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闷】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遣闷]遣闷原文
救急刚欣润土才,甘膏未继却闻雷。
祗愁雨泽风吹去,安得逋逃人献来。
旰食宵衣增敞惘,山亭水榭那徘徊。
翻书遣闷消香穗,一寸流阴一寸灰。
[遣闷]诗词问答
问:遣闷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遣闷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遣闷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遣闷]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六十三
2. 逆贼阿睦尔撒纳窜入哈萨克境命两路帅师往捕计当执缚来献
[遣闷]参考注释
[遣闷]救急
解救危急;帮助解决突然发生的伤病或其他急难
[遣闷]甘膏
甘雨,膏雨。 唐 李商隐 《所居永乐县久旱县宰祈祷得雨因赋》:“甘膏滴滴是精诚,昼夜如丝一尺盈。”
[遣闷]闻雷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是时 曹公 从容谓 先主 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 操 耳。 本初 之徒,不足数也。’ 先主 方食,失匕箸。” 裴松之 注引《华阳国志》:“于时正当雷震, 备 因谓 操 曰:‘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良有以也。一震之威,乃可至於此也!’”后因以“闻雷”谓借他事掩饰自己的真实感情。《三国演义》第二一回:“勉从虎穴暂趋身,説破英雄惊 * 。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遣闷]泽风
谓下雨刮风。《文选·谢庄<月赋>》:“顺辰通烛,从星泽风。” 李善 注:“月之从星,则以风以雨。 孔安国 《尚书传》曰:‘月经于箕,则多风;离于毕,则多雨。’然泽则雨也。”
[遣闷]逋逃
(1) 逃亡;逃窜
千计逋逃
(2) 逃亡的罪人;流亡的人
[遣闷]旰食宵衣
天已晚才吃饭,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形容勤于政务。 南朝 陈 徐陵 《陈文帝哀策文》:“勤民听政,旰食宵衣。” 唐 陈鸿 《长恨歌传》:“ 玄宗 在位岁久,倦於旰食宵衣,政无大小,始委於右丞相。”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奋乾纲旰食宵衣,持国柄敬天慰庙。” 郭沫若 《毛主席永在》诗之一:“旰食宵衣躬尽瘁,英雄儿女泪盈巾。”亦省作“ 旰宵 ”。《诗话总龟后集》卷一引 宋真宗 诗:“旰宵汲汲予存念,夙夜孜孜尔狥公。”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一:“臣惟有殫诚夙夜,悉志旰宵。”
[遣闷]山亭
泥制风景建筑人物等小玩具的统称。《平妖传》第七回:“两下里正在你推我辞,忽有个惯卖山亭儿的 寿哥 ,挑着担子打从门首经过。”《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 合哥 挑着两箇土袋,搋着二三百钱,来 焦吉 庄里,问 焦吉 上行些箇‘山亭儿’,拣几箇物事。唤做:山亭儿、庵儿、宝塔儿、石桥儿、屏风儿、人物儿。买了几件了。”
[遣闷]水榭
靠水的供游憩的房屋楼阁
东都立第于 集贤里,筑山穿池,竹木丛萃,有风亭水榭。——《旧唐书·裴度传》
[遣闷]徘徊
(1)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他在街上徘徊
(2) 比喻犹豫不决
三纳之而未克,徘徊容与,追者益近。——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危险常顾
经常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遣闷]翻书
翻阅书籍。 宋 范成大 《再韵答子文》:“肩耸已高犹索句,眼明无用且繙书。”
[遣闷]遣闷
排解烦闷,发泄心中的闷气
[遣闷]香穗
借指焚香的烟凝聚未散之状。 宋 苏舜钦 《和彦猷晚晏明月楼》之二:“香穗縈斜凝画栋,酒鳞环合起金罍。” 宋 司马光 《和子华应天院行香归过洛川》:“香穗徘徊凝广殿,花篮繁会满通闤。”
[遣闷]一寸
(1).十分为一寸。引申为微少。《韩非子·说林上》:“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汉 贾谊 《新书·五美》:“一寸之地,一人之众,天子无所利焉,诚以定治而已。”《晋书·庾亮传》:“冒亲以求一寸之用,未若防嫌以明至公。” 宋 杨万里 《初夏》诗之一:“雨后觅春无一寸,蔷薇花发釅燕脂。”
(2).指心。古人谓心为方寸之地,故称。 宋 苏轼 《次韵答王巩》诗:“我有方外客,颜如琼之英,十年尘土窟,一寸冰雪清。” 明 何景明 《过先墓》诗:“一寸未忘游子线,万年难觅 老莱 衣。”
(3).指光阴。 唐 李峤 《书》诗:“请君看入木,一寸乃非虚。”参见“ 一寸阴 ”。
[遣闷]流阴
(1).浮云。 唐 王昌龄 《东溪玩月》诗:“万木分空霽,流阴中夜攒。”
(2).飘动的阴影。 清 方文 《李临淮玄素招集松筠阁》诗:“大壑生秋云,流阴被芳甸。”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