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作者:舒岳祥 朝代:宋代
[伯夷]伯夷原文
士如圭璋,自然廉隅。
一日无耻,不可以居。
上帝降衷,毁败是虞。
迁史作传,爰首饿夫。
[伯夷]诗词问答
问:伯夷的作者是谁?答:舒岳祥
问:伯夷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舒岳祥的名句有哪些?答:舒岳祥
[伯夷]参考注释
[伯夷]圭璋
(1).两种贵重的玉制礼器。《礼记·礼器》:“圭璋特。” 孔颖达 疏:“‘圭璋特’者,‘圭璋’,玉中之贵也;‘特’谓不用他物媲之也。诸侯朝王以圭,朝后执璋,表德特达不加物也。”《淮南子·缪称训》:“锦绣登庙,贵文也;圭璋在前,尚质也。” 清 袁枚 《新齐谐·滑伯》:“ 滑伯 之神,时时出现。圭璋衮冕而出者,官必陞迁;深衣便服而出者,官多不祥。”
(2).比喻高尚的品德。语本《诗·大雅·卷阿》:“顒顒卬卬,如圭如璋。” 郑玄 笺:“王有贤臣,与之以礼义相切瑳,体貌则顒顒然敬顺,志气则卬卬然高朗,如玉之圭璋也。” 晋 陶潜 《赠长沙公》诗:“谐气冬暄,映怀圭璋。” 陶澍 注:“怀有圭璋之洁。” 宋 苏轼 《答曾学士启》:“而况圭璋之质,近生阀閲之家,固宜首应寤寐之求,於以助成肃雍之化。” 王闿运 《瞿学士妻吴氏墓志铭》:“未贵而章,圭璋特美。”
(3).比喻朝廷有用的人才。 宋 王安石 《赠尚书吏部侍郎句公墓志铭》:“温温 句公 ,有美有相,不衒不求,卒为圭璋。”
[伯夷]自然
(1) 宇宙万物;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总和,即整个物质世界,自然界
改造自然
自然之理也。——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择于自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近于自然。——蔡元培《图画》
(2)
(3) 属于或关于自然界的、存在于或产生于自然界的、非人为的
自然现象
自然之验。——《史记·货殖列传》
(4) 不勉强,不拘束,不呆板
他的动作很自然
复得返自然。(指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自然蛾眉。——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
听其自然
(6) 当然
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鲁迅《朝花夕拾》
[伯夷]廉隅
(1).棱角。《周礼·考工记·轮人》“欲其幬之廉也” 汉 郑玄 注:“幬,幔轂之革也。革急则裹木廉隅见。” 宋 苏轼 《章钱二君见和复次韵答之》:“醉里冰髭失缨络,梦回布被起廉隅。”
(2).比喻端方不苟的行为、品性。《礼记·儒行》:“近文章,砥厉廉隅。”《汉书·扬雄传上》:“不汲汲於富贵,不戚戚於贫贱,不修廉隅以徼名当世。” 宋 苏洵 《御将》:“况为将者又不可责以廉隅细谨,顾其才何如耳。”《明史·王廷相传》:“今廉隅不立,贿赂盛行,先朝犹暮夜之私,而今则白日之攫。”
(3).指朝堂。 宋 王安石 《上蒋侍郎书》:“倐然朝廷走一封之传,升执事於严近,与诸公对掌机政,召和气於天下,则必廉隅之上,体貌之殊絶,廊庙之间,贵贱之不接,某於是时愿拜风采,则无因而至前矣。”
(4).古算术开方法的术语。边为廉,角为隅。
[伯夷]一日
(1) 有一天
程一日果以眦睚 * 。——宋·王谠《唐语林·雅量》
一日于驴上。——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一日晌午。——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一天,一昼夜
一日之内。——唐·杜牧《阿房宫赋》
常如一日。——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苟且非一日。——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奉一日欢。——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前一日。——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伯夷]无耻
不知耻辱;不要脸
无耻的东西
[伯夷]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伯夷]上帝
(1)
(2) 天帝。古时指天上主宰一切的神
上帝以寡人有薄德于古今,遂宽其同气之罪。——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基督教所崇奉的神,认为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拥有至上权力,英明,仁慈,使人们崇拜并向他祈祷
上帝保佑
[伯夷]降衷
施善;降福。《书·汤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 孔 传:“衷,善也。”《国语·吴语》:“今天降衷於 吴 , 齐 师受服。” 金 元好问 《箕山》诗:“降衷均义禀,汩利忘智决。得 陇 人望 蜀 ,有 齐 安用 薛 !”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维皇上帝降衷下民。”
[伯夷]毁败
(1).毁坏。《汉书·鲍宣传》:“小民正月朔日尚恐毁败器物,何况於日亏乎!” 汉 王充 《论衡·感虚》:“天何不令 夏臺 羑里 关钥毁败, 汤 文 涉出;雨粟 陈 蔡 , 孔子 食饱乎?” 宋 曾巩 《救灾议》:“今 河 北地震水灾,所毁败者甚众,可谓非常之变也。” 元 无名氏 《谢金吾》第一折:“他、他、他,把金钉朱户生扭开,虬鏤亮槅尽毁败。”
(2).颓败。 宋 叶适 《福建运使赵公墓志铭》:“庙学士馆、城池垒壁,素毁败者,加葺饰丽好。” 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一幕:“﹝酒家母﹞系一通常妇女,生活虽毁败而不糜烂,富于同情心,勤敏。”
(3).诋毁失败者。《三国志·蜀志·姜维传》:“ 郤正 著论 维 曰:‘……凡人之谈,常誉成毁败,扶高抑下。’”
(4).因遭诬谤而身败。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八》:“推斯以往,焉有毁败之祸哉!” 清 恽敬 《答赵青州书》:“ 敬 尝观之古人,其畜道德、能文章者,饥寒之外,復多变故。或家室违异,或朝廷岐阻,或毁败於谗讥,或展转於疾病。”
[伯夷]迁史
《史记》之别称。 宋 刘克庄 《代楮知白谢表》:“新智无穷,岂必谓 蔡侯 所造;旧闻可辑,或能补《迁史》之亡。” 清 姚文栋 《答东洋近出古书问》:“《迁史》言: 始皇 遣 徐巿 发男女数千人,入海求僊人。”亦以指其作者 司马迁 。 康有为 《读<史记·刺客传>》诗:“ 迁史 愤心尊 聂政 , 泉明 诗咏慕 荆軻 。”
[伯夷]饿夫
挨饿的人。 汉 扬雄 《法言·渊骞》:“无 仲尼 ,则西山之饿夫与东国之絀臣恶乎闻?” 李轨 注:“饿夫, 夷 齐 ;絀臣, 柳下惠 也。”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文》:“簠簋牲币,庙以王礼,食其死不食其生,师其言不师其道。 孔子 之言满天下, 孔子 之道未尝行。得其言者为富贵,得其道者为饿夫。” 清 刘大櫆 《赠大夫闵府君墓志铭》:“值岁饥,出囷仓以食閭左之饿夫。”
宋代,舒岳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