛女。”参见“ 牵牛织女 ”、“ 牛郎织女 ”。
(2).谓牛女分野。指 广东 、 福建 及 浙江 部分地区。 明 张煌言 《和定西侯张侯服留题金山原韵》之六:“霸就 鴟夷 原去 越 ,兵联牛女正当 闽 。”参阅 清 查继佐 《罪惟录·地理志》。
[严真(原注:蜀事补亡。)]下士
(1) 低于中士而高于一等兵的军士
(2) 下士的官职或职位;下士军衔
[严真(原注:蜀事补亡。)]姓名
人的姓氏和名字
[严真(原注:蜀事补亡。)]云中
(1).云霄之中,高空。常用指传说中的仙境。《楚辞·九歌·云中君》:“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 王逸 注:“云中,云神所居也。”《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四·王子乔》:“ 王子乔 ,参驾白鹿云中遨。” 宋 柳永 《玉蝴蝶》词:“云中鼓吹,游徧 蓬莱 。”
(2).高耸入云的山上。喻尘世外。 宋 严参 《沁园春·自适》词:“吾应有,云中旧隐,竹里柴扉。”
(3).比喻朝廷。 明 高启 《寓感》诗之十六:“ 蜀 琴有奇纹,本是枯桐枝……曾持荐 黄帝 ,云中奏《咸池》。”
(4).古郡名。原为 战国 赵 地, 秦 时置郡,治所在 云中县 (今 内蒙古 托克托 东北)。 汉 代辖境较小。有时泛指边关。《韩非子·喻老》:“故虽有 代 、 云中 之乐,超然已无 赵 矣。”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白马篇>》:“要途问边急,杂虏入 云中 。” 清 朱彝尊 《送曹侍郎溶备兵大同》诗之二:“知有 冯唐 论将略,不令 魏尚 久 云中 。”
(5).古 云梦泽 。《左传·定公四年》:“ 楚子 涉 雎 济 江 ,入于 云中 。” 杜预 注:“入 云梦泽 中。” 杨伯峻 注:“传説 云梦泽 跨 江 南北,此 江 南之 云梦 。”
[严真(原注:蜀事补亡。)]旧宅
又称[旧宇]、[故居]、[故宅]。从前曾经居住过的房子
[严真(原注:蜀事补亡。)]寂寞
(1) 冷清孤单;清静
寂寞难耐
(2) 静寂无声
[严真(原注:蜀事补亡。)]秋芜
秋草。 唐 李贺 《恼公》诗:“蜡泪垂兰烬,秋芜扫綺櫳。” 唐 孟郊 《哀孟云卿嵩阳荒居》诗:“秋芜上空堂,寒槿落枯渠。”
[严真(原注:蜀事补亡。)]榰机石
支机石。传说 汉武帝 令 张骞 寻觅 河 源, 骞 乘槎至天河,见一妇人浣纱,妇人与 骞 一石。 骞 既归,以石问于 成都 卜人 严君平 , 严 谓是 织女 支机石。 金 元好问 《赠萧汉杰》诗:“相逢莫话榰机石,自省枯槎是客星。”
[严真(原注:蜀事补亡。)]药鼎
煎药用具。亦指道家炼丹药所用的丹鼎。 唐 陆龟蒙 《秋日遣怀十六韵寄道侣》:“药鼎高低铸,云庵早晚苫。” 宋 陆游 《秋思》诗:“官闲况是频移疾,药鼎荧荧卧掩扉。”
[严真(原注:蜀事补亡。)]黄壤
(1).即黄土。《书·禹贡》:“ 雍州 ……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 晋 潘岳 《西征赋》:“蹈 秦 郊而始闢,豁爽塏以宏壮,黄壤千里,沃野弥望。”参见“ 黄土 ”。
(2).分布在热带、 * 带潮湿地区的黄色土壤,含有大量铁的氧化物,有黏性和强酸性,缺乏磷分。我国南方和西南有这种土壤。俗称“黄泥”。
(3).犹黄泉。《三国志·吴志·孙晧传》“以济元元”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天匪亡 吴 ,孤所招也。瞑目黄壤,当復何颜见四帝乎!” 唐 杜牧 《池州李使君殁后十一日处州新命始到后见归妓感而成诗》:“黄壤不知新雨露,粉书空换旧铭旌。” 清 洪楝园 《悬岙猿·岛别》:“休思量,滩头戏嬉枝头望,故山风月任徜徉,只怕你主人不日归黄壤。”参见“ 黄泉 ”。
(4).地中;地底下。 唐 高彦休 《唐阙史·薛氏子为左道所悮》:“左道曰,家童暨役客辈,悉命具畚鍤之类,俟择日发土,须臾可以目验矣。无术以制,则逃匿黄壤,不復能追。”
[严真(原注:蜀事补亡。)]前时
从前,以前。《史记·项羽本纪》:“曰:‘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众乃皆伏。” 唐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 子厚 前时少年,勇於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 宋 晏几道 《踏莎行》词:“雪尽寒轻,月斜烟重,清懽犹计前时共。” 潘漠华 《雨点》:“站在门口探头向房内一看,前时那个伙计迎身出来。”
[严真(原注:蜀事补亡。)]发掘
(1) 把埋藏的东西挖掘出来
发掘宝藏
(2) 犹如用挖掘、深入搜寻来显露或采集
发掘事实
[严真(原注:蜀事补亡。)]篆籀
篆文和籀文。 晋 左思 《魏都赋》:“讎校篆籀,篇章毕覿。” 唐 韩愈 《祭郴州李使君文》:“接雄词於章句,窥逸踪於篆籀。”《新五代史·杂传十九王仁裕》:“﹝ 仁裕 ﹞喜为诗。其少也,尝梦剖其肠胃,以 西江 水涤之,顾见 江 中沙石皆为篆籀之文,由是文思益进。” 黄质 《题朱生君实延龄遗墨》诗:“笔参篆籀字树石,行年穉弱气超迈。”
[严真(原注:蜀事补亡。)]明水
古代祭祀所用的净水。《周礼·秋官·司烜氏》:“以鑑取明水於月。” 孙诒让 正义:“窃意取明水,止是用鑑承露。”《逸周书·克殷》:“ 毛叔郑 奉明水。” 朱右曾 校释:“明水,元酒,取阴阳之洁气也。” 唐 韩愈 《明水赋》:“如得其宜,明水之荐斯在。” 宋 叶适 《祭徐灵渊文》:“念子少时,独负奇意;方诸擎空,明水自至。” 郑观应 《盛世危言·西学》:“阳燧取明火于日,方诸取明水于月,则格物有自来矣。”
[严真(原注:蜀事补亡。)]神丹
(1).道教所炼的灵药。谓服之能成仙。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余问诸道士以神丹金液之事,及《三皇内文》召天神地祇之法,了无一人知之者。”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第二之丹名曰神丹,亦曰神符。服之百日仙也。” 南朝 宋 鲍照 《代淮南王》诗之一:“琉璃作盌牙作盘,金鼎玉匕合神丹。合神丹,戏紫房,紫房綵女弄明璫。” 宋 陆游 《斋中杂兴》诗之三:“神丹卒难求,百疾起如蝟。”
(2).古时 印度 对我国之别称。参见“ 震旦 ”。
[严真(原注:蜀事补亡。)]滉瀁
(1).水深广貌。《三国志·吴志·薛综传》:“加又洪流滉瀁,有 成山 之难,海行无常,风波难免。” 唐 柳宗元 《梦归赋》:“歘腾踊而上浮兮,俄滉瀁之无依。” 蒋之翘 注:“滉瀁,深广貌。” 清 黄遵宪 《游箱根》诗:“举国无名川,一湖何滉瀁!”
(2).指大水。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或浮文艘於滉漾,布密网於緑川。” 唐 柳宗元 《法华寺石门精室》诗:“壍峭出蒙笼,墟嶮临滉瀁。” 清 黄景仁 《由慈光寺至老人峰》诗:“一泉喷巖下,阴磵走滉瀁。”
(3).泛指光、影等摇动、晃荡。 宋 司马光 《翠漪亭》诗:“雕簷日华动,滉瀁照漪涟。” 明 张景 《飞丸记·故旧存身》:“夜色苍茫,愁云滉瀁,梦中唤醒徬徨。”
(4).犹渺茫。 清 戴名世 《老子论》上:“而 老氏 所言,皆行己治人、涉歷世故之道,初非等於頽堕滉瀁不可致詰者。”
[严真(原注:蜀事补亡。)]金雁
亦作“ 金鴈 ”。1.金色的雁。 唐 宋之问 《送赵司马赴蜀州》诗:“桥寒金雁落,林曙碧鸡飞。” 唐 司空图 《灯花》诗之一:“几时金雁传归信,翦断香魂一缕愁。”
(2).筝柱。 唐 温庭筠 《弹筝人》诗:“鈿蝉金雁皆零落,一曲《伊州》泪万行。”一本作“ 金鴈 ”。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小星》:“啼妆不贴银蝉,暗语孤弹金雁。” 清 陈维崧 《菩萨蛮·题青溪遗事画册同邹程邨彭金粟王阮亮董文友赋》词:“春笋抱琴弹一行,金雁寒。”
(3).金铸的雁,帝王陪葬物。事本《汉书·刘向传》:“ 秦始皇帝 葬於 驪山 之阿,下錮三泉,上崇山坟……水银为江海,黄金为鳬雁。” 明 夏完淳 《放歌赠吴锦雯兼讯武林诸同志》诗:“荆榛古殿铜驼卧,弓剑荒陵金雁哀。” 清 姚鼐 《登黄鹤楼次补山韵》:“一朝金雁瘞 吴郡 ,何殊繐帐临 漳川 。”
[严真(原注:蜀事补亡。)]台观
(1).泛指楼台馆阁等高大建筑物。《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臺观是崇,淫乐是好。” 晋 孙楚 《韩王故台赋序》:“ 召公 大贤,犹舍甘棠,区区小国,而臺观隆崇。”
(2).特指道教的庙宇。《续资治通鉴·宋太宗雍熙元年》:“甲申,赐 摶 号 希夷先生 ,令有司增葺所止臺观。”
[严真(原注:蜀事补亡。)]神仙
(1) 神话中指能力非凡、超脱尘世、长生不老的人物
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守以兵解, 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实未尝死。——《梅花岭记》
(2) 道家指人所能达到的至高神界的人物。比喻能预料或看透事情的人;又比喻逍遥自在、无牵无挂的人
[严真(原注:蜀事补亡。)]遗事
前辈或前人留下来的事业
于其遗事。——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严真(原注:蜀事补亡。)]从师
跟随师傅学习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韩愈《师说》
从师习艺
[严真(原注:蜀事补亡。)]先生
(1)
(2) 一般在一个男子姓氏后所用的一个习惯性的表示礼貌的称呼
对杜先生讲话
(3) 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4) 旧时称管帐的人
在商号当先生
(5) 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
算命先生
(6) 对长者的尊称
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7) 老师
从先生授经。——清· 袁枚《祭妹文》
(8) 医生
[严真(原注:蜀事补亡。)]为我
战国 时期 杨朱 主张的“损一毫利天下不与,悉天下奉一身不取”的学说。《孟子·尽心上》:“ 杨子 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严真(原注:蜀事补亡。)]俗骨
(1).尘世中人的资质或禀赋。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支诺皋中》:“ 讽 尝言於道者,吁曰:‘君固俗骨,遇此不能羽化,命也。’” 宋 苏轼 《辨道歌》:“肠中澄结无餘柤,俗骨变换颜如葩。” 清 黄景仁 《洞庭行赠别王大归包山》:“吾儕俗骨不能到,但看长风巨浪心忡忡。”
(2).借指尘世中人。 宋 梅尧臣 《桃花源》诗:“俗骨思归一相送,慎勿与世言云霞。”
(3).庸俗的气质。 胡怀琛 《题蒋万里振素庵诗稿后》诗:“可怜无俗骨,宜汝作寒儒。”
[严真(原注:蜀事补亡。)]天阍
(1).天帝的守门人。《楚辞·远游》:“命天閽其开关兮,排閶闔而望予。”《宋书·礼志三》:“麾天閽,使啟关,謁紫宫,朝 太一 。”
(2).天宫之门。 元 萨都剌 《避暑乌石山饮天章台》诗之二:“题诗向天閽,奎光射瑶席。”
(3).帝王宫殿的门。 唐 蒋防 《藩臣恋魏阙》诗:“恩波怀 魏 闕,献纳望天閽。”《宋史·孟昶传》:“抗手疏以陈诚,伏天閽而请命。” 清 陈梦雷 《耿又朴年兄以三绝句见慰走笔步韵志感》:“索米 长安 亦圣恩,途穷难望叩天閽。”
宋京,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