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远行】作者:黄庭坚 朝代:宋代
[望远行]望远行原文
荔枝,常以遗生。故戏及之
自见来,虚过却、好时好日。这訑尿粘腻得处煞是律。据眼前言定,也有十分七八。冤我无心除告佛。
管人闲底,且放我快活{得彳口}。便索些别茶只待,又怎不过偎花映月。且与一班半点,只怕你没丁香核。
[望远行]诗词问答
问:望远行的作者是谁?答:黄庭坚
问:望远行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黄庭坚的名句有哪些?答:黄庭坚
[望远行]参考注释
[望远行]荔枝
一种常绿乔木( Litchi chinensis ),偶数羽状复叶,花小,无花瓣,呈绿白或淡黄色,果实熟时紫红色,果味甘美,营养丰富,是我国特产
[望远行]遗生
(1).忘却自我的存在。《庄子·达生》:“弃事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 成玄英 疏:“故弃世事则形逸而不劳,遗生涯则神凝而不损也。”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忘欢而后乐足,遗生而后身存。”
(2).捐躯;献身。《吕氏春秋·士节》:“二曰士之为人,当理不避其难,临患忘利,遗生行义,视死如归。” 高诱 注:“惟意所在,不必生也,故曰遗生也。” 晋 陶潜 《读史述九章·程杵》诗:“遗生良难,士为知己,望义如归,允伊二子。”泛指去世。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六:“ 谦 怪语曰:‘何不进耶?’对曰:‘遗生已久,无宜干突。’始悟是鬼。”
(3).馀生;残留的生命。《宋书·周朗传》:“自华夷争杀,戎夏竞威,破国则积尸竟邑,屠将则覆军满野,海内遗生,盖不餘半。”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淄水》:“昔 齐懿公 游 申池 , 邴歜 、 阎职 二人害公於竹中,今池无復髣髴,然水侧尚有小小竹木,以时遗生也。”
[望远行]自见
自我表白;显露自己。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垂空文以自见。” 宋 曾巩 《赠职方员外郎苏君墓志铭》:“然古之人,亦不必皆能自见,而卒有传於后者,以世有发明之者耳。” 明 方孝孺 《复郑好义书》之二:“所贵乎君子者,以能兼容并蓄,使才智者有以自见,而愚不肖者有以自全。”
(1).犹自知。《庄子·骈拇》:“吾所谓明者,非谓其见彼也,自见而已矣。”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2).自然可见。《三国志·魏志·王肃传》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四·艳歌行一》:“语卿且勿眄,水清石自见。” 唐 韩愈 《答刘秀才论史书》:“后之作者,在据事跡实録,则善恶自见。”
[望远行]虚过
白白地度过。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人生难得,无虚过也。” 唐 王建 《宫中调笑》词之三:“愁坐、愁坐,一世虚生虚过。” 宋 黄庭坚 《望远行》词:“自见来,虚过却、好时好日。”
[望远行]时好
世俗的爱好。《汉书·货殖传》:“士设反道之行,追时好而取世资。”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然时非其时,人非其人,上意所向,从风而靡,士大夫欲追逐时好,从非其学,亦将矫入此门。” 阿英 《民元以前的中国年画发展概貌》:“主要是画时装美女,色彩鲜艳,极投时好。”
[望远行]訑尿
遗尿。訑,同“ 遗 ”。 宋 黄庭坚 《望远行·勾尉有所眄为太守所猜兼此生有所爱住马湖马湖出丁香核荔枝常以贻生故戏及之》词:“自见来,虚过却、好时好日。这訑尿粘腻得处煞是律。据眼前言定,也有十分七八。寃我无心除告佛。”
[望远行]煞是
确是;极是。 元 杨显之 《酷寒亭》楔子:“煞是多谢了哥哥。”《二刻拍案惊奇》卷四:“老三説是果然真有的,煞是不平。”《老残游记》第二回:“煞是奇怪:只是两片顽铁,到他手里,便有了五音十二律似的。” 许地山 《空山灵雨·梨花》:“花瓣和水珠纷纷地落下来,铺得银片满地,煞是好玩。”
[望远行]眼前
(1) 眼睛前面
眼前是一幢幢新建的农舍
(2) 目前,当前或面临
眼前的问题
[望远行]言定
说定;说好
[望远行]十分
(1) 很,甚,非常,极其
十分高兴
十分难过
(2) 达到极端的程度
十分惊恐
(3) 总是;老是
十分在衙门中也不方便。——《 * 》
(4) 十全十美;十足
看那妇人,虽无十分的容貌,也有些动人的颜色。——《水浒传》
[望远行]七八
(1).七八成。表示将近达到某种极限。 宋 苏轼 《与范子丰》诗之五:“夏田旱捐七八,盐法更变,课入不登。” 宋 王灼 《碧鸡漫志》卷二:“ 晁天咎 、 黄鲁直 皆学 东坡 ,韵製得七八。”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一折:“可怜我也万苦千辛度命咱,现如今心似油煠,肉似钩搭,死是七八,那个提拔!”
(2).差不多;大概。 元 无名氏 《符金锭》第三折:“伺候着,七八丢下绣球儿来也。”《 * 词话》第五回:“还早些个,你自去卖一遭来,那厮七八也将来也。”《 * 词话》第五八回:“这咱晚,七八有二更,放了俺们去罢了。”
(3).七乘八,五十六。《素问·上古天真论》:“[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
[望远行]无心
(1) 没有心情,没有做某事的念头
无心恋战
(2) 不是存心的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望远行]人闲
见“ 人间 ”。
[望远行]快活
高兴,快乐
他是一个很快活的孩子
[望远行]便索
就;就要。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既然夫人不与,小生何慕金帛之色……只今日便索告辞。” 明 朱有燉 《香囊怨》第二折:“小生也去院里做一番子弟。今日约了朋友弟兄,便索去走一遭也。”《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一到家中,此事便索罢休,悔之何及。”
[望远行]不过
(1)
——用在形容词性的词组或双音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很高
那就再好不过了
(2)
——作连词,表示转折,只是
然亦不过增一倍而止矣。——清·洪亮吉《治平篇》
病人精神还不错,不过胃口还不好
(3)
副词,指明范围;只,仅仅
不过是个小孩子
[望远行]一班半点
犹言一点半点,常暗指男女关系。班,通“ 斑 ”。 宋 黄庭坚 《望远行》词:“且与一班半点,只怕你没丁香核。” 宋 无名氏 《错立身》戏文第二出:“近日来与小生有一班半点之事,争奈撇不下此妇人。”
[望远行]只怕
犹恐怕。表示疑虑或估计。《二刻拍案惊奇》卷九:“只怕后生家看得容易了,他日负起心来。”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只怕到那里低三下四,还干旧营生。”《红楼梦》第五七回:“趁早儿去解説,他只怕就醒过来了。”
[望远行]丁香核
荔枝良种。核小如丁香,故称。 宋 黄庭坚 《望远行》词:“且与一班半点,只怕你没丁香核。”题注:“ 马湖 出丁香核荔枝。”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果蓏·丁香子》引《开元遗事》:“ 明皇 命方士,以药傅荔枝根,得核小,宫人呼为丁香子。”
宋代,黄庭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