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寄雪窦长老】_释智圆 | 宋代

【寄雪窦长老】作者:释智圆 朝代:宋代

[寄雪窦长老]寄雪窦长老原文

绝顶久潜隐,心闲道更真。
山深林下雪,堂静画无人。
云抱看经石,禽接入定身。
敢言他世约,安养愿相亲。

[寄雪窦长老]诗词问答

问:寄雪窦长老的作者是谁?答:释智圆
问:寄雪窦长老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智圆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智圆

[寄雪窦长老]释智圆寄雪窦长老 书法图

【寄雪窦长老】_释智圆 | 宋代
寄雪窦长老书法作品

[寄雪窦长老]参考注释

[寄雪窦长老]绝顶

(1) 超群的;卓越的;极端的;异常的

聪明绝顶

(2) 最高级的;最高程度的

如此绝顶的漂亮

[寄雪窦长老]潜隐

亦作“潜隐”。1.潜藏;隐藏。《后汉书·崔駰传》:“穷至賾於幽微,测潜隐之无源。”《易·乾》“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王弼 注“初则不彰,三则乾乾” 唐 孔颖达 疏:“‘初则不彰’者,谓潜隐不彰显也。” 叶圣陶 《在民间》:“她们也有潜隐的可贵的心灵,她们也有独到的深切的见解。”

(2).隐居。 汉 蔡邕 《郭有道碑文》:“尔乃潜隐衡门,收朋勤诲,童蒙赖焉。”《晋书·艺术传·王嘉》:“潜隐於 终南山 ,结菴卢而止。”

[寄雪窦长老]闲道

亦作“间道”。偏僻的小路。亦谓取道于偏僻的小路。 汉 陆贾 《楚汉春秋·亚父碎玉斗》:“ 沛公 脱身 鸿门 ,从间道至军, 张良 、 韩信 乃謁 项王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汾水》:“数十里閒道险隘,水左右悉结偏梁阁道,纍石就路,縈带巖侧。”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三:“会大暑,復 晋 人閒道求 契丹 援兵适至,遂议班师。” 夏衍 《知公此去无遗恨》:“一九四二年四月, 香港 沦陷后我间道回到 重庆 。”

[寄雪窦长老]林下

幽僻之境,引伸指退隐或退隐之处

独此林下意,杳无区中缘。——李白《安陆寄刘绾》

[寄雪窦长老]无人

(1).没有人才。《左传·文公十三年》:“﹝ 士会 ﹞乃行。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金 元好问 《曲阜纪行》诗之八:“吾谋未及用,勿谓 秦 无人。”

(2).没有人;没人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王 屏左右,宫中虚无人。”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良思书》:“足下去后,甚相思想。《叔田》有无人之歌,闉闍有匪存之思,风人之作,岂虚也哉!” 宋 柳永 《斗百花》词:“深院无人,黄昏乍拆鞦韆,空锁满庭花雨。”参阅《诗·郑风·叔于田》。

[寄雪窦长老]入定

佛教徒的一种修行方法,闭眼静坐,控制思想,不起杂念

老僧入定

[寄雪窦长老]敢言

(1).敢于进直言。《国语·鲁语下》:“夫外朝,子将业君之官职焉;内朝,子将庀 季氏 之政焉,皆非吾所敢言也。”《新唐书·郝处俊传》:“ 处俊 资约素,土木形骸,然临事敢言,自秉政,在帝前议论谆谆,必傅经义。”

(2).冒昧陈述。《战国策·秦策一》:“臣闻之,弗知而言为不智,知而不言为不忠……臣敢言往昔。”

[寄雪窦长老]安养

(1).佛教语。即极乐世界。谓众生生此世界,可以安心养身,闻法修道,故名。 南朝 宋 谢灵运 《庐山慧远法师诔》:“安养有寄,阎浮无希。”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释僧叡》:“ 叡 善摄威仪,宏讚经法,常迴此诸业,愿生安养,每行住坐卧,不敢正背西方。”

(2).安息休养。 宋 陈师道 《贺本州刘大夫书》:“仓库既倾,饥寒并解;鲸鯢就戮,金鼓不鸣。方兹安养之秋,乐得循良之吏。” 清 赵翼 《廿二史札记》卷三三:“天下府州县官来朝,帝諭之曰:‘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如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摇其根,在安养生息之而已。’”

(3).犹长养,滋养。《云笈七籤》卷二六:“天气安和,芝草常生。地无寒暑,安养万物。”

[寄雪窦长老]相亲

(1) 互相亲爱;相亲近

(2) 定亲前家长或本人到对方家相看婚姻对象是否合意

,

【寄雪窦长老】_释智圆 | 宋代
  • 【杂咏一百首廉颇】_刘克庄 | 宋代
  • 【杂咏一百首廉颇】_刘克庄 | 宋代 >> 【杂咏一百首廉颇】_刘克庄 | 宋代...

    【寄雪窦长老】_释智圆 | 宋代
  • 【送卢次夔赴仲父校书之诏】_戴栩 | 宋代
  • 【送卢次夔赴仲父校书之诏】_戴栩 | 宋代 >> 【送卢次夔赴仲父校书之诏】_戴栩 | 宋代...

    【寄雪窦长老】_释智圆 | 宋代
  • 【书宛陵集后】_陆游 | 宋代
  • 【书宛陵集后】_陆游 | 宋代 >> 【书宛陵集后】_陆游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