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上知府袁刑部】_魏野 | 宋代

【上知府袁刑部】作者:魏野 朝代:宋代

[上知府袁刑部]上知府袁刑部原文

星辰虽应碧虚中,富贵情疏道气融。
远野云烟陪淡薄,入衙山水学清通。
申湖静泛孤舟月,棠树凉生一扇风。
却有祖先难似处,献诗民住乐郊东。

[上知府袁刑部]诗词问答

问:上知府袁刑部的作者是谁?答:魏野
问:上知府袁刑部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魏野的名句有哪些?答:魏野

[上知府袁刑部]魏野上知府袁刑部 书法图

【上知府袁刑部】_魏野 | 宋代
上知府袁刑部书法作品

[上知府袁刑部]参考注释

[上知府袁刑部]星辰

星的总称

日月星辰

[上知府袁刑部]虚中

(1).没有杂念,心神专注。《礼记·祭义》:“孝子将祭,虑事不可以不豫,比时,具物不可以不备,虚中以治之。” 郑玄 注:“虚中,言不兼念餘事。” 清 唐甄 《潜书·思愤》:“虚中者,道所居也;空外者,心所安也。美好盈於外,爱乐縻於中,则心佚而道亡。”

(2).身体内部虚弱。《文选·枚乘<七发>》:“虚中重听,恶闻人声。” 吕向 注:“虚中,精气竭也。”

(3).虚心;谦虚。 晋 孙绰 《庾公诔》:“君子之交,相与无私;虚中纳是,吐诚诲非。” 清 唐甄 《潜书·病获》:“虚中以与人,直己以遇诈。”

(4).空腹;中空。《南史·孝义传上·郭原平》:“主人设食, 原平 自以家贫,父母不办有肴味,唯飱盐饭而已。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 明 刘基 《尚节亭记》:“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

(5).石钟乳之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石二·石钟乳》。

[上知府袁刑部]富贵

富裕而又有显贵的地位

公子为人…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家人读书有几?——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上知府袁刑部]疏道

见“ 疏导 ”。

[上知府袁刑部]云烟

烟气和云雾,形容虚无飘远的东西或事物

云烟沸涌。——唐· 李朝威《柳毅传》

出没于云烟。——明· 顾炎武《复庵记》

[上知府袁刑部]淡薄

(1) 不浓厚

雾逐渐淡薄了

(2) 因淡忘而印象模糊

印象淡薄了

(3) 清贫

代儒家道虽然淡薄,倒也丰丰富富完了此事。——《红楼梦》

(4) 冷淡,不亲密

感情淡薄

[上知府袁刑部]山水

(1) 山上流下来的水

(2) 山和水,指山明水秀的自然风景

山水相连

(3) 指山水画

泼墨山水

吴道玄…因写 蜀道山水,始创山水之体,自为一家。—— 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上知府袁刑部]清通

(1).清和通泰。 晋 索靖 《月仪帖》:“四表清通,俊乂濯景,山无 由 皓 之隐,朝有二八之盛。”《晋书·惠帝纪》:“蠲除苛政,爱人务本。清通之后,当还 东京 。”

(2).清明通达。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上》:“ 裴楷 清通, 王戎 简要。”《隋书·儒林传序》:“爰自 汉 魏 ,硕学多清通,逮乎近古,巨儒必鄙俗。” 唐 聂夷中 《题贾氏林泉》诗:“市朝束名利,林泉繫清通。” 清 钱谦益 《客涂有怀吴中故人》诗之五:“共许清通持水镜,还期淳朴挽风流。”

(3).指文章层次清楚,文句通顺。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温太真 之笔记,循理而清通。”《儒林外史》第三回:“那童生叫做 魏好古 ,文字也还清通。”越剧《二度梅》第一场:“三首《梅》诗看清通,才学高低不相同。”

[上知府袁刑部]孤舟

孤独的船。 晋 陶潜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诗:“眇眇孤舟游,緜緜归思紆。” 宋 陆游 《戏题江心寺僧房壁》诗:“史君千骑驻霜天,主簿孤舟冷不眠。” 明 高启 《出郭舟行避雨树下》诗:“一片春云雨满川,渔簑欲借苦多缘。多情水庙门前柳,庶我孤舟半日眠。”

[上知府袁刑部]棠树

棠梨树。《史记·燕召公世家》:“ 召公 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 召公 卒,而民人思 召公 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后因以“棠树”喻惠政。 唐 刘禹锡 《寄陕州姚中丞》诗:“相思望棠树,一寄商声謳。” 唐 黄滔 《鄜畤李相公》诗:“游子不缘贪献赋,永依棠树託蓬根。”

[上知府袁刑部]一扇风

晋 袁宏 自吏部郎出为 东阳郡 , 谢安 时任 扬州 刺史,为他饯行,临别取一扇以赠行。 宏 答曰:“輒当奉扬仁风,慰彼黎庶。”见《世说新语·言语》 刘孝标 注引《续晋阳秋》、《晋书·文苑传·袁宏》。后因以“一扇风”颂扬官吏的善政。 唐 罗隐 《途中献晋州孟中丞》诗:“楼移 庾信 千山月,树待 袁宏 一扇风。”

[上知府袁刑部]祖先

(1) 民族或家族较早的上代

(2) 演化成现代生物的古代生物

[上知府袁刑部]献诗

(1).进献诗作。古代多用以示讽谏或歌颂。《国语·周语上》:“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献诗。” 韦昭 注:“献诗以风也。”《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谨拜表献诗二篇。”《新唐书·文艺传下·崔颢》:“ 李邕 闻其名,虚舍邀之, 顥 至献诗。” 清 朱彝尊 《<平蜀诗十三章>序》:“﹝臣﹞颂扬丕烈,其何敢后,乃拜手稽首而献诗。”

(2).泛指奉献诗作。 邹荻帆 《星汉灿烂》:“不,这不是献诗,但是我要表达我对那些为乒乓赛而工作的人们的心意。”

[上知府袁刑部]乐郊

犹乐土。《诗·魏风·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唐 韩愈 《祭马仆射文》:“始诛 鄆 戎,厥墟腥臊。公往涤之,兹惟乐郊。”

,

【上知府袁刑部】_魏野 | 宋代
  • 【送郑邛叔珪之博罗尉四首】_王迈 | 宋代
  • 【送郑邛叔珪之博罗尉四首】_王迈 | 宋代 >> 【送郑邛叔珪之博罗尉四首】_王迈 | 宋代...

    【上知府袁刑部】_魏野 | 宋代
  • 【月师西岩】_卫宗武 | 宋代
  • 【月师西岩】_卫宗武 | 宋代 >> 【月师西岩】_卫宗武 | 宋代...

    【上知府袁刑部】_魏野 | 宋代
  • 【书斋壁】_仇远 | 宋代
  • 【书斋壁】_仇远 | 宋代 >> 【书斋壁】_仇远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