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耤日作】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耕耤日作]耕耤日作原文
吉日临柔亥,亲耕举暮春。
崇班率三九,本务倡臣民。
周礼威仪具,豳风景物新。
云容将酿雨,膏泽应经旬。
[耕耤日作]诗词问答
问:耕耤日作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耕耤日作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耕耤日作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耕耤日作]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八
[耕耤日作]参考注释
[耕耤日作]吉日
(1) 吉利的日子;好日子
良辰吉日
(2) 农历每月初一
[耕耤日作]亲耕
古礼。天子于每年正月亲自到田间耕作,表示重农。《礼记·祭统》:“天子亲耕於南郊,以共齐盛。”《穀梁传·桓公十四年》:“天子亲耕,以共粢盛。” 汉 桓宽 《盐铁论·授时》:“故春亲耕以劝农。”
[耕耤日作]暮春
春天最后一段时间,指农历三月
[耕耤日作]崇班
(1).犹高位。 唐 卢怀慎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还字》诗:“无因酬大德,空此愧崇班。” 明 屠隆 《綵毫记·为国荐贤》:“官监门大将,列棨戟光荣,近侍崇班,貂璫领袖。” 清 戴名世 《史某制义序》:“今某又巍然掇高科,行且兄弟并列崇班。”
(2).官名。即内殿崇班, 宋 代武臣阶官。《宋史·职官志九》:“武臣三班借职至节度使叙迁之制……东头供奉官转内殿崇班,内殿崇班转内殿承制。”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官制三·勋官》:“国朝遁 唐 制,文臣朝官,武臣崇班以上,遇恩輒加之。”
[耕耤日作]三九
(1).指三公九卿。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宦者夺人主之威,三九死庸竖之手。” 宋 范成大 《再次韵呈宗伟温伯》:“行当侍紫极,槐棘位三九。”
(2).指韭葅、生韭等三种韭菜。“九”为“韭”的谐音。喻清贫。 宋 苏轼 《后杞菊赋》:“ 何侯 方丈, 庾郎 三九。” 宋 刘子翚 《咏韭》诗:“肉食嘲三九,终怜气韵清。”
(3).即三九天。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十一:“至后九九气,谚云:一九二九,相唤弗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觱篥。” 清 黄景仁 《如梦令·晓遇》词:“寒否寒否,刚是昨宵三九。” 鲁光 《中国姑娘》:“她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成千上万次地挥动长臂苦练枯燥乏味的基本功。”
(4).三九相乘,谓二十七。《宋史·礼志二》:“﹝郊坛﹞,三成用三九之数,广二十七丈。”
[耕耤日作]本务
本人的任务;本职业务;本来应尽的义务
学习是学生的本务
[耕耤日作]臣民
泛指国君统属的臣下和百姓。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普天率土,莫非臣民。” 宋 叶适 《上光宗皇帝札子》:“然臣民奔走,爱戴无异平日。” 清 李渔 《玉搔头·媲美》:“从此励精图治,以慰臣民顒望之心。” 巴金 《秋》十二:“他们像疯狂的专制君主,凭着个人一时的好恶,任意屠戮没有抵抗力的臣民。”
[耕耤日作]周礼
亦称《周官》或《周官经》,儒家经典之一。搜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制度,添附儒家政治理想,增减排比而成的汇编
《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引语见《周礼·秋官·小官寇》,原文是[小司寇之职,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清· 刘开《问说》
[耕耤日作]威仪
(1) 仪表威武严肃;军容整齐的
(2) 指随从
[耕耤日作]豳风
《诗经》的十五《国风》之一。共计七篇二十七章,都是 西周 时代的诗歌。 清 张英 《拟古田家诗》之二:“昔爱诵《豳风》,亦常歌《小雅》。”
[耕耤日作]景物
可供观赏的景色和事物
景物清幽
有何景物。——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耕耤日作]膏泽
(1) 滋润土壤的雨水
良田无晚岁,膏泽多丰年。——曹植《赠徐干》
(2) 比喻恩惠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