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送许郎中出知漳州】_柴中行 | 宋代

【送许郎中出知漳州】作者:柴中行 朝代:宋代

[送许郎中出知漳州]送许郎中出知漳州原文

君子重出处,儿女多依违。
孰知退有义,一辞若发机。
刑部今其人,识远渺造微。
时方事疾走,而我心独非。
老色未上面,健笔駃于飞。
宛然傲霜菊,璨璨黄金辉。
勉留鵷鹭行,夫岂少轻肥。
一麾即得请,众目骇见稀。
了不露纖芥,舒卷流清{上山下徵}。
凉风称归棹,灏气浥征衣。
婆娑慰邱园,咳唾落珠玑。
因风来锦囊,犹足慰依依。

[送许郎中出知漳州]诗词问答

问:送许郎中出知漳州的作者是谁?答:柴中行
问:送许郎中出知漳州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柴中行的名句有哪些?答:柴中行

[送许郎中出知漳州]参考注释

[送许郎中出知漳州]君子

(1)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对别人的尊称

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 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送许郎中出知漳州]儿女

(1) 儿子和女儿,子女

儿女成群

(2) 青年男女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儿女泪,君休滴

[送许郎中出知漳州]依违

(1).迟疑。 汉 刘向 《九叹·离世》:“余思旧邦,心依违兮。” 明 马愈 《马氏日抄·徐尚书》:“妇依违未应,公色愈厉,起解驴欲行。”

(2).谓模棱两可。《公羊传·襄公二年》“ 齐姜 与 繆姜 ,则未知其为 宣 夫人与? 成 夫人与” 汉 何休 注:“ 齐姜 者, 宣公 夫人;九年 繆姜 者, 成公 夫人也。传家依违者, 襄公 服 繆姜 丧未踰年,亲自伐 郑 ,有恶,故传从内义,不正言也。”

(3).依顺;依仗。《宋书·郑鲜之传》:“﹝ 高祖 ﹞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言论,人皆依违之,不敢难也。”《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三年》:“此国之大事,宜君臣各尽所见,勿以朕先言而依违於前,同异於后也。” 明 陈汝元 《金莲记·焚券》:“此辈依违权势,贼害忠良。”

(4).形容乐声抑扬动听。《文选·曹植<七启>》:“飞声激尘,依违厉响。” 刘良 注:“依违,乍合乍离也。”

[送许郎中出知漳州]孰知

深刻了解;清楚地知道。《荀子·礼论》:“孰知夫礼义文理之所以养情也!” 唐 杜甫 《垂老别》诗:“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孰知是死别,且復伤其寒。” 唐 韩愈 《复志赋》:“窥前灵之逸迹兮,超孤举而幽寻,既识路又疾驱兮,孰知余力之不任。”

[送许郎中出知漳州]一辞

(1).犹一言。一句话或一个字。《淮南子·缪称训》:“胡通於一伎,察於一辞,可与曲説,未可为广应也。”《史记·孔子世家》:“至於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 子夏 之徒不能赞一辞。”《旧唐书·陆馀庆传》:“累迁中书舍人。 则天 尝引入草詔, 餘庆 惶惑,至晚竟不能措一辞。” 明 王守仁 《与安之书》:“今但取 朱子 所自言者表章之,不加一辞。”

(2).谓异口同声。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六:“ 鲁公 盛德,盖自小官时。縉绅閒一辞谓之有手段。”

(3).一面之辞。《宋史·叶清臣传》:“苟 用章 之状果虚, 守懃 之罪果白, 用章 更寘重科,物论亦允,无容偏听一辞,以亏王道无党之义。”

(4).告辞,辞别。《礼记·表记》:“事君难进而易退,则位有序;易进而难退,则乱也,故君子三揖而进,一辞而退,以远辞也。” 南朝 梁 萧钧 《晚景游泛怀友》诗:“一辞 金谷苑 ,空想竹林游。” 唐 吴融 《落叶》诗:“红影飘来翠影微,一辞林表不知归。”

[送许郎中出知漳州]发机

(1).拨动弩弓的发矢机。《孙子·势》:“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彍弩,节如发机。” 张预 注:“如弩之张,势不可缓;如机之发,节不可远。”《淮南子·原道训》:“恬然则纵之,迫则用之。其纵之也若委衣,其用之也若发机。” 高诱 注:“机,弩机关。” 唐 孟迟 《寄浙右旧幕僚》诗:“巨拳岂为鸡挥肋,强弩那因鼠发机。” 宋 梅尧臣 《蔡君谟示古大弩牙》诗:“发机高下在分刻,今人妄射功仍赊。” 清 梅曾亮 《上某公书》:“ 太史公 曰:‘人能弘道,无如命何。’……其操之也若发机,其纵之也若委衣,此则命无如人何耳。”

(2).指供发动的机关;也指发动机关。《后汉书·张衡传》:“﹝候风地动仪﹞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3).开始行动的时机。《隋书·梁士彦传》:“自恃元功,甚怀怨望,遂与 宇文忻 、 刘昉 等谋作乱。将率僮僕,於享庙之际,因车驾出,图以发机。”

(4).启发机杼。多指诗文的构思和布局。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半山老人三》:“《雪浪斋日记》云: 陆龟蒙 以‘二酋’对‘六丁’, 荆公 以‘三甲’对‘六丁’,发机自 陆子 也。”

(5).施展机谋。 元 李文蔚 《圯桥进履》第二折:“豪俊之才,发机用智,逆者难从,顺者易晓。”

(6).显示机微的迹象。 清 戴名世 《儿易序》:“举凡天地之闔闢,日月之晦明,世运之升降,人事之数,古今之变皆具:而发机於筮焉。”

[送许郎中出知漳州]刑部

我国封建社会掌管刑法、狱讼事务的官署,属六部之一

寻移刑部。——清· 张廷玉《明史》

皆归刑部。——清· 方苞《狱中杂记》

刑部系囚之。

余在刑部狱。

[送许郎中出知漳州]识远

识见远大。语本 汉 王逸 《〈楚辞章句〉叙》:“故智弥盛者其言博,才益多者其识远。” 宋 惠洪 《赠蔡儒效》诗:“怀高识远不可屈,功成回首破甑堕。”

[送许郎中出知漳州]造微

达到精妙的程度。 五代 齐己 《酬微上人》诗:“古律皆深妙,新吟復造微。” 宋 曾巩 《使相制》:“某精虑造微,翘材絶众,崇论閎议,富于文辞,强识博闻,饱於术学。” 清 冯桂芬 《天元算术序》:“余早岁颇事涉猎,而不专为病,无由造微,未尝不退自惭惋。”

[送许郎中出知漳州]方事

指方药医术之事。《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意 所以知 庆 者, 意 少时好诸方事,臣 意 试其方,皆多验,精良。” 晋 葛洪 《神仙传·李少君》:“ 少君 乃病困,帝往视之,并使人受其方事,未竟而卒。”

[送许郎中出知漳州]疾走

(1).快速离去;快步走,快跑。《吴子·应变》:“战胜勿追,不胜疾走。” 宋 陆游 《系舟下牢溪游三游洞二十八韵》:“久闻 三游洞 ,疾走忘病婴。”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二·南江野人》:“ 南江 有二野人,能手格猛虎,恒擘獐鹿啖之,悬崖絶壁,腾上如鸟隼,虽其家人亲戚招之,疾走不顾也。” 茅盾 《子夜》十九:“ 吴荪甫 全身都发抖了。他铁青着脸,咬紧牙齿在屋子里疾走。”

(2).急速奔向。《史记·黥布列传》:“ 楚 使者起。 何 ( 随何 )因説 布 曰:‘事已搆,可遂杀 楚 使者,无使归,而疾走 汉 并力。’”

[送许郎中出知漳州]独非

表示反问。犹岂非,难道不是。《史记·酷吏列传》:“ 临江王 既为书谢上,因 * 。 竇太后 闻之,怒,以危法中 都 …… 景帝 曰:‘ 都 忠臣。’欲释之。 竇太后 曰:‘ 临江王 独非忠臣邪?’於是遂斩 郅都 。” 明 李东阳 《重修尼山宣圣庙记》:“是固元气藴蓄之深且久,亦独非钟萃孕育之厚,有以致之然乎?”

[送许郎中出知漳州]老色

(1).衰老之色。 唐 刘兼 《春霁》诗:“老色渐来欺鬢髮,閒情将欲傲簪裾。” 宋 陆游 《寄陈鲁山正字》诗:“青衫二十年,老色上鬚鬢。” 宋 陈造 《无题》诗:“行人与乔木,老色竟平分。”

(2).指年老之人。 唐 贾岛 《寄令狐綯相公》诗:“官高频勑授,老色把犂锄。”

[送许郎中出知漳州]上面

(1) 位置较高的地方

楼上面的房间

(2) 上级

这个政策是上面硬性规定的

(3) 方面

在这上面,他一向是很有分寸的

(4) 在表面

它上面没有一个记号

(5) 在其前面的

上面所举的例子

[送许郎中出知漳州]健笔

雄健的笔,谓善于为文。亦借指雄健的文章。 南朝 陈 徐陵 《让五兵尚书表》:“虽復 陈琳 健笔,未尽愚怀。” 唐 杜甫 《戏为六绝句》之一:“ 庾信 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宋 朱熹 《伏读二刘公瑞岩留题追次元韵偶成》之一:“谁将健笔写崖阴?想见当年抱膝吟。” 清 赵翼 《瓯北诗话·苏东坡一》:“其尤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 哀 棃,快如 并 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 马茂元 《桐城派方刘姚三家文论评述》:“ 姚鼐 虽每每自恨才短,无雄文健笔,然而他的散文,却能温润清深,自成体貌。”

[送许郎中出知漳州]于飞

飞;偕飞。于,语助词。《诗·周南·葛覃》:“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郑玄 笺:“飞集藂木,兴女有嫁于君子之道。”《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初, 懿氏 卜妻 敬仲 ,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皇于飞,和鸣鏘鏘。 有嬀 之后,将育于 姜 。’” 杜预 注:“雄曰凤,雌曰皇。雄雌俱飞,相和而鸣鏘鏘然。犹 敬仲 夫妻和睦,适 齐 有声誉。”后因以喻夫妻(或男女)同行或恩爱和合。 元 张可久 《满庭芳·春怨》曲:“清明近,于飞上坟,不由我不伤神。” 明 沉青门 《普天乐·思情》套曲:“孤时限岂自招?于飞愿天应为保,且把香来着意烧。”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梅女》:“两人登榻,于飞甚乐。”

[送许郎中出知漳州]宛然

(1) 真像;非常像

(2) 真切,清楚

封识宛然。——《汉书·李广苏建传》

宛然旧日情景,又在眼前

[送许郎中出知漳州]傲霜

不为寒霜所屈。 宋 苏轼 《赠刘景文》诗:“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清 李渔 《闲情偶寄·种植部·冬青》:“然谈傲霜礪雪之姿者,从未闻一人齿及。” 闻一多 《晴朝》诗:“傲霜的老健的榆树,伸出一只粗胳膊。”

[送许郎中出知漳州]璨璨

明亮貌。 唐 白居易 《黑龙饮渭赋》:“气默默以黯黯,光璨璨而烂烂。” 宋 梅尧臣 《送梵才吉上人归天台》诗:“城霞与琪树,璨璨助诗才。”

[送许郎中出知漳州]黄金

(1)

(2) 铜

黄金折。——《战国策·齐策四》

太傅赍黄金。

(3) 金

天作黄金色。——《广东军务记》

(4) 金黄色

黄金络马头。——《乐府诗集·陌上桑》

(5) 见[金]

[送许郎中出知漳州]鹭行

指朝官的班次。 明 袁宗道 《将抵都门》诗:“只合寻鸥伴,谁令入鷺行。”参见“ 鷺序 ”。

[送许郎中出知漳州]轻肥

(1).“轻裘肥马”的略语。 唐 权德舆 《侍从游后湖宴坐》诗:“轻肥何为者,浆藿自有餘。” 元 汪元亨 《折桂令·归隐》曲:“醉里磨跎,醒后吟哦,不取轻肥,免见干戈。” 清 孙枝蔚 《杂诗》之一:“少年重结友,志不吝轻肥。”

(2).轻暖和肥壮。《文选·范云<赠张徐州稷>诗》:“儐从皆珠玳,裘马悉轻肥。” 唐 杜甫 《秋兴》诗之三:“同学少年多不贱, 五陵 衣马自轻肥。” 清 李渔 《风筝误·贺岁》:“那壁厢器宇春容,这壁厢裘马轻肥。”

(3).指轻快的肥马。 唐 万齐融 《三日绿潭篇》:“金鞍玉勒骋轻肥,落絮红尘拥路飞。” 唐 许浑 《陪宣城大夫崔公泛后池兼北楼宴》诗之二:“ 江 上西来共鸟飞,翦荷浮汎似轻肥。”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扬州许待制竹柱杖》:“轻肥思比鹤,短髮任如蓬。”

[送许郎中出知漳州]一麾

(1).犹一挥,有发令调遣意。 汉 王充 《论衡·感虚》:“ 襄公 志在战,为日暮一麾,安能令日反?”

(2).形容举事简捷。 宋 范仲淹 《寄石学士》诗:“一麾了婚嫁,万事蠹精神。”

(3).一面旌麾。旧时作为出为外任的代称。 唐 杜牧 《即事》诗:“莫笑一麾东下计,满江秋浪碧参差。” 宋 曾巩 《和邵资政》诗:“拂衣久欲求三径,窃食聊须把一麾。” 清 沉涛 《迭韵和子方谢鹤》:“五貺可无诗媵鹤,一麾聊当梦游仙。”参见“ 一麾出守 ”。

[送许郎中出知漳州]得请

犹言所请获准。《左传·僖公十年》:“ 夷吾 无礼,余得请於帝矣,将以 晋 畀 秦 , 秦 将祀余。” 宋 欧阳修 《思颍诗后序》:“ 皇祐 元年春,予自 广陵 得请来 潁 ,爱其民淳讼简而物产美,土厚水甘而风气和,於时慨然已有终焉之意也。”

[送许郎中出知漳州]众目

(1).众人的眼睛。 晋 陆机 《五等诸侯论》:“譬犹众目营方,则天网自昶。” 唐 张籍 《赠殷山人》诗:“满堂虚左待,众目望乔迁。” 宋 曹勋 《远游篇》:“众目宝康瓠,明月难暗投。”

(2).指众人的眼前。 茅盾 《子夜》九:“我是没有秘密的。就像对于女人--假使 荪甫 有相好的女人,未必就肯公之众目。”

[送许郎中出知漳州]了不

绝不;全不。 晋 陶潜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君归,见嘲笑而请笔作答,了不容思,文辞超卓,四座叹之。” 宋 苏轼 《送顾子敦奉使河朔》诗:“十年卧江海,了不见愠喜。” 金 元好问 《忻州天庆观重建功德记》:“鹤既至,翔舞阶庭,了不惊异。”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长清僧》:“既归,灰心木坐,了不勾当家务。”

[送许郎中出知漳州]舒卷

(1).舒展和卷缩。 汉 刘胜 《文木赋》:“裁为用器,曲直舒卷。” 南朝 齐 王融 《巫山高》诗:“烟霞乍舒卷,猿鸟时断续。” 宋 陆游 《居室记》:“东西北皆为窗,窗皆设帘障,视晦明寒燠为舒卷启闭之节。” 清 吴伟业 《赠松郡副守涪陵陈三石》诗:“湖天摇落云舒卷, 巫山 萧森路折盘。”

(2).指人事的进退、出处。舒谓伸展其志,卷谓其志不伸而退藏。 晋 潘岳 《西征赋》:“ 孔 随时以行藏, 蘧 与国而舒卷。” 宋 曾巩 《 * 山送南城尉罗君》诗:“丈夫舒卷要宏达,世路俯仰多拘牵。” 明 高启 《甪里村》诗:“始潜避 秦 君,终出安 汉 嗣。世罗焉能覊,舒卷聊自肆。”

[送许郎中出知漳州]上山

(1) 爬山,进山

上山拾草

(2) 〈方〉∶指人死亡,埋葬

(3) 〈方〉∶蚕的上簇

谁也料得到这些[宝宝]上山前还得吃多少叶。——茅盾《春蚕》

[送许郎中出知漳州]凉风

清凉的风

凉风掠面

[送许郎中出知漳州]归棹

亦作“ 归櫂 ”。指归舟。 唐 王勃 《临江》诗之二:“去驂嘶别路,归棹隐寒洲。” 唐 徐彦伯 《采莲曲》:“春歌弄明月,归櫂落花前。” 明 陈海樵 《锦缠道·惜别》曲:“留宴罢,催归棹。”

[送许郎中出知漳州]灏气

(1).弥漫在天地间之气。 唐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悠悠乎与灝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宋 曾巩 《八月二十九日小饮》诗:“烦蒸翕已尽,灝气乃浮薄。” 清 吴伟业 《缥缈峰》诗:“灝气凌泬寥,一身若冰雪。”

(2).正大刚直之气。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卷十:“ 傅远度 汝舟 ,奇思灝气,高出一世。” 清 汤增璧 《崇侠篇》:“自道德坠地,士或儇薄无行。非有真体之内充,灝气之磅礴,而樽酒之间,詬誶交作,往往慾挞於市朝,以泄一时之忿。”

[送许郎中出知漳州]征衣

(1).旅人之衣。 唐 岑参 《南楼送卫凭》诗:“应须乘月去,且为解征衣。” 宋 刘儗 《诉衷情》词:“征衣薄薄不禁风,长日雨丝中。” 清 孙枝蔚 《出门》诗:“冻树鷄鸣早,征衣烛灭迟。”

(2).出征将士之衣。 唐 赵嘏 《送李裴评事》诗:“塞垣从事识兵机,只拟平戎不拟归。入夜笳声含白髮,报秋榆叶落征衣。” 宋 司马光 《出塞》诗:“霜重征衣薄,风高战鼓鸣。” 清 顾炎武 《赠朱监纪四辅》诗:“碧血未消今战垒,白头相见旧征衣。”

(3).泛指军服。 续范亭 《寿徐老》诗之三:“粗布征衣常补绽,自煮瓜果充粮食。”

[送许郎中出知漳州]婆娑

(1) 形容盘旋和舞动的样子

子仲之子,婆娑其下。——《诗·陈风·东门之枌》。毛传:[婆娑,舞也。]

(2) 枝叶纷披的样子

[送许郎中出知漳州]邱园

乡村家园。 唐 牛肃 《纪闻·吴保安》:“将归老邱园,转死沟壑。” 明 沉德符 《野获编·京职·周宁宇少卿》:“盖才抱未展,不能抑鬱邱园,未必宦味之浓也。” 清 吴嘉纪 《内人生日》诗:“潦倒邱园二十秋,亲炊葵藿慰余愁。”

[送许郎中出知漳州]咳唾

(1).咳嗽吐唾液。《大戴礼记·保傅》:“周旋俯仰视瞻无仪,安顾咳唾趋行不得……凡此其属太保之任也。”《百喻经·蹋长者口喻》:“长者正欲咳唾,时此愚人即便举脚踏长者口。”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中五言》:“呻吟咳唾,动触天真。”

(2).《庄子·渔父》:“窃待於下风,幸闻咳唾之音以卒相 丘 也。”后以“咳唾”称美他人的言语、诗文等。《汉书·淮阳宪王刘钦传》:“大王诚赐咳唾,使得尽死, 汤 禹 所以成大功也。” 唐 李白 《妾薄命》诗:“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 蔡寅 《题琉球竹枝词》:“九天咳唾珍珠价,一卷《骚》歌兰蕙馨。”

[送许郎中出知漳州]珠玑

(1) 宝珠;珠宝

(2) 比喻优美的诗文或词藻

又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淮南子·人间训》

[送许郎中出知漳州]锦囊

(1).用锦制成的袋子。古人多用以藏诗稿或 * 。《南史·徐湛之传》:“以锦囊盛 武帝 纳衣,掷地以示上。”《新唐书·文艺传下·李贺》:“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 宋 苏舜钦 《送王杨庭著作宰巫山》诗:“落笔多佳句,时应满锦囊。”《花月痕》第四回:“忽奉令箭一枝,锦囊一个,内固封密札。”

(2).借指诗作。 宋 杨万里 《云龙歌赠陆务观》:“金印斗大值几钱?锦囊山齐今几篇?” 清 赵翼 《周长庚邂逅山塘具述倾注之意答诗志愧》:“锦囊幸免遭投厠,红袖知谁肯拂尘。”参见“ 锦囊佳句 ”。

(3).吐绶鸡的别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二·吐绶鸡》:“﹝吐綬鷄﹞《古今注》谓之锦囊。”

[送许郎中出知漳州]依依

(1) 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

杨柳依依

(2) 恋恋不舍的样子

依依不舍

二情同依依。——《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尚依依旁汝。——清· 林觉民《与妻书》

(3) 依稀;隐约

依依墟里烟

,

  • 【伏睹禁林新成盛事辄思歌咏不避荒芜上李学士】_李沆 | 宋代
  • 【伏睹禁林新成盛事辄思歌咏不避荒芜上李学士】_李沆 | 宋代 >> 【伏睹禁林新成盛事辄思歌咏不避荒芜上李学士】_李沆 | 宋代...

  • 【江行第八十九】_文天祥 | 宋代
  • 【江行第八十九】_文天祥 | 宋代 >> 【江行第八十九】_文天祥 | 宋代...

  • 【颂古一百首】_释智愚 | 宋代
  • 【颂古一百首】_释智愚 | 宋代 >> 【颂古一百首】_释智愚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