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温陵东湖次陈休齐体仁韵)】作者:林淳 朝代:宋代
[水调歌头(温陵东湖次陈休齐体仁韵)]原文
潇潇东湖上,夜雨洗清秋。朝来尘霁,凝望千里兴悠悠。山色揉蓝深染,波影青铜新铸,□冷翠光浮。蓑笠真吾事,聊整钓鱼钩。坐中客,凌王谢,更风流。一觞一咏,豪俊谈笑气吞牛。花月连环长好,到处名园池□,遇景且遨游。试问陶元亮,底事赋归休。
[水调歌头(温陵东湖次陈休齐体仁韵)]诗词问答
问:《水调歌头(温陵东湖次陈休齐体仁韵)》的作者是谁?答:林淳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林淳的名句有哪些?答:林淳
[水调歌头(温陵东湖次陈休齐体仁韵)]参考注释
[水调歌头(温陵东湖次陈休齐体仁韵)]潇潇
(1) 形容风雨急骤
风雨潇潇
(2) 形容毛毛雨
[水调歌头(温陵东湖次陈休齐体仁韵)]东湖
湖名。在 湖北省 武汉市 武昌 东郊,为 杨汊湖 、 汤林湖 、 郭郑湖 、 喻家湖 、 牛巢湖 等的总称。全部面积87平方公里,其中水面33平方公里。碧波万顷,山容水态,为著名风景区。其四周:湖南,山峦吐秀,在 洪山 、 磨山 、 珞珈山 一带有科学研究机构、植物园和武汉大学等;湖东,丛林含翠,建有疗养院、休养所;湖北,芦荻苍莽,渔舍井然;湖西为游览中心,建有运动场、博物馆和纪念 屈原 的 行吟阁 、纪念 太平天囯 女战士的 九女墩 ,以及 鲁迅广场 等;湖中心则有高耸的 湖光阁 。
[水调歌头(温陵东湖次陈休齐体仁韵)]清秋
明净爽朗的秋天。 晋 殷仲文 《南州桓公九井作》诗:“独有清秋日,能使高兴尽。” 唐 杜甫 《宿府》诗:“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清 吴谦牧 《谷水歌》:“借问清秋月,先悬第几峰。” 艾芜 《回忆周立波同志》:“一株法国梧桐,披了一身金黄的叶子,送来清秋的景色。”
[水调歌头(温陵东湖次陈休齐体仁韵)]朝来
早晨。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简傲》:“ 西山 朝来,致有爽气。” 元 顾德辉 《青玉案》词:“晴日朝来升屋角,树头幽鸟,对调新语,语罢双飞却。”
[水调歌头(温陵东湖次陈休齐体仁韵)]凝望
注目远望
[水调歌头(温陵东湖次陈休齐体仁韵)]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水调歌头(温陵东湖次陈休齐体仁韵)]悠悠
(1) 长久,遥远
悠悠长夜
(2) 遥远的
悠悠未来
(3) 形容从容不迫
(4) 众多
(5) 荒谬
悠悠之谈
(6) 飘动的样子
羌笛悠悠雪满地。——宋· 范仲淹《渔家傲》
(7) 庸俗
(8) 形容忧伤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尔心。——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形容悠闲自在
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悠悠自得
[水调歌头(温陵东湖次陈休齐体仁韵)]山色
山的景色。 唐 岑参 《宿岐州北郭严给事别业》诗:“郭外山色溟,主人林馆秋。” 宋 欧阳修 《朝中措·平山堂》词:“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叶圣陶 《从西安到兰州》:“一会儿出了隧道,又看见窗外的天光山色。”
[水调歌头(温陵东湖次陈休齐体仁韵)]揉蓝
浸揉蓝草作成的染料。诗词中用以指湛蓝色。 唐 方干 《送水墨项处士归天台》诗:“仙嶠倍分元化功,揉蓝翠色一重重。” 宋 秦观 《南歌子》词:“香墨弯弯画,胭脂淡淡匀,揉蓝衫子杏黄裙。” 元 张可久 《水仙子·孤山宴集》曲:“长桥卧柳枕苍烟,远水揉蓝洗暮天。”
[水调歌头(温陵东湖次陈休齐体仁韵)]青铜
铜和锡以及有时有少量其他元素(如锌和磷)的合金,青灰色或灰黄色,比黄铜硬而强度大,用来制造多种工业零部件
[水调歌头(温陵东湖次陈休齐体仁韵)]冷翠
给人以清凉感的翠绿色。 唐 陆龟蒙 《秋荷》诗:“盈盈一水不得渡,冷翠遗香愁向人。” 宋 苏轼 《入峡》诗:“冷翠多崖竹,孤生有石楠。” 宋 吴文英 《水龙吟·惠山酌泉》词:“艳阳不到青山,古阴冷翠成秋苑。” 清 陈维崧 《念奴娇·看山如读画读画似看山》词:“一身冷翠,此间三伏无夏。”
[水调歌头(温陵东湖次陈休齐体仁韵)]蓑笠
蓑衣与笠帽。《仪礼·既夕礼》:“道车载朝服,稾车载蓑笠。” 郑玄 注:“蓑笠,备雨服。”《后汉书·蔡邕传下》:“故当其有事也,则蓑笠并载。” 清 唐甄 《潜书·明鉴》:“茅舍无恙,然后寳位可居;蓑笠无失,然后衮冕可服。”
[水调歌头(温陵东湖次陈休齐体仁韵)]真吾
实的的我。谓脱去外相的本质的我。 宋 苏轼 《六观堂老人草书》诗:“清露未晞电已徂,此灭灭尽乃真吾。” 宋 翁森 《四时读书乐》诗:“木落水尽千崖枯,炯然吾亦见真吾。”
[水调歌头(温陵东湖次陈休齐体仁韵)]钓鱼
用钓具捕鱼
[水调歌头(温陵东湖次陈休齐体仁韵)]坐中
(1).座席之中。《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项羽 既饗军士,中酒, 亚父 谋欲杀 沛公 ,令 项庄 拔剑舞坐中,欲击 沛公 , 项伯 常屏蔽之。”
(2).旧时京剧班社在演出进行中,后台设有“帐桌”,由“文武总管”坐守桌旁,指挥全班业务,叫做“坐中”。目前剧团管理后台工作已不采取此种形式。
[水调歌头(温陵东湖次陈休齐体仁韵)]王谢
(1).六朝望族 王 氏、 谢 氏的并称。《南史·侯景传》:“ 景 请娶於 王 谢 , 帝 曰:‘ 王谢 门高非偶,可於 朱张 以下访之。’”后以“王谢”为高门世族的代称。 唐 刘禹锡 《乌衣巷》诗:“旧时 王 谢 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娄芳华》:“我家小娘子,出身矜贵,门楣 王 谢 ,甲第 金 张 。” 王闿运 《上征赋》:“仰 王 谢 之高风兮,夕余宿乎汝左。”
(2).指 晋 王坦之 与 谢安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桓公 伏甲设饌,广延朝士,因此欲诛 谢安 、 王坦之 …… 王 之恐状,转见於色。 谢 之宽容,愈表於貌。望阶趋席,方作 洛 生咏,讽‘浩浩洪流’。 桓 惮其旷远,乃趣解兵。 王 谢 旧齐名,於此始判优劣。”
[水调歌头(温陵东湖次陈休齐体仁韵)]风流
(1) 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
是真名士自风流
(3) 放荡不羁
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
(4) 具有 * 特点或 * 上得到满足
风流小说
(5) 风俗教化
风流笃厚,禁罔疏阔。——《汉书·刑法志》
(6) 遗风,流风余韵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风度;仪表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 杜甫《咏怀古迹》
(8) 风韵,多指好仪态
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
[水调歌头(温陵东湖次陈休齐体仁韵)]一觞一咏
指饮酒赋诗。 晋 王羲之 《兰亭集序》:“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觴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宋 辛弃疾 《水龙吟·盘园》词:“一花一草,一觴一咏,风流杖履,野马尘埃,扶摇下视,苍然如许。” 清 戴名世 《陈某诗序》:“ 陈君 时时与樵夫渔父野老相狎,一觴一咏,悠然自得。”
[水调歌头(温陵东湖次陈休齐体仁韵)]豪俊
豪杰,势大才高的人
山东豪俊。——汉· 贾谊《过秦论》
[水调歌头(温陵东湖次陈休齐体仁韵)]笑气
无机化合物。气体,无色而微甜。人误吸后,则笑不能止,故称。
[水调歌头(温陵东湖次陈休齐体仁韵)]吞牛
《尸子》卷下:“虎豹之驹,未成文而有食牛之气;鸿鵠之鷇,羽翼未全而有四海之心。”后因以“食牛”或“吞牛”比喻少年气概豪迈。 宋 王十朋 《潘岐哥》诗:“胸中之气已吞牛,开眼睛光如虎视。”亦泛指气概豪迈。 明 孙梅锡 《琴心记·誓志题桥》:“男儿汉壮气吞牛,丈夫志岂困荒丘?”
[水调歌头(温陵东湖次陈休齐体仁韵)]花月
(1).花和月。泛指美好的景色。 唐 王勃 《山扉夜坐》诗:“林塘花月下,别似一家春。” 唐 李白 《襄阳曲》之一:“江城回渌水,花月使人迷。” 唐 贾至 《送王道士还京》诗:“借问清都旧花月,岂知迁客泣 瀟 湘 。” 清 吴伟业 《阆州行》:“ 扬州 花月地,烽火似边头。”
(2).指美好的时光。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一折:“好教我出於无奈,泼前程只办的好栽排,想着这半生花月,知他是几处楼臺。”
[水调歌头(温陵东湖次陈休齐体仁韵)]连环
一环套一环而连成串的环,比喻互相接续、关联
[水调歌头(温陵东湖次陈休齐体仁韵)]到处
各处;处处
陪客人到处参观
到处找他
[水调歌头(温陵东湖次陈休齐体仁韵)]园池
指有池塘的园林。《吕氏春秋·重己》:“昔先圣王之为苑囿园池也,足以观望劳形而已矣。” 高诱 注:“树果曰园,《诗》曰:‘园有树桃。’有水曰池。可以游观娱志。”《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王翦 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宋书·竟陵王诞传》:“ 诞 造立第舍,穷极工巧,园池之美,冠於一时。”
[水调歌头(温陵东湖次陈休齐体仁韵)]遨游
远游;漫游
人造卫星遨游太空
[水调歌头(温陵东湖次陈休齐体仁韵)]试问
(1).试着提出问题。试探性地问。《晋书·孙绰传》:“沙门 支遁 试问 绰 :‘君何如许?’”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张左》:“ 左 甚异之,试问所从来,叟但笑而不答。” 清 王夫之 《上蔡威函先生》诗:“白苹秋色里,试问採莲津。”
(2).试着提出问题。用于质问对方或者表示不同意对方的意见。 宋 苏轼 《又和刘景文韵》:“试问壁间题字客,几人不为看花来?”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试问当年作者,有一不肖之人、轻薄之子厠於其间乎?” 许地山 《危巢坠简》:“试问亘古以来这第一流人物究竟有多少?”
(3).考问。《新唐书·文艺传中·李邕》:“未几辞去, 嶠 惊,试问奥篇隐帙,了辩如响, 嶠 叹曰:‘子且名家!’”《宋史·选举志三》:“诸正名学生有试问《景祐新书》者,诸判局闕而合差,诸秤漏官五年而转资者,无不属於祕书。”《元史·选举志一》:“以《通鑑节要》用 蒙古 语言译写教之,俟生员习学成效,出题试问,观其所对精通者,量授官职。”
[水调歌头(温陵东湖次陈休齐体仁韵)]元亮
晋 诗人 陶潜 字 元亮 ,曾任 彭泽 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归隐。后常用为隐居不仕的典实。 宋 范成大 《次韵徐廷献机宜送自酿石室酒》之一:“ 元亮 折腰嘻已久,故山应有欲芜田。” 明 陈所闻 《驻马听·宿栖霞寺翠微庵》曲:“无缘捉尘对 支郎 ,空劳载酒来 元亮 。”
[水调歌头(温陵东湖次陈休齐体仁韵)]底事
(1).何事。 唐 刘肃 《大唐新语·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关汝诸人底事,而生异议!”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词:“底事 崑崙 倾 砥柱 ,九地黄流乱注?”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底》:“ 江 南俗语,问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来已入诗词中。” 陈毅 《为苏南磨擦答某君书》诗:“投降缘底事?敌伪已图穷。”
(2).此事。 宋 林希逸 《题达摩渡芦图》诗:“若将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杀。” 清 李渔 《蜃中楼·怒遣》:“归向慈亲告,底事羞还怕。”
[水调歌头(温陵东湖次陈休齐体仁韵)]赋归
《论语·公冶长》:“子在 陈 曰:‘归与,归与!’”后因以“赋归”表示告归,辞官归里。 宋 朱熹 《宿密庵分韵赋诗得衣字》:“明朝驛骑黄尘里,莫待迷涂始赋归。” 明 宋濂 《送许时用还越中序》:“ 濂 窃自念时用英俊士,此行何所不至,鸞臺凤阁将以次而升,何日能赋归?”亦作“ 赋归歟 ”。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而翁南下赋归歟,值我新婚北上初。”
宋代,林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