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日】作者:郑刚中 朝代:宋代
[寒食日]寒食日原文
休日文书得小闲,试寻高处凭阑干。
落花芳草不胜恨,细雨斜风都是寒。
[寒食日]诗词问答
问:寒食日的作者是谁?答:郑刚中
问:寒食日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郑刚中的名句有哪些?答:郑刚中
[寒食日]郑刚中寒食日 书法图
寒食日书法作品
[寒食日]参考注释
[寒食日]休日
休沐日,假日。《新唐书·裴宽传》:“会休日登楼,见人於后圃有所瘞藏者。” 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卷三:“因令子弟临一本,休日宴僚属,出二本令坐客别之。” 宋 陆游 《休日有感》诗:“少年从宦地,休日喜无涯。”
[寒食日]文书
(1) 指公文、书信、契约等
手把文书口称敕。——唐· 白居易《卖炭翁》
文书下行直省。——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从事公文、书信工作的人员
(3) 文字书籍
[寒食日]小闲
(1).稍有闲空。 南朝 宋 谢庄 《与江夏王笺》:“今之所希,唯在小闲。”
(2).犹小节。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杂记》:“盖 东桥 阔大爽朗,於小闲处不甚点检也。”
小空隙。 汉 刘向 《说苑·杂言》:“夫智者何以乐水也?曰:泉源溃溃,不释昼夜,其似力者;循理而行,不遗小閒,其似持平者。”
(1).稍有空闲。 唐 柳宗元 《唐铙歌鼓吹曲》序:“小閒,又盗取古书文句,聊以自娱。”
(2).受人使唤的人,犹小使。亦为这类人的自称。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三折:“[丑扮小閒挑笼上]……自家 张小閒 的便是。平生做不的买卖,止是与歌者姐姐每叫些人,两头往来,传消寄信都是我。”《水浒传》第八一回:“次日, 燕青 换领布衫穿了,将搭膊繫了腰,换顶头巾,歪戴着,只妆做小閒模样。”《水浒传》第七二回:“ 燕青 道:‘相烦姐姐请妈妈出来,小閒自有话説。’”
[寒食日]高处
(1) 隆起的地方或位置;山丘
(2) 相对较高的位置
带来一张在三万五千英尺高处拍摄的能反映真相、轮廓鲜明的照片
[寒食日]凭阑
见“ 凭栏 ”。
[寒食日]芳草
(1).香草。 汉 班固 《西都赋》:“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 蜀 。” 后蜀 毛熙震 《浣溪沙》词:“花榭香红烟景迷,满庭芳草緑萋萋。” 明 沉鲸 《双珠记·家门始终》:“万古千愁人自老,春来依旧生芳草。”
(2).比喻忠贞或贤德之人。《楚辞·离骚》:“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王逸 注:“以言往日明智之士,今皆佯愚,狂惑不顾。” 宋 刘攽 《泰州玩芳亭记》:“《楚辞》曰:‘惜吾不及古之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自诗人比兴,皆以芳草嘉卉为君子美德。”
[寒食日]不胜
受不住,承担不了。胜:承受,经得起
刑人如恐不胜。——《史记·项羽本纪》
驴不胜怒;蹄之。——唐·柳宗元《三戒》
[寒食日]细雨
小雨。 南朝 梁简文帝 《和湘东王首夏诗》:“冷风杂细雨,垂云助麦凉。” 唐 刘长卿 《别严士元》诗:“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宋 陆游 《小园》诗:“点点水纹迎细雨,疎疎篱影界斜阳。” 茅盾 《子夜》十九:“现在是蒙蒙细雨,如烟如雾。”
宋代,郑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