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丛花】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
[一丛花]一丛花原文
仙姝天上自无双。
玉面翠蛾长。
黄庭读罢心如水,闭朱户、愁近丝簧。
窗明几净,闲临唐帖,深炷宝奁香。
人间无药驻流光。
风雨又催凉。
相逢共话清都旧,叹尘劫、生死茫茫。
何如伴我,绿蓑青箬,秋晚钓潇湘。
[一丛花]诗词问答
问:一丛花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问:一丛花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一丛花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陆游的名句有哪些?答:陆游
[一丛花]陆游一丛花 书法图
一丛花书法作品
[一丛花]参考注释
[一丛花]仙姝
仙女。亦常指美貌的女子。 唐 裴鉶 《传奇·封陟》:“见一仙姝,侍从华丽,玉珮敲磬,罗裙曳云。” 宋 苏轼 《留题仙游潭中兴寺寺东有玉女洞》诗:“独攀书室窥巖竇,还访仙姝款石闺。”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游春》:“小娘子,我且问你:你何方居住?姓甚名谁?莫非採药之仙姝,必是避世之 毛女 。”《红楼梦》第五回:“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一丛花]天上
天空中。如:飞机在天上飞;月亮挂在天上。
[一丛花]无双
没有可相比的;独一无二
精妙世无双。——《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程艺天下无双。—— 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一丛花]玉面
(1).尊称人的容颜。《公羊传·宣公十二年》:“是以使寡人得见君之玉面。”
(2).美好的容貌。 南朝 梁简文帝 《乌栖曲》之四:“织成屏风金屈膝,朱脣玉面灯前出。” 唐 李白 《浣纱石上女》诗:“玉面 耶溪 女,青蛾红粉妆。”《随园诗话》卷一引 清 徐柯 《过平原有见》诗:“玉面珠璫坐锦车,蟠云作髻两分梳。”
(3).白色的脸。指玉面狸。 宋 朱松 《牛尾狸》诗之一:“压槽玉面天涯见,琢雪庖霜照眼明。”
(4).白色的脸。指玉花骢的脸。 元 张昱 《昔游》诗:“冠翘鶡尾朱袍盛,马顿金羈玉面斜。” 明 高明 《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玉面、银鬃、秀膊、青花。”
(5).指梅花。 宋 《虞美人》词:“冰肤玉面 孤山 裔,肯到人间世。天然不与百花同,却恨无情轻付、与东风。”
[一丛花]翠蛾
(1).妇女细而长曲的黛眉。 唐 薛逢 《夜宴观妓》诗:“愁傍翠蛾深八字,笑回丹脸利双刀。” 金 王浍 《感遇》诗:“游子去万里,空闺歛翠蛾。” 明 王廷陈 《闻筝》诗:“思繁纤指乱,愁剧翠蛾顰。”
(2).借指美女。 前蜀 韦庄 《河传》词:“翠娥争劝 临卭 酒,纤纤手,拂面垂丝柳。” 清 纳兰性德 《南乡子·御沟晓发》词:“曙色远连山色起,青螺。回首微茫忆翠蛾。”
[一丛花]黄庭
(1).指《黄庭经》。道教的经典著作。 唐 李白 《送贺宾客归越》诗:“ 山阴 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宋 苏轼 《留题仙都观》诗:“飞符御气朝百灵,悟道不復诵《黄庭》。”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白于玉》:“曩所授《黄庭》之要道,仙人之梯航。”
(2).指 晋 王羲之 书写的《黄庭经》法帖。 宋 秦观 《春日》诗之四:“春禽叶底引圆吭,临罢《黄庭》日正长。”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三》:“《曹娥》、《乐毅》,尚有蹊径可寻,至《兰亭》、《黄庭》,几莫知其端倪矣。”
(3).指中央。《黄庭内景经》 务成子 题解:“黄者,中央之色也;庭者,四方之中也。外指事即天中、人中、地中,内指事即脑中、心中、脾中,故曰黄庭。” 清 洪昇 《长生殿·觅魂》:“方向呵,镇黄庭,通紫极,子午坤乾。”亦特指脾。一说为体中的虚拟之所。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古人以黄庭为脾。不然也,黄庭有名而无所,冲气之所在也。”
[一丛花]朱户
(1).古代帝王赏赐诸侯或有功大臣的朱红色的大门,古为“九锡”之一种。《韩诗外传》卷八:“诸侯之有德,天子锡之。一锡车马,再锡衣服……六锡朱户。”《汉书·王莽传上》:“於是 莽 稽首再拜,受緑韍袞冕衣裳……九命青玉珪二,朱户、纳陛。”
(2).泛指朱红色大门。 宋 柳永 《西江月》词:“凤头绣帘高卷,兽鐶朱户频摇。” 明 刘基 《小重山》词:“娟娟斜倚凤凰楼,窥朱户,应自半含羞。”
(3).指富贵人家。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怡颜丰柯之下,而朱户变为绳枢。” 唐 李绅 《过吴门二十四韵》:“朱户千家室,丹楹百处楼。” 南唐 冯延巳 《虞美人》词:“碧波朱户垂帘暮,帘下鸎鸎语。”
[一丛花]丝簧
(1).弦管乐器。《文选·马融<长笛赋>》:“漂凌丝簧,覆冒鼓钟。” 吕向 注:“丝,琴瑟也;簧,笙也。” 唐 韦元甫 《木兰歌》:“ 木兰 能承父母颜,却卸巾韝理丝簧。”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兵部·边材》:“每出游猎,骏骑连翩,妖童执丝簧,少妇控弓弩,服饰诡丽,照耀数里。” 清 陈维崧 《扬州慢·送蘧庵先生之广陵》词:“每年到清明赛社,倾城士女愁弄丝簧。”
(2).引申为音乐。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总术》:“视之则锦绘,听之则丝簧。” 唐 崔道融 《羯鼓》诗:“ 华清宫 里打撩声,供奉丝簧束手听。”
[一丛花]窗明几净
形容房间明亮,陈设整洁
[一丛花]宝奁
亦作“ 宝匳 ”。梳妆镜匣的美称。 唐 李商隐 《垂柳》诗:“宝匳抛掷久,一任景阳鐘。” 宋 欧阳修 《于飞乐》词:“宝奩开,美鑑静,一掬清蟾。” 元 陈旅 《为赵敬叔赋镜》:“宝奩偶落 长安 市,永与人间照珠翠。”
[一丛花]人间
指整个人类社会;世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宋· 沈括《梦溪笔谈》
[一丛花]流光
时光
总把流光误。——《儒林外史》
流光易逝
[一丛花]风雨
(1).风和雨。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之一:“嘉穀卧风雨,稂莠登我场。”《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风雨萧萧夜正寒,扁舟急桨上危滩。”
(2).刮风下雨。《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视觅,天輒风雨,岭震云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汉书·朱博传》:“﹝ 朱博 ﹞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实上 愫方 哀怜他,沉默地庇护他,多少忧烦的事隐瞒着他,为他遮蔽大大小小无数次的风雨。”参见“ 风雨如晦 ”。
(4).比喻纷纷的议论和各种各样的传说。《文汇报》1992.2.15:“ 周 余 离婚,被毫不留情的新闻界大肆渲染,重笔浓墨,闹得满城风雨。”参见“ 满城风雨 ”。
[一丛花]相逢
彼此遇见;会见
偶然相逢
[一丛花]共话
在一起谈论
共话美好的未来
[一丛花]清都
(1).神话传说中天帝居住的宫阙。《楚辞·远游》:“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 清都 。”《列子·周穆王》:“ 清都 、 紫微 、 钧天 、 广乐 ,帝之所居。” 宋 苏轼 《隆祐宫设庆宫醮青词》:“伏以 长乐 告成,光动紫宫之像; 清都 下照,诚通絳闕之僊。”
(2).帝王居住的都城。 晋 左思 《魏都赋》:“盖比物以错辞,述清都之闲丽。” 唐 杨炯 《崇文馆宴集诗序》:“皇家以中枢北极,清都有天子之宫。” 宋 陆游 《谢赐历日表》之二:“詔班新历,虽举彝章;地近清都,独先下拜。”
[一丛花]尘劫
佛教称一世为一劫,无量无边劫为尘劫。后亦泛指尘世的劫难。《楞严经》卷一:“纵经尘劫,终不能得。” 金 元好问 《龙兴寺阁》诗:“桑海几经尘劫坏,江山独恨酒肠乾。”《醒世恒言·黄秀才徼灵玉马坠》:“汝诚念皈我,但尚有尘劫未脱。老僧赠汝一物,可密藏於身畔,不许一人知道,他日夫妇重逢,自有灵验。”《红楼梦》第一二○回:“小女 英莲 ,幼遭尘劫。” 廖仲恺 《留诀内子》诗:“四十五年尘劫苦,好从解脱悟前非。”
[一丛花]生死
(1) 生存和死亡
生死攸关的问题
(2) 预言命运的
他认为什么时候死是在生死簿上早就注定的
[一丛花]茫茫
辽阔旷远的样子;模糊不清楚
长天茫茫。——唐· 李朝威《柳毅传》
野茫茫。——《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勤歌》
夫之茫茫。——明· 顾炎武《复庵记》
茫茫的前景
别时茫茫江浸月。——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一丛花]何如
(1) 如何,怎么样
今日之事何如。——《史记·项羽本纪》
诚好恶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则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胜过或不如
与其强攻,何如智取
[一丛花]青箬
亦作“ 青篛 ”。 1.箬竹的叶子。箬竹叶大质薄,常用以裹物。 唐 柳宗元 《柳州峒氓》诗:“青箬裹盐归峒客,緑荷包饭趁虚人。” 宋 周密 《武林旧事·进茶》:“仲春上旬, 福建 漕司进第一纲蜡茶……护以黄罗软盝,藉以青篛。”
(2).即青箬笠。 宋 杨万里 《后苦寒歌》:“絶怜红船黄帽郎,緑蓑青篛牵牙檣。” 宋 陆游 《一丛花》词:“何如伴我,緑蓑青箬,秋晚钓 瀟湘 。”参见“ 青箬笠 ”。
[一丛花]秋晚
(1).深秋。 唐 杜甫 《湖中送敬十使君适广陵》诗:“秋晚岳增翠,风高湖涌波。” 唐 韦应物 《赠王侍御》诗:“ 上阳 秋晚萧萧雨, 洛水 寒来夜夜声。” 宋 蔡襄 《慈竹赋》:“借如秋晚霜重兮,万木零零而僵悴。 陇 榆尽兮塞月高,堤枫丹兮 楚 江紫。”
(2).秋日傍晚。 唐 鲍溶 《晚山蝉》诗:“山蝉秋晚妨人语,客子惊心马亦嘶。”
[一丛花]潇湘
(1).指 湘江 。因 湘江 水清深故名。《山海经·中山经》:“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 江 渊, 澧 沅 之风,交 瀟湘 之渊。”《文选·谢朓<新亭渚别范零陵>诗》:“ 洞庭 张乐池, 瀟湘 帝子游。” 李善 注引 王逸 曰:“ 娥皇 女英 随 舜 不返,死於 湘水 。” 唐 李白 《远别离》诗:“古有 皇 英 之二女,乃在 洞庭 之南, 瀟湘 之浦。” 王琦 注引《湘中记》:“ 湘川 清照五六丈,下见底石如樗蒲矣,五色鲜明。” 元 耶律楚材 《用薛正之韵》:“ 凤池 分付夔龙去,万顷 瀟湘 属 湛然 。” 明 徐祯卿 《古意》诗:“帝子葬何处, 瀟湘 云正深。”
(2). 湘江 与 潇水 的并称。多借指今 湖南 地区。 唐 杜甫 《去蜀》诗:“五载客 蜀 鄙,一年居 梓州 ;如何关塞阻,转作 瀟湘 游?”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送刘恭父趋朝》词:“归辅五云丹陛,回首 楚 楼千里,遗爱满 瀟 湘 。” 明 何景明 《雁》诗:“长风度关塞,九月下 瀟 湘 。”
宋代,陆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