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祖自了翁法窟来访余于钟山留十日方知鼻孔大头向下既行作六首送之·其三】作者:释德洪 朝代:宋代
[李光祖自了翁法窟来访余于钟山留十日方知鼻孔大头向下既行作六首送之·其三]原文
六根清净精进力,二热消亡法供真。
舌本青莲香不歇,色身三昧现尘尘。
[李光祖自了翁法窟来访余于钟山留十日方知鼻孔大头向下既行作六首送之·其三]诗词问答
问:《李光祖自了翁法窟来访余于钟山留十日方知鼻孔大头向下既行作六首送之·其三》的作者是谁?答:释德洪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释德洪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德洪
[李光祖自了翁法窟来访余于钟山留十日方知鼻孔大头向下既行作六首送之·其三]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李光祖自了翁法窟来访余于钟山留十日方知鼻孔大头向下既行作六首送之·其三]参考注释
[李光祖自了翁法窟来访余于钟山留十日方知鼻孔大头向下既行作六首送之·其三]六根清净
六根:佛家语,指眼、耳、鼻、舌、身、意。佛家以达到远离烦恼的境界为六根清静。比喻已没有任何欲念。
[李光祖自了翁法窟来访余于钟山留十日方知鼻孔大头向下既行作六首送之·其三]进力
努力,使劲。《魏书·辛雄传》:“此其所以望敌奔沮,不肯进力者矣。” 唐 李邕 《楚州淮阴县婆罗树碑》:“勤行进力,护供庄严。”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二·稷》:“稷从禾从畟,畟音即,谐声也。又进力治稼也。《诗》云‘畟畟良耜’是矣。种稷者必畟畟进力也。”
[李光祖自了翁法窟来访余于钟山留十日方知鼻孔大头向下既行作六首送之·其三]消亡
灭亡;消失
[李光祖自了翁法窟来访余于钟山留十日方知鼻孔大头向下既行作六首送之·其三]法供
佛教语。谓对佛、法、僧三宝的供养。《魏书·释老志》:“ 承明 元年八月, 高祖 於 永寧寺 ,设太法供,度良家男女为僧尼者百有餘人。” 唐 杨炯 《盂兰盆赋》:“陈法供,饰盂兰。” 清 龚自珍 《发大心文》:“佛涅槃时,受我最后法供。”
[李光祖自了翁法窟来访余于钟山留十日方知鼻孔大头向下既行作六首送之·其三]舌本
舌根;舌头。《晋书·殷仲堪传》:“每云三日不读《道德经》,便觉舌本间强。” 宋 陆游 《贫甚卖常用酒杯作诗自戏》:“生时不肯浇舌本,死后空持酬坟土。” 清 赵翼 《啖荔戏书》诗:“端阳才过初尝新,酸涩犹教舌本缩。” 沉钧儒 《寥寥集·趺坐诗》:“泼案茶香翻舌本,绕檐嵐翠压眉端。”
[李光祖自了翁法窟来访余于钟山留十日方知鼻孔大头向下既行作六首送之·其三]青莲
(1).青色莲花。瓣长而广,青白分明。 南朝 梁 江淹 《莲花赋》:“发青莲於王宫,验奇花於陆地。” 胡之骥 注:“ 观音大士 生於王宫,坐青莲花上。”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呾叉始罗国》:“掬除洒扫,涂香散花,更採青莲,重布其地,恶疾除愈,形貌增妍,身出名香,青莲同馥。”
(2).指像青莲一样的颜色。 南朝 梁元帝 《玄览赋》:“紫紺之堂临水,青莲之臺带风。”
(3).喻佛眼。 北周 庾信 《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序》:“从容满月,照耀青莲。” 倪璠 注:“《维摩经》曰:‘目浄修广如青莲。’” 宋 苏辙 《魏佛狸歌》:“青莲湛然俛下视,击鉦卷斾抽行营。”《古尊宿语录》卷十一:“上堂云:青莲视瞬已多繁, 迦叶 微微笑自谩。”
(4).佛教以为莲花清净无染。故常用以指称和佛教有关的事物。(1)指佛寺。 唐 刘长卿 《戏赠干越尼子歌》:“亭亭独立青莲下,忍草禪枝绕精舍。” 宋 苏轼 《同王胜之游蒋山》诗:“朱门收画戟,紺宇出青莲。”自注:“ 荆公 宅已为寺。” 明 高启 《题黄鹤仙人画》诗:“緑桂骚人宅,青莲释 * 。”(2)指佛经。 唐 刘禹锡 《闻董评事疾因以书赠》诗:“繁露传家学,青莲译梵书。” 清 钮琇 《觚賸续编·妙霓》:“以是口诵青莲,虔皈摩朅;手裁紫凤,巧迈因祗。”(3)犹净土。佛家所谓极乐世界。 唐太宗 《为战阵处立寺诏》:“望法鼓所振,变炎火於青莲;清梵所闻,易苦海於甘露。”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湖赏》:“紫綬金章,錮蔽了白马青莲旧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续黄粱》:“僧曰:‘修德行仁,火坑中有青莲。’”
(5).指 九华山 。 九华山 在 安徽省 青阳县 南二十里,旧名 九子山 。九峰犹如莲花削成,故称 九华山 。 唐 曹唐 《望九华寄池阳杜员外》诗:“差差玉剑寒鋩利,褭褭青莲翠叶重。” 明 周浈 《舟中望九华山》诗:“刻削冠青莲,雕鏤矗丹笋。” 清 吴瞻泰 《自题莲花峰顶试泉图》诗:“万仞青莲上,梯云为试泉。”
(6).见“ 青莲居士 ”。
[李光祖自了翁法窟来访余于钟山留十日方知鼻孔大头向下既行作六首送之·其三]不歇
不罢休;不停止。《西游记》第六七回:“那徒弟心还不歇,至今还要告状,不得乾净。” 茅盾 《子夜》一:“直到他的狂跳不歇的心脏不能再跳动。”
[李光祖自了翁法窟来访余于钟山留十日方知鼻孔大头向下既行作六首送之·其三]色身
佛教语。即肉身。《楞严经》卷十:“由汝念虑,使汝色身。”《金刚经·离色离相分》:“如来説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 陈雄 注引《坛经》:“皮肉是色身。” 南朝 陈 徐陵 《长干寺众食碑》:“则菩萨应化,咸同色身,诸佛浄土,皆为揣食。” 唐 黄滔 《莆山灵岩寺碑铭》:“ 了公 八年冬十月坐亡,色身不坏。”《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六:“小僧出家人,只这个色身,尚非我有,何况外物乎?”
[李光祖自了翁法窟来访余于钟山留十日方知鼻孔大头向下既行作六首送之·其三]三昧
佛教用语,梵文 Samādhi 的音律,意思是止息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借指事物的要领,真谛
正令笔扛鼎,亦未造三昧。——陆游《示子过》
深得其中三昧
[李光祖自了翁法窟来访余于钟山留十日方知鼻孔大头向下既行作六首送之·其三]尘尘
(1).佛教语。犹言世界。 宋 苏轼 《迁居》诗:“吾生本无待,俯仰了此世。念念自成刼,尘尘各有际。” 赵次公 注:“佛以世界为尘,尘尘有际,言物各有世界也。” 宋 范成大 《十月二十六日偈》:“窗外尘尘事,窗中梦梦身。”
(2).佛教语。犹言世世;无量数。 唐 常达 《山居八咏》之五:“真性寂无机,尘尘祖佛师。” 宋 苏轼 《梦斋铭》:“梦觉之间,尘尘相授,数传之后,失其本矣。”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八一:“歷刼如何报佛恩?尘尘文字以为门。”
宋代,释德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