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枝拄杖】作者:阎复 朝代:元代
[梅枝拄杖]梅枝拄杖原文
斫取江南万玉柯,春风入手惯摩挲。
较清邛竹能香否,斗品鸠藤奈俗何。
声破梦寒霜满户,影随诗瘦月横坡。
人言功在调羹上,不道扶持力更多。
[梅枝拄杖]诗词问答
问:梅枝拄杖的作者是谁?答:阎复
问:梅枝拄杖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梅枝拄杖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阎复的名句有哪些?答:阎复
[梅枝拄杖]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梅枝拄杖]参考注释
[梅枝拄杖]江南
(1) 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江南好风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能不忆江南。——唐· 白居易《忆江南》
春风又绿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泛指长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记·货殖列传》
[梅枝拄杖]万玉
(1).指百官。 唐 高若思 《劝封禅表》:“徵万玉以警途,詔八神而弭策。” 唐 张说 《奉和圣制爰因巡省途次旧居应制》:“警蹕干戈捧,朝宗万玉趋。”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看奎光飞躔紫宫,光摇万玉班中。”
(2).比喻众多色泽如玉之物。 宋 王安石 《甘棠梨》诗:“爱其凌秋霜,万玉悬磊砢。” 宋 真德秀 《陈慧父竹坡诗稿》:“万玉兮森森,清风兮满林。”
[梅枝拄杖]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梅枝拄杖]入手
(1) 着手;开始做
西洋画家自描写实物入手。——蔡元培《图画》
解决问题要从调查研究入手
(2) 到手
声名入手
[梅枝拄杖]摩挲
用手抚摩
与一老公共摩挲铜人。——《后汉书·蓟子训传》
[梅枝拄杖]邛竹
竹名。 邛山 所出,中实而节高,可作手杖。《艺文类聚》卷八九引 晋 戴凯之 《竹谱》:“邛竹,高节实中,状如人剡,俗谓之扶老竹。”《文选·左思<蜀都赋>》:“邛竹缘岭,菌桂临崖。” 刘逵 注:“邛竹,出 兴古盘江 以南,竹中实而高节,可以作杖。”邛,一本作“ 卭 ”。
[梅枝拄杖]斗品
亦作“鬭品”。茶叶之精品。 宋徽宗 《大观茶论·采择》:“凡芽如雀舌穀粒者为鬭品,一鎗一旗为拣芽,一鎗二旗为次之,餘斯为下。” 宋 黄儒 《品茶要录·二白合盗叶》:“故鬭品之家有昔优而今劣,前负而后胜者,虽人工有至有不至,亦造化推移,不可得而擅也。”
[梅枝拄杖]寒霜
寒冷的冰霜。《三国志·魏志·管辂传》“惟以梳为枇耳” 裴松之 注引《辂别传》:“若以参星为虎,则谷风更为寒霜之风,寒霜之风非东风之名。” 唐太宗 《赋得临池竹》诗:“贞条障曲砌,翠叶贯寒霜。”《三侠五义》第三二回:“因 颜老爷 在日为人正直,作了一任县尹,两袖清风,一贫如洗,清如秋水,严似寒霜。”
[梅枝拄杖]人言
人们的评论,别人的议论
[梅枝拄杖]调羹
(1) 用于搅拌或进食的小勺子
(2) 搅拌羹汤使均匀或美味
[梅枝拄杖]不道
(1)
不料
不道 * 政府却在十二月十八日通电各地军政当局文里,又加上他们[捣毁机关、阻断交通…]的罪名。——鲁迅《[友邦惊诧]论》
(2)
无道
大逆不道
[梅枝拄杖]扶持
(1) 扶着
(2) 帮助,支撑照料
相互扶持,共渡难关
堂上阿奶仗汝扶持。——清· 袁枚《祭妹文》
元代,阎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