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寄杨大尹景昌】_江源 | 明代

【寄杨大尹景昌】作者:江源 朝代:明代

[寄杨大尹景昌]寄杨大尹景昌原文

君令东流邑,我佐西江宪。

云树窗湖海,相思隔州县。

屈指今五年,丰度不一见。

岂知岁月徂,但觉须发变。

念我数寄书,开缄见君面。

书中何云云,切偲更责善。

官卑不足嗟,位高复何羡。

赋命有厚薄,愿取各强健。

虽叨台省荣,能无故乡恋。

况深桑梓思,哀哀泪如霰。

平生谅所知,非狂亦非狷。

殷勤寄君诗,西风趁鸿便。

[寄杨大尹景昌]诗词问答

问:寄杨大尹景昌的作者是谁?答:江源
问:寄杨大尹景昌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江源的名句有哪些?答:江源

[寄杨大尹景昌]注释

1. 押词韵第七部

[寄杨大尹景昌]参考注释

[寄杨大尹景昌]东流

(1) 水向东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向东流的水,泛指河川

[寄杨大尹景昌]西江

珠江的最大支流,发源于云南,到广西梧州后称西江,全长2129公里

[寄杨大尹景昌]云树

(1).云和树。 南朝 梁 刘孝威 《和皇太子春林晚雨》:“云树交为密,雨日共成虹。” 唐 王维 《送崔兴宗》诗:“塞迥山河浄,天长云树微。” 明 刘基 《梅花引》词:“晚云凝,晚烟横,烟草茫茫云树平。”

(2).高耸入云的树木。 唐 崔橹 《华清宫》诗之一:“草遮回磴絶鸣鑾,云树深深碧殿寒。” 明 文徵明 《金山寺待月》诗:“鱼龙深夜浮光怪,云树遥空带渺茫。” 戴望舒 《夜蛾》诗:“飞越关山,飞越云树。”

(3).比喻朋友阔别远隔。 唐 白居易 《早春西湖闲游怅然兴怀寄微之》诗:“云树分三驛,烟波限一津。翻嗟寸步隔,却厌尺书频。” 明 高启 《读周记室<荆南集>》诗:“生别犹疑不再逢, 楚 天云树隔重重。” 清 钮琇 《觚賸续编·英雄举动》:“但念 吴 头 楚 尾,云树为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军次实录》:“﹝众天将天兵﹞依依敬别,因吟以劝慰之:‘离别深情世罕抛,关心云树及河桥。’”参见“ 云树之思 ”。

[寄杨大尹景昌]湖海

(1).湖泊与海洋。《南齐书·王敬则传》:“ 会 土边带湖海,民丁无士庶皆保塘役。” 唐 韦应物 《登重玄寺阁》诗:“山川表明丽,湖海吞大荒。”

(2).指湖泊。《明一统志·应天府·形胜》:“ 长江 千里,险过汤池,外连 江 淮 ,内控湖海。”

(3).泛指四方各地。 唐 李颀 《送綦毋三谒房给事》诗:“惜哉湖海上,曾校 蓬莱 书。”《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小人虽在湖海飘零,自信有此絶艺,不甘轻配凡女。” 郁达夫 《乘车赴东京过天龙川桥》诗:“十年湖海题诗客,依旧青衫过此桥。”

(4).指浪迹江湖,不与朝政。 清 陈济生 《怀友》诗:“颇忆 元龙 久湖海,近来风雅復何如?”

[寄杨大尹景昌]相思

互相思念,多指男女彼此思慕

[寄杨大尹景昌]州县

(1).州与县的合称。 唐 韩愈 《进士策问》:“今将自州县始,请各诵所怀,聊以观诸生之志。” 宋 欧阳修 《吉州学记》:“今州县之吏,不得久其职而躬亲於教化也。”

(2).指州县官。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应知不知》:“今之州县死一州一县之社稷。”

[寄杨大尹景昌]屈指

弯着指头计数

屈指一算,离家已经十五年了

[寄杨大尹景昌]丰度

优美的举止神态。 元 石民瞻 《清平乐·题桐花道人吴国良卷》词:“ 吴郎 丰度,邂逅春城暮。”《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满生 仪容俊雅,丰度超羣,语言倜儻。”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二七:“﹝ 蓝小山 ﹞长长的头发,直披到项部,和西洋的诗哲有同样的丰度。”

[寄杨大尹景昌]不一

(1)

不一致,不相同

意见不一

(2)

有差异,质量不同

质量不一

(3)

旧时书信末尾用语,表示不一一详说

[寄杨大尹景昌]岁月

年月日子;时间

岁月如流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寄杨大尹景昌]须发

胡须和头发的统称

须发全无

[寄杨大尹景昌]寄书

传递书信。 北周 庾信 《竹杖赋》:“亲友离絶,妻孥流转; 玉关 寄书, 章臺 留釧。”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 宋 陆游 《箜篌谣寄季长少卿》之二:“寄书何时到, 江 汉 春茫茫。”《水浒传》第三一回:“他知道我杀了 阎婆惜 ,每每寄书来与我,千万教我去寨里住几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英》:“忽有客自 东粤 来,寄 陶生 函信。发之,则嘱姊归焉。考其寄书之日,即妻死之日。”

[寄杨大尹景昌]开缄

开拆(函件等)。 唐 李白 《久别离》诗:“况有锦字书,开缄使人嗟。” 宋 欧阳修 《读张李二生文赠石先生》诗:“病眸昏涩乍开缄,灿若月星明错落。” 清 曹寅 《偶得木瓜二枚送橘圃》诗之二:“开缄已许疎襟透,岂惜常年损俸钱。”

[寄杨大尹景昌]云云

如此,这样

他来信说读了不少新书,很有心得云云

鸟具对所得诗句云云。——明· 魏禧《大铁椎传》

[寄杨大尹景昌]切偲

见“ 切切偲偲 ”。

[寄杨大尹景昌]责善

劝勉从善。《孟子·离娄下》:“夫 章子 ,子父责善而不相遇也。责善,朋友之道也;父子责善,贼恩之大者。” 宋 王安石 《答韩求仁书》:“责难於君者,吾闻之矣;责善於友者,吾闻之矣。”《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朋友之道在责善,可以择交。”

[寄杨大尹景昌]不足

(1)

不充足,不够,满足不了需要

二十尚不足。——《乐府诗集·陌上桑》

最爱湖东行不足。——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缺少或没有

信心不足

(3)

少于,不到

不足一千

(4)

不能;不可以

此中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5)

不值得,不必

[寄杨大尹景昌]赋命

(1).给以生命。 晋 陶潜 《与子俨等疏》:“天地赋命,生必有死。”

(2).指命运。 南朝 宋 鲍照 《代空城雀》诗:“赋命有厚薄,长嘆欲如何?” 宋 王禹偁 《谢除刑部郎中知制诰启》:“自知赋命之多奇,每愧浮口之过实。”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三:“微眚见黜,固由赋命之奇,然亦太使气已。”

[寄杨大尹景昌]厚薄

厚与薄的程度

这块褥子厚薄不均

[寄杨大尹景昌]强健

1.亦作"强健"。 2.强壮健康。

[寄杨大尹景昌]台省

(1). 汉 的尚书台, 三国 魏 的中书省,都是代表皇帝发布政令的中枢机关。后因以“臺省”指政府的中央机构。 南北朝 以来,虽然尚书台已多改称尚书省,并逐渐形成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分权的制度,但“臺省”之称仍沿用不变。《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 丰 不知而往,即杀之”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丰 在臺省,常多託疾。”《旧唐书·刘祥道传》:“ 汉 魏 以来,权归臺省,九卿皆为常伯属官。” 唐 杜甫 《醉时歌》:“诸衮省衮登臺省, 广文先生 官独冷。”

(2). 唐 代有时亦将三和公御史台合称为“臺省”。

[寄杨大尹景昌]能无

反问语。犹能不。《论语·子罕》:“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左传·襄公三十年》:“公子侈,大子卑,大夫敖,政多门,以介於大国,能无亡乎?” 明 刘基 《旅兴》诗之十:“人生非草木,能无感中情?”参见“ 能不 ”。

[寄杨大尹景昌]故乡

家乡,自己出生的地方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乐府诗集·木兰诗》

[寄杨大尹景昌]桑梓

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后人用[桑梓]比喻故乡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诗·小雅·小弁》

桑梓之地,父母之邦

造福桑梓

世先生同在乡桑梓。——《儒林外史》

[寄杨大尹景昌]哀哀

悲伤不已貌。《诗·小雅·蓼莪》:“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郑玄 笺:“哀哀者,恨不得终养父母,报其生长己之苦。” 晋 潘岳 《马汧督诔》:“哀哀 建威 ,身伏斧质。” 唐 李咸用 《湘浦有怀》诗:“鸿雁哀哀背朔方,餘霞倒影画 瀟湘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三回:“书僮吓的不敢言语,只哀哀的哭。” 赵朴初 《访广岛》诗之三:“哀哀欲絶絶復言,满座闻之摧心肝。”

[寄杨大尹景昌]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寄杨大尹景昌]所知

(1) 已掌握的知识

所知不多

(2) 指相识的人

他所知的只是有限的几个人

[寄杨大尹景昌]殷勤

(1) 情意深厚

鞠养殷情

致殷勤之意。——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2) 热情周到

殷勤的服务员

(3) 勤奋

殷勤小心

(4) 礼物

日后致殷勤

[寄杨大尹景昌]西风

(1) 从西方吹来的风

温带的盛行西风

(2)

(3) 指秋风

(4) 比喻腐朽没落的力量或气势

[寄杨大尹景昌]鸿便

指信使;书札。 明 李贽 《与焦漪园书》:“ 空菴上人 去后,鸿便杳然,想近日又为北上计矣。” 清 邹祇谟 《惜分飞·本意庚寅夏作》词:“此后更休相弃,鸿便须频寄。” 清 蒲松龄 《代毕刺史际有答陈翰林书》:“遂因鸿便,聊附尺帛,土物戔戔,少当远音。”

,

  • 【题淮浦卷】_何瑭 | 明代
  • 【题淮浦卷】_何瑭 | 明代 >> 【题淮浦卷】_何瑭 | 明代...

  • 【九日与诸年友游栖霞·其一】_李孙宸 | 明代
  • 【九日与诸年友游栖霞·其一】_李孙宸 | 明代 >> 【九日与诸年友游栖霞·其一】_李孙宸 | 明代...

  • 【访湛甘泉翁上唐山居·其一】_王渐逵 | 明代
  • 【访湛甘泉翁上唐山居·其一】_王渐逵 | 明代 >> 【访湛甘泉翁上唐山居·其一】_王渐逵 |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