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二首】作者:陈棣 朝代:宋代
[感怀二首]感怀二首原文
已叹东隅失,桑榆浩莫收。
只知心绪懒,那觉鬓毛秋。
有酒堪藏拙,无门可避愁。
吾今知此意,万事付悠悠。
[感怀二首]诗词问答
问:感怀二首的作者是谁?答:陈棣
问:感怀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棣的名句有哪些?答:陈棣
[感怀二首]陈棣感怀二首 书法图
感怀二首书法作品
[感怀二首]参考注释
[感怀二首]东隅
(1).东角;东方。《仪礼·士昏礼》:“妇洗在北堂,直室东隅。” 明 茅溱 《双调夜行船序·宴蓟镇宛在亭四景》套曲:“边境无虞,喜青阳布暖,斗指东隅。”
(2).古代指中原地区以东的小国。《逸周书·大匡》:“ 管叔 自作 殷 之监。东隅之侯,咸受赐于王,王乃旅之。” 孔晁 注:“东隅自 殷 以东,旅謁各使,陈其政事者也。”《隋书·许善心传》:“ 李虔 僻处西土, 陆机 少长东隅。”
(3).指日本。 章炳麟 《韵文集自叙》:“余生残 清 之季,逃窜东隅。”
(4).亦作“ 东嵎 ”。因日出东隅,故以“东隅”指早晨,引申指始,初。《后汉书·冯异传》:“ 赤眉 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 回谿 ,终能奋翼 黽池 ,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晋 陆云 《答兄平原书》:“昔我往矣,辰在东嵎;今我于兹,日薄桑榆。” 元 刘壎 《隐居通议·骈俪一》:“某惟有益鞭其后,再鼓而前,失东隅收桑榆,詎敢忘于愤悱。”
[感怀二首]桑榆
(1) 夕阳的余辉照在桑榆树梢上,借指落日余光处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2) 比喻晚年
桑榆晚景
[感怀二首]心绪
心思;心情(多就安宁或紊乱说)
以你最愉快的心绪
[感怀二首]鬓毛
鬓角的头发
乡音无改鬓毛衰。——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感怀二首]有酒
谓喝醉酒。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你且住者,今日有酒也, 红娘 扶将哥哥去书房中歇息,到明日咱别有话説。” 元 郑廷玉 《后庭花》第二折:“ 李 顺,你有酒了,你歇息咱。”《 * 词话》第四三回:“ 月娘 见他有酒了,打发他脱了衣裳,只教 李瓶儿 与他磕了头。”
[感怀二首]藏拙
掩藏拙劣,不以示人。常用为自谦之辞。 唐 罗隐 《自贻》诗:“纵无显效亦藏拙,若有所成甘守株。”《水浒传》第十九回:“ 晁某 是个不读史书的人,甚是麄卤。今日事在藏拙,甘心与头领帐下做一小卒,不弃幸甚。” 清 李渔 《慎鸾交·计竦》:“花封纵美,也敌不过亲职高,和盘托出空貽笑,倒不如藏拙为高。”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字写得坏极,请勿裱挂,为我藏拙也。”
[感怀二首]无门
没有门户;没有门路。《庄子·知北游》:“其来无迹,其往无崖,无门无房,四达之皇皇也。” 唐 姚鹄 《书情献知己》诗:“有道期攀桂,无门息转蓬。”《三国演义》第十七回:“吾欲归 汉 ,恨无门耳。”《西游记》第三七回:“﹝那怪﹞神通广大,官吏情熟……因此这般,我也无门投告。”
[感怀二首]万事
一切事情;全部事情
万事如意
[感怀二首]悠悠
(1) 长久,遥远
悠悠长夜
(2) 遥远的
悠悠未来
(3) 形容从容不迫
(4) 众多
(5) 荒谬
悠悠之谈
(6) 飘动的样子
羌笛悠悠雪满地。——宋· 范仲淹《渔家傲》
(7) 庸俗
(8) 形容忧伤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尔心。——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形容悠闲自在
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悠悠自得
宋代,陈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