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王屋道士赴诏】作者:王建 朝代:唐代
[赠王屋道士赴诏]赠王屋道士赴诏原文
玉皇符诏下天坛,玳瑁头簪白角冠。
鹤遣院中童子养,鹿凭山下老人看。
法成不怕刀枪利,体实常欺石榻寒。
能断世间腥血味,长生只要一丸丹。
[赠王屋道士赴诏]诗词问答
问:赠王屋道士赴诏的作者是谁?答:王建
问:赠王屋道士赴诏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赠王屋道士赴诏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王建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建
[赠王屋道士赴诏]王建赠王屋道士赴诏 书法图
赠王屋道士赴诏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300_45
[赠王屋道士赴诏]参考注释
[赠王屋道士赴诏]玉皇
中国道教崇奉的天帝,即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简称玉皇大帝或玉帝。原是光严妙乐国王子,后舍弃王位到普明秀岩山中修道功成,辅国救民,济度众生。又经历亿万劫才修成[玉皇大帝]。住在天上玉清境三元宫,是总管天上、人间一切祸福的尊神
[赠王屋道士赴诏]天坛
明清两代帝王用以祭天和祈祷丰年的建筑。在原北京外城的东南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总面积为273公顷。主要建筑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建造在南北纵轴上
[赠王屋道士赴诏]玳瑁
(1) 热带和 * 带海洋里的一种食肉性海龟,壳长很少超过二尺,具黄色斑纹的褐色大型角质板呈覆瓦状排列,是贸易上的优良龟甲
玳瑁筵,亦称玳筵,指精美的筵席
(2) 从玳瑁龟壳上取得的玳瑁片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赠王屋道士赴诏]白角
(1).白色牛角。《穆天子传》卷四:“爰有黑牛白角。”
(2).磨光的牛角,用以制作生活用品。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鳞介篇》:“鱟十二足,壳可为冠,次於白角。” 宋 梅尧臣 《当世家观画》诗:“曲眉浅脸鵶髮盘,白角莹薄垂肩冠。” 宋 王栐 《燕翼诒谋录》卷四:“ 仁宗 时,宫中以白角改造冠并梳,冠之长至三尺,有等肩者,梳至一尺……其后侈靡之风盛行,冠不特白角,又易以鱼枕;梳不特白角,又易以象牙、玳瑁矣。”
(3).特指太白星呈现白色突出如角的星象变化。古以为丧乱之象。《史记·天官书》:“赤角,有战;白角,有丧。”
[赠王屋道士赴诏]童子
(1)
(2) 未成年的人
童子六七人。——《论语·先进》
彼童子之师。——唐· 韩愈《师说》
操童子业。——《聊斋志异·促织》
(3) 童生,明清科举,凡中举以前,不论年龄大小,皆称童生
操童子业。——《聊斋志异·促织》
[赠王屋道士赴诏]老人
(1) 上年纪的或较老的人
(2) 上了年纪的父母或祖父母
[赠王屋道士赴诏]不怕
——连词。犹言纵然,即使
比如童生进了学,不怕十几岁,也称为[老友];若是不进学,就到八十岁,也还称[小友]。——《儒林外史》
[赠王屋道士赴诏]刀枪
(1) 刀剑和刺枪
(2) 泛指武器
刀枪入库
[赠王屋道士赴诏]体实
调查核实。《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八年》:“发运司体实 淮南 、 江东 ,两 浙 米价,州县所供米每过百万石,减直予民,斗钱勿过八十。”
[赠王屋道士赴诏]石榻
狭长而矮的石床。 汉 刘向 《列仙传·修羊公》:“ 修羊公 者, 魏 人也。在 华阴山 上石室中,有悬石榻,卧其上,石尽穿陷。” 隋 江总 《玄圃石室铭》:“僊巖石榻,僊宇石墙。” 唐 戴叔伦 《寄赠翠岩奉上人》诗:“挂衲云林净,翻经石榻凉。” 明 徐渭 《赠吕正宾长篇》:“ 天姥 中峯翠色微,石榻斜支读书处。”
[赠王屋道士赴诏]世间
人世间;世界上。《百喻经·观作瓶喻》:“诸佛大龙出,雷音徧世间。”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三:“有饮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唐 裴铏 《崑崙奴》:“其警如神,其猛如虎,即 曹州 孟海 之犬也。世间非老奴不能毙此犬耳。” 宋 陆游 《高枕》诗:“高枕闲看古篆香,世间万事本茫茫。” 明 袁宏道 《寄散木》:“凡艺到极精处,皆可成名,强如世间浮泛诗文百倍。” 杨朔 《滇池边上》:“自古以来,人们常有个梦想,但愿世间花不谢,叶不落,一年到头永远是春天。”
[赠王屋道士赴诏]腥血
(1).泛指荤腥。 唐 王建 《赠王屋道士赴诏》诗:“能断世间腥血味,长生只要一丸丹。”
(2).腥气的血。 元 耶律楚材 《怀古一百韵寄张敏之》:“川谷流腥血,郊原厌积尸。” 元 迺贤 《答禄将军射虎行》:“雕翎射没锦毛摧,厓石崩腾腥血溅。”
[赠王屋道士赴诏]长生
(1).永久存在或生存;寿命很长。《老子》:“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庄子·在宥》:“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 唐 杜甫 《月》诗:“入河蟾不没,擣药兔长生。”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三三:“且莫空山听雨去,有人花底祝长生。”
(2).指道家求长生的法术。 南朝 宋 鲍照 《代淮南王》诗:“ 淮南王 ,好长生,服食鍊气读仙经。” 宋 苏轼 《过大庾岭》诗:“仙人拊我顶,结髮授长生。”
(3). 唐 宫 长生殿 的省称。 明 无名氏 《解三酲·咏马嵬事》曲:“再不见鬭草龙池春昼暖,再不见私语 长生 秋夜迢。”参见“ 长生殿 ”。
[赠王屋道士赴诏]只要
表示具有充分的条件,正句常用[就]、[也]、[都]、[便]相呼应,表明由这种条件产生的一种结果
只要大家鼓足干劲,什么困难也能克服
[赠王屋道士赴诏]丸丹
圆粒状丹药。 南朝 梁 沉约 《酬华阳陶先生》诗:“若蒙丸丹赠,岂惧六龙奔。”
唐代,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