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钩】作者:释广闻 朝代:宋代
[门钩]门钩原文
弯弯曲曲个形骸,曾向红炉煅炼来。
触著上头关棙子,千门万户一时开。
[门钩]诗词问答
问:门钩的作者是谁?答:释广闻
问:门钩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门钩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释广闻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广闻
[门钩]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门钩]参考注释
[门钩]弯弯曲曲
曲折不直的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
[门钩]形骸
形体(多指人的)
[门钩]红炉
(1).烧得很旺的火炉。 唐 杜甫 《湖城东遇孟云卿复归刘颢宅宿宴饮散因为醉歌》:“照室红炉促曙光,縈窗素月垂文练。” 唐 鲍君徽 《惜花吟》:“鶯歌蝶舞韶光长,红炉煑茗松花香。”些指茶炉。 唐 吕岩 《七言》诗之三六:“红炉迸溅炼金英,一点灵珠透室明。”此指道教炼丹炉。 明 李贽 《观音问》:“若我则又贪生怕死之尤者,虽死后犹怕焚化,故特地为塔屋於 龙湖 之上,敢以未死之身自入於红炉乎?”此指焚尸炉。
(2).今亦指打铁炉。
[门钩]煅炼
(1).谓冶炼;铸造。 元 张宪 《北庭宣元杰西番刀歌》:“金神起持水火齐,煅炼阴阳结精鋭。”
(2).烧熬。《朱子语类》卷一○七:“但恐如草药煅炼得无性了,救不得病耳!”
(3).修炼,磨炼;烧炼。 元 岳伯川 《铁拐李》第四折:“终不脱腥羶臭秽,煅炼就地水火风。”《红楼梦》第一回:“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
(4).琢磨诗文,以臻精美。 宋 陆游 《岁暮遣兴》诗:“新诗煅炼功何似,问着衰翁自不知。”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一》:“至於辞语刻琢精丽,殆煅炼而成者歟。” 明 唐寅 《<作诗三法>序》:“为句之法,在模写,在剪裁……煅炼之,欲如制药必极其精。”
(5).谓以逼供等高压手段,陷人于罪。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林复》:“ 復 乃挺身白尹,乞任其事。讫就煅炼成罪,当流海外,因寓客舶以往。” 清 恽敬 《上陈笠帆按察书》:“其时当事者,或以煅炼之法行其调停,或以调停之法行其煅炼。”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香云》:“公子羞且怒,执 乔 送太守,谓某以妖术惑人,煅炼成狱, 乔 居犴狴。”
[门钩]上头
旧指女子出嫁时将头发拢上去结成发髻。这种习俗称为上头,又叫及笄
[门钩]关棙子
见“ 关捩子 ”。
[门钩]千门万户
(1).形容殿宇深广。《史记·孝武本纪》:“於是作 建章宫 ,度为千门万户。”
(2).形容人户众多。 唐 刘知几 《史通·书志》:“千门万户,兆庶仰其威神。” 宋 晏殊 《霓裳拂》词之二:“喜秋成,见千门万户乐昇平。”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燕京五月歌》:“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賸将儿女染红裙。” * 《新农村》诗:“千门万户喜朝暉,处处村头现紫微。”
[门钩]一时
(1) 一个时期
此一时彼一时
一时多少豪杰。——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短时间
一时半刻
一时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一时从者千人。——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同一时候。
一时收禽(一时:同时。禽:通[擒]。收禽:逮捕奸党)。——《后汉书·张衡传》
一时皆下。——唐·李朝威《柳毅传》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4) 一些时候
攻一时。——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宋代,释广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