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题王时敏王鉴山水合册·其六·林阴高槛(王鉴仿董源)】_乾隆 | 清代

【题王时敏王鉴山水合册·其六·林阴高槛(王鉴仿董源)】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题王时敏王鉴山水合册·其六·林阴高槛(王鉴仿董源)]原文

古屋乔林下,凭栏阿那谁。

泉声高处落,溪色远边披。

小阁满风际,夏山欲雨时。

不知默会者,可解许浑诗。

[题王时敏王鉴山水合册·其六·林阴高槛(王鉴仿董源)]诗词问答

问:《题王时敏王鉴山水合册·其六·林阴高槛(王鉴仿董源)》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题王时敏王鉴山水合册·其六·林阴高槛(王鉴仿董源)]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九十八

2. 王鉴仿董源

[题王时敏王鉴山水合册·其六·林阴高槛(王鉴仿董源)]参考注释

[题王时敏王鉴山水合册·其六·林阴高槛(王鉴仿董源)]乔林

乔木林,一种从种子生长起来的森林;亦指树木高大的丛林

[题王时敏王鉴山水合册·其六·林阴高槛(王鉴仿董源)]凭栏

身倚栏杆

凭栏远眺

[题王时敏王鉴山水合册·其六·林阴高槛(王鉴仿董源)]阿那

(1).柔弱貌;柔美貌。阿,通“ 婀 ”。《文选·张衡<南都赋>》:“阿那蓊茸,风靡云披。” 李善 注:“阿那,柔弱之貌。”一本作“ 阿郍 ”。 明 徐渭 《题<折花美人图>》诗:“高髻阿那长袖垂,玉釵彷彿挂罗衣。” 王闿运 《采芬女子墓志铭》:“身娇阿那,非关 石尉 之珠;颊薄分明,略比 萧宫 之醉。”

(2).舒徐貌。阿,通“ 婀 ”。《文选·王褒<洞箫赋>》:“其奏欢娱,则莫不惮漫衍凯,阿那腲腇者也。” 李善 注:“阿那腲腇,舒迟貌。”

(3).茂盛貌。阿,通“ 婀 ”。《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朱桂黝鯈於南北,兰芝阿那於东西。” 张载 注:“黝鯈、阿那,皆茂盛之貌。” 三国 魏 曹植 《社颂》:“灵稼阿那,一禾千茎。”

(4). 唐 代乐曲名。 明 杨慎 《艺林伐山·阿那纥那曲名》:“ 李郢 《上元日寄胡杭二从事》诗曰:‘恋别山登忆水登,山光水焰百千层。 谢公 留赏 山公 唤,知入笙歌《阿那》朋。’ 刘禹锡 《夔州竹枝词》云:‘ 楚 水 巴山 烟雨多, 巴 人能唱本乡歌。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紇那》披緑萝。’《阿那》、《紇那》,皆当时曲名。 李郢 诗言变梵唄为艷歌, 刘禹锡 诗言翻南调为北曲也。‘阿那’皆叶上声,‘紇那’皆叶平声,此又随方音而转也。”

指示代词。犹那,那个。 唐 李白 《相逢行》:“万户垂杨里,君家阿那边。” 宋 杨万里 《过南荡》诗:“垂杨一径深深去,阿那人家住得奇!” 周汝昌 注:“阿那,阿读入声如‘屋’,发语词,无义。阿那,亦作‘兀那’, 元 曲中多见。”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诂笺九》:“﹝阿那﹞ 李白 :‘万户垂杨里,君家阿那边。’阿那,犹言若个也。”

鲜卑 族姓氏。 北周 有 阿那瓌 ,见《周书·杨宽传》。

[题王时敏王鉴山水合册·其六·林阴高槛(王鉴仿董源)]高处

(1) 隆起的地方或位置;山丘

(2) 相对较高的位置

带来一张在三万五千英尺高处拍摄的能反映真相、轮廓鲜明的照片

[题王时敏王鉴山水合册·其六·林阴高槛(王鉴仿董源)]远边

边远地区;远方。 汉 贾谊 《新书·属远》:“今 汉 越 两诸侯之中分,而以 庐江 为之奉地,虽 秦 之远边,过此不远矣。”《南史·裴子野传》:“时西北远边有 白题 及 滑国 遣使由 岷山 道入贡,此二国歷代弗宾,莫知所出。” 元 熊鉌 《上致用院李同知论海舶》诗:“四海自锡贡,不惮来远边。”

[题王时敏王鉴山水合册·其六·林阴高槛(王鉴仿董源)]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题王时敏王鉴山水合册·其六·林阴高槛(王鉴仿董源)]默会

暗自领会。 明 方孝孺 《医原》:“术之精微可以言语授,而非言语所能尽;可以度数推,而非度数所能穷。苟不默会於心,而欲持昔人一定之説,以应无涯之变,其不至於遗失者寡矣。”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宾白》:“即使一句宾白不道,止唱曲文,观者亦能默会,是其宾白繁减可不问也。”

,

  • 【采桑子·咏春雨】_纳兰容若 | 清代
  • 【采桑子·咏春雨】_纳兰容若 | 清代 >> 【采桑子·咏春雨】_纳兰容若 | 清代...

  • 【杂诗】_龚自珍 | 清代
  • 【杂诗】_龚自珍 | 清代 >> 【杂诗】_龚自珍 | 清代...

  • 【永恬居】_乾隆 | 清代
  • 【永恬居】_乾隆 | 清代 >> 【永恬居】_乾隆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