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作者:晁说之 朝代:宋代
[感事]感事原文
功名富贵总愁予,南北东西尽畏途。
悔不读书徒语尔,老来悔读少年书。
[感事]诗词问答
问:感事的作者是谁?答:晁说之
问:感事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晁说之的名句有哪些?答:晁说之
[感事]晁说之感事 书法图
感事书法作品
[感事]参考注释
[感事]功名富贵
指升官发财。 唐 李白 《江上吟》:“功名富贵若长在, 汉水 亦应西北流。” 清 方文 《送陈旻昭御史征广西》诗:“功名富贵非所好,平生学力在闻道。” 郭沫若 《南冠草》第一幕:“在臣下看来,朝廷对于士大夫之家今后似乎应该设法羁縻笼络……广开功名富贵的途径,要使得他们有出头的一天。”
[感事]愁予
使我发愁。《楚辞·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王逸 注:“予, 屈原 自谓也。”一说犹忧愁。 姜亮夫 校注:“予,诸家以为吾之借字,实不辞。予者,......忧也。”按,后人皆用 王 注义。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众鸡鸣而愁予兮,起视月之精光。” 唐 皮日休 《贫居秋日》诗:“亭午头未冠,端坐独愁予。” 清 方文 《陆放翁集有“身后人传千首诗”之句予乐而赋之》诗:“千首诗传吾愿足,家人穷饿岂愁予。”
[感事]南北
(1) 北方和南方
(2) 南端到北端之间的距离
[感事]东西
(1) 泛指各种具体或抽象的事物
吃东西
写东西
(2) 特指人或动物(常含喜爱或厌恶的情感)
这小东西真可爱
妈,别理这东西,小心吃了他们的亏。——曹禺《雷雨》
[感事]畏途
险恶可怕的路径,比喻做起来很危险和艰难的事
畏途巉岩不可攀。——李白《蜀道难》
他将此视为畏途
[感事]读书
(1) 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感事]徒语
犹徒言。 汉 王粲 《安身论》:“故君子不妄动也,必适於道;不徒语也,必经於理。”《梁书·江淹传》:“下官闻仁不可恃,善不可依,始谓徒语,乃今知之。”《隋书·杨素传论》:“则知积恶餘殃,信非徒语。”
[感事]老来
年老之后。 唐 杜甫 《哭韦大夫之晋》诗:“童孺交游尽,喧卑俗事牵。老来多涕泪,情在强诗篇。” 宋 陆游 《孤坐无聊每思江湖之适》诗:“老来閲尽荣枯事,万变惟应一笑酬。” 明 刘昺 《忆秦娥》词:“少年离别,老来依旧。”《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若不早为筹画,到了那展转不开的时候,还是请公公重作出山之计,再去奔走来养活你我呢?还是请婆婆摒挡薪水,受老来的艰窘呢?”
[感事]少年
古称青年男子,现在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
少年儿童读物
宋代,晁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