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余年十八寓符离,临行,作此词)】作者:曾觌 朝代:宋代
[念奴娇(余年十八寓符离,临行,作此词)]原文
媚容素态,比群花、赢了风流颜色。
昵枕低帏销受得,□□轻怜深惜。
怎望如今,瓶沈簪折,蓦地成疏隔。
□□夕雨,甚时重见踪迹。
门外暂泊兰舟,一行霜树,□一重山碧。
泪眼相看争忍望,天际孤村寒驿。
卞水无情,催人东去,去也添愁寂。
鳞鸿方便,为人传个消息。
[念奴娇(余年十八寓符离,临行,作此词)]诗词问答
问:《念奴娇(余年十八寓符离,临行,作此词)》的作者是谁?答:曾觌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曾觌的名句有哪些?答:曾觌
[念奴娇(余年十八寓符离,临行,作此词)]参考注释
[念奴娇(余年十八寓符离,临行,作此词)]风流
(1) 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
是真名士自风流
(3) 放荡不羁
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
(4) 具有 * 特点或 * 上得到满足
风流小说
(5) 风俗教化
风流笃厚,禁罔疏阔。——《汉书·刑法志》
(6) 遗风,流风余韵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风度;仪表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 杜甫《咏怀古迹》
(8) 风韵,多指好仪态
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
[念奴娇(余年十八寓符离,临行,作此词)]颜色
(1) 色彩。光的各种现象(例如红色、棕色、桃红色、灰色、绿色、蓝色和白色等),或使人们得以区分在大小、形状或结构等方面完全相同的物体的视觉或知觉现象
(2) 指显示给人看的利害的脸色
颜色不少变。——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3) 指颜料或染料
(4) 为颜料所染成的色彩或色泽
他的衣服上满都是那种颜色的染料
(5) 女子的姿色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唐· 白居易《长恨歌》
[念奴娇(余年十八寓符离,临行,作此词)]轻怜
爱抚,爱怜。 宋 柳永 《洞仙歌》词:“情眷恋,向其间,密约轻怜事何限。”
[念奴娇(余年十八寓符离,临行,作此词)]如今
在这些日子里;现在,当今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
如今咱们山村也有了自己的大学生
[念奴娇(余年十八寓符离,临行,作此词)]瓶沈簪折
谓瓶沉水底难觅,簪断难续。喻男女分离。 唐 白居易 《井底引银瓶》诗:“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絶;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与君别。”瓶,一本作“ 缾 ”。《剪灯新话·翠翠传》:“将谓瓶沉而簪折,岂期璧返而珠还。”亦省作“ 瓶簪 ”。 宋 柳永 《离别难》词:“算神仙五色灵丹无验,中路委瓶簪。”
[念奴娇(余年十八寓符离,临行,作此词)]蓦地
(1) 陡然地
(2) 让人感到意外
[念奴娇(余年十八寓符离,临行,作此词)]疏隔
亦作“疎隔”。亦作“踈隔”。疏远隔绝;分离。《晋书·范宁传》:“ 王国寳 , 宁 之甥也,以諂媚事 会稽王 道子 ,惧为 宁 所不容,乃相驱扇,因被疏隔。” 唐 沉千运 《感怀弟妹》诗:“骨肉能几人,年大自踈隔。”踈隔,一本作“疎隔”。 宋 柳永 《浪淘沙》词:“恰到如今,天长漏永,无端自家疏隔。”《明史·郑履淳传》:“万众惶惶,皆谓羣小侮常,明良疎隔。” 鲁迅 《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或者又怕,解放以后,父子间要疏隔了。”
[念奴娇(余年十八寓符离,临行,作此词)]踪迹
行动所留下可觉察的形迹
不留踪迹
诡踪迹。——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念奴娇(余年十八寓符离,临行,作此词)]兰舟
木兰木制造的船。这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对船的美称
[念奴娇(余年十八寓符离,临行,作此词)]一行
(1) 一面;一边。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
(2) 一经
一行作吏
(3) 一群,多指同行的人
贫僧一行四人
[念奴娇(余年十八寓符离,临行,作此词)]霜树
(1).经霜的树木。 唐 白居易 《冬日平泉路晚归》诗:“山路难行日易斜,烟村霜树欲栖鸦。” 宋 刘过 《满江红·寿》词:“霜树啼鸦,梅欲放,小春清晓。”
(2).特指枫树。 元 马祖常 《出都》诗:“沙鸥终自白,霜树忽然红。”
[念奴娇(余年十八寓符离,临行,作此词)]重山
重迭的山。 晋 左思 《魏都赋》:“由重山之束阨,因长川之裾势。”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蛮陬夷徼,重山万里。” 宋 张元干 《菩萨蛮》词:“归恨隔重山,楼高莫凭栏。”
[念奴娇(余年十八寓符离,临行,作此词)]泪眼
含着泪水的眼睛
泪眼模糊
[念奴娇(余年十八寓符离,临行,作此词)]相看
亲自观看(多用于相亲)
明日接迎春家去住两日,以备人家相看。——《红楼梦》
[念奴娇(余年十八寓符离,临行,作此词)]争忍
犹怎忍。 唐 白居易 《华阳观桃花时》诗:“争忍开时不同醉?明朝后日即空枝!” 宋 柳永 《迎新春》词:“堪对此景,争忍独醒归去?”《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下坡不赶,次后难逢。争忍弃人归去?”
[念奴娇(余年十八寓符离,临行,作此词)]天际
肉眼能看到的天地交接的地方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念奴娇(余年十八寓符离,临行,作此词)]孤村
孤零零的村庄。 唐 韦应物 《自巩洛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寮友》诗:“孤村几处临 伊 岸,一鴈初晴下朔风。” 宋 晁冲之 《夜行》诗:“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 明 范受益 王錂 《寻亲记·相逢》:“孤村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苏曼殊 《淀江道中口占》:“孤村隐隐起微烟,处处秧歌竞插田。”
[念奴娇(余年十八寓符离,临行,作此词)]无情
(1) 没有感情
无情无义
(2) 不留情
水火无情
[念奴娇(余年十八寓符离,临行,作此词)]愁寂
忧愁寂寞。 唐 杜甫 《八哀诗·故司徒李公光弼》:“胡骑攻吾城,愁寂意不愜。” 宋 晏几道 《六幺令》词:“尽堪愁寂。花时往事,更有多情箇人忆。” 明 李沛 《甲午立春》诗:“饥寒与衰谢,愁寂 楚 江滨。” 清 黄景仁 《晓起》诗:“眼看时节改,愁寂感秋蓬。”
[念奴娇(余年十八寓符离,临行,作此词)]鳞鸿
(1).鱼雁。指书信。 晋 傅咸 《纸赋》:“鳞鸿附便,援笔飞书。” 明 汤式 《小梁州·扬子江阻风》套曲:“ 维扬 西望渺何之,无一箇鳞鸿至。” 清 纳兰性德 《大酺·寄梁汾》词:“鳞鸿凭谁寄,想天涯隻影,凄风苦雨。”
(2).指信使。 宋 辛弃疾 《瑞鹤仙》词:“ 瑶池 旧约,鳞鸿更,仗谁托?” 明 秦冰澳 《胜如花·闺思》套曲:“人何处,人何处,云迷雾凝,寄书鳞鸿难倩。”
[念奴娇(余年十八寓符离,临行,作此词)]方便
(1) 便利的
商店设立在对群众方便的地点
(2) 适宜的
这儿说话不方便
(3) 有富余的钱
这几天手头不方便
(4) 帮忙,照顾
望周全方便
[念奴娇(余年十八寓符离,临行,作此词)]为人
(1) 做人和跟人交往的态度
他为人正直
为人正派
为人不忍。——《史记·项羽本纪》
公子为人。——《史记·魏公子列传》
其为人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为人迂讷。——《聊斋志异·促织》
(2) 与人友好地交往
他素日很为人
(3) 像貌特征
为人洁白晰。——《乐府诗集·陌上桑》
[念奴娇(余年十八寓符离,临行,作此词)]消息
(1) 情况报道
消息灵通人士
(2) 音信
杳无消息
宋代,曾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