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交代刘莘老】作者:苏辙 朝代:宋代
[送交代刘莘老]送交代刘莘老原文
建元酒一二间,酒多士四方酒至。
翩翩酒下鸿鹄,一一抱经纬。
功名更唯诺,爵禄相馈遗。
纵横圣贤业,磊落君臣意。
慷慨鲁诸生,雍容古君子。
扶摇云汉上,睥睨千万里。
入台霜凛然,不肯下词气。
失足青冥中,投命江湖里。
区区留都客,矫矫当世士。
空使往来人,叹息更相指。
我生本羁孤,无食强为吏。
褰裳避涂泥,十载守憔悴。
逝将老茅屋,何幸继前轨。
念君今尚然,顾我真当尔。
百年同一梦,穷达浪忧喜。
有酒慰离愁,贫贱非君耻。
[送交代刘莘老]诗词问答
问:送交代刘莘老的作者是谁?答:苏辙
问:送交代刘莘老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辙的名句有哪些?答:苏辙
[送交代刘莘老]参考注释
[送交代刘莘老]建元
(1).每年纪历的开始。《淮南子·天文训》:“天维建元,常以寅始。”夏历正月,斗柄指寅。以寅始,即以夏历正月为岁首。参见“ 斗建 ”。
(2).开国后第一次建立年号。《后汉书·光武帝纪上》:“於是建元为 建武 ,大赦天下。” 唐 刘知几 《史通·本纪》:“ 曹武 虽曰人臣,实同王者,以未登帝位,国不建元。”《清史稿·太祖纪》:“上即位,建元 天命 ,定国号曰 金 。”
(3).泛指建国。 唐 欧阳詹 《石韫玉赋》:“我 唐 文 、 武 建元, 成 、 康 绍胤。” 孙中山 《革命原起》:“夫自 民国 建元以来,各国文人学士对 中国 革命之著作,不下千数百种。”
[送交代刘莘老]一二
(1) 一两个;少数
常有一二。——清·洪亮吉《治平篇》
一二人立决。——清·方苞《狱中杂记》
(2) 一点点,一些
略知一二
(3) 少数;一两个
邀请一二知己
(4) 逐一
一二谈也。——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送交代刘莘老]多士
古指众多的贤士。也指百官。《书·多方》:“猷告尔有方多士,暨 殷 多士。”《诗·大雅·文王》:“济济多士, 文王 以寧。” 晋 卢谌 《答魏子悌》诗:“多士成大业,羣贤济弘绩。”《北齐书·慕容绍宗传》:“公既身控神兵,心执忠义,忽欲歼夷多士,谓非长策,深愿三思。” 唐 白行简 《李娃传》:“当礱淬利器,以求再捷,方可以连衡多士,争霸羣英。” 清 黄遵宪 《陆军官学校开校》诗:“广厦千万间,多士宅尔宅。”
[送交代刘莘老]四方
(1) 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泛指各个方面
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正方形或正方体
一只四方的木头匣子
[送交代刘莘老]翩翩
(1) 运动自如、鸟飞轻疾的样子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唐· 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翩翩舞姿
(2) 举止洒脱的——多指青年男子
翩翩少年
翩翩两骑来是谁。——唐· 白居易《卖炭翁》
(3) 形容风采、文辞的美好
元瑜书记翩翩。—— 三国魏· 曹丕《与吴质书》
[送交代刘莘老]鸿鹄
即天鹅。因飞得很高,所以常用来比喻志向远大的人
鸿鹄之志 。——《史记·陈涉世家》
慕鸿鹄以高翔。——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送交代刘莘老]一一
一个一个地;依次地
一一检查
好一一听之。——《韩非子·内诸说上》
一一以叶自彰。——三国魏·邯郸淳《笑林》
一一为具言。——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一一自辨。——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一一详述之。——清·方苞《狱中杂记》
[送交代刘莘老]经纬
(1) 经线和纬线
(2) 比喻线索、条理、秩序等
经纬万端
(3) 规划治理
经纬其民
(4) 古代指经书和纬书
[送交代刘莘老]功名
功绩和名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国演义》
但是,他们(指东林党人)比起那一班读死书的和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总算进步多了。——《事事关心》
[送交代刘莘老]唯诺
亦作“ 唯喏 ”。1.应答。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吾观《礼经》,圣人之教:箕帚匕箸,咳唾唯诺,执烛沃盥,皆有节文,亦为至矣。”《水浒传》第八一回:“ 李师师 执盏擎杯,亲与 燕青 回酒谢唱,口儿里悠悠放出些妖嬈声嗽,来惹 燕青 ; 燕青 紧紧的低了头,唯喏而已。”《老残游记》第十五回:“ 老残 听得没头没脑,答应不是,不答应又不是,只好念糊唯诺。”
(2).形容卑恭顺从。 唐 韩琬 《御史台记·来俊臣》:“﹝ 周綝 ﹞惧 俊臣 莫敢西顾,但视东唯诺而已。” 元 胡长孺 《耕渔乐赠金华相士》诗:“长官怒駡沸於爚,口自唯诺心自怍。” 鲁迅 《华盖集·补白》:“倘遇见这样的平民,必须恭维他,至少也得点头拱手陪笑唯诺,象先前下等人的对于贵人一般。”参见“ 唯唯诺诺 ”。
[送交代刘莘老]禄相
有禄的相貌。旧时相术认为人的形体、气色等与人的贵贱、贫富、夭寿等有关。 汉 王符 《潜夫论·相列》:“夫骨法为禄相表,气色为吉凶候。”《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府吏得闻之,堂上啟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復得此妇。”
[送交代刘莘老]馈遗
馈赠
[送交代刘莘老]纵横
(1) 竖和横互相交错
众壑纵横。——《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犹有曲挺纵横者。
刀戟纵横。——《广东军务记》
(2) 奔放自如
笔意纵横
(3) 奔驰无阻
纵横四海
(4) 放肆;无所顾忌
(5) 指合纵连横
[送交代刘莘老]贤业
善美的事业。 宋 李觏 《送李著作知柳州》诗:“自此观贤业,洪钟且试撞。” 宋 晁补之 《贺门下吴侍郎启》:“致主忠诚,济时贤业。”
[送交代刘莘老]磊落
(1) 壮大的样子
称为混世魔,磊落凶模样。——《西游记》
(2) 光明正大,是非分明的态度和坚决遵循很高的道德标准行事
胸怀磊落
光明磊落
[送交代刘莘老]君臣
(1).君主与臣下。《易·序卦》:“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 唐 韩愈 《送浮屠文畅师序》:“彼见吾君臣父子之懿,文物事为之盛,其心有慕焉。” 宋 范仲淹 《阳礼教让赋》:“侯以明之,罔替君臣之义;礼无违者,遂诣宾主之情。”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黄陶庵集外诗》:“当日君臣荒乐,文武酣嬉之状,如遇目前。”
(2).中医方剂中的主药与辅药。《素问·至真要大论》:“方制君臣何谓也? 岐伯 曰:‘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云笈七籤》卷六六:“君臣相得,浮沉得度,药物和合,即神仙之要妙也。”《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 吴金 害了个寒症, 陈小四 假意殷勤,赎药调理。那药不按君臣,一服见效, 吴金 死了。”
(3).指主食和副食。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调饮啜》:“可见性好之物,多食不为祟也,但亦有调剂君臣之法,不可不知……肉与食较,则食为君而肉为臣。”详“ 君臣佐使 ”。
[送交代刘莘老]慷慨
(1) 充满正气,情绪激昂
慷慨就义
(2) 大方;不吝啬
慷慨解囊
[送交代刘莘老]诸生
明代称考取秀才入学的生员为诸生
诸生学于太学。——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诸生许用德。——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送交代刘莘老]雍容
(1) 形容仪态温文大方
宣为人好威仪,进止雍容。——《汉书·薛宣传》
雍容有礼
雍容华贵
(2) 舒缓;从容不迫
从车骑,雍容闲雅其都。——《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雍容大方
[送交代刘莘老]君子
(1)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对别人的尊称
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 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送交代刘莘老]扶摇
暴风由下向上升腾;喻仕途得志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庄子·逍遥游》。玄英疏:“扶摇,旋风也。”
[送交代刘莘老]云汉
(1) 银河
倬彼云汉,昭回于天。——《诗·大雅·云汉》
(2) 高空
万乘华山下,千岩云汉中。—— 张九龄《奉和圣制途经华山》
[送交代刘莘老]睥睨
(1) 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睥睨众史如庸奴。——王安石《虎图》
睥睨故久立,与其客语。——《史记·信陵君列传》
(2) 窥伺
睥睨宫闱
[送交代刘莘老]万里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送交代刘莘老]凛然
(1) 恐惧、畏惧
众官凛然
(2) 整肃而又可敬又可怕
凛然正气
[送交代刘莘老]不肯
——用于否定式助动词表示拒绝
他不听劝告,不肯在他的船上装一台辅助引擎
[送交代刘莘老]词气
言语或文词的气势。《晋书·嵇康传》:“ 康 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羣,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 宋 苏轼 《答李廌书》:“惠示古赋近诗,词气卓越,意趣不凡,甚可喜也。” 鲁迅 《彷徨·孤独者》:“他那词气的冷峭,实在又使我悚然。”
[送交代刘莘老]足青
深青蓝色。 清 西清 《黑龙江外记》卷五:“棉花非土产,布来自 奉天 ,皆南货,亦有贩京货者,毛蓝足青等布是已,然皆呼为京靛。”
[送交代刘莘老]冥中
阴间,迷信谓人死后灵魂所在的地方。 宋 岑象求 《吉凶影响录》:“ 治平 中, 黄靖国 死,见冥中数狱吏指一所曰:此 唐 武后 狱。”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蔡必昌》:“ 蔡太守 必昌 任 四川 重庆 守,云能过阴间,预知冥中事。”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死》:“所以年纪一到五十上下,就给自己寻葬地,合寿材,又烧纸锭,先在冥中存储。”
[送交代刘莘老]投命
(1).舍命;拼命。《吴子·励士》:“是以一人投命,足惧千夫。”《后汉书·仲长统传》:“财赂自营,犯法不坐,刺客死士,为之投命。” 晋 潘岳 《西征赋》:“临危而智勇奋,投命而高节亮。” 南朝 宋 颜延之 《阳给事诔》:“故 寧远 司马 濮阳 太守 阳瓚 , 滑臺 之逼,厉诚固守,投命徇节,在危无挠。”
(2).犹亡命。 晋 潘岳 《西征赋》:“鉴亡王之骄淫,窜 南巢 以投命。”《宋书·沉攸之传》:“其锋陈营壁之主,驱逼寇手之人,若有投命军门,一无所问。”
[送交代刘莘老]区区
(1) 小;少。形容微不足道
区区之薛。——《战国策·齐策四》
区区之地。——汉· 贾谊《新书·过秦论上》
何乃太区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区区百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区区之数
区区五毛钱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2) 犹方寸。形容人的心
区区之心
(3) 旧时谦辞,我
区区向往之至。——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4) (语气不庄重)
此人非他,就是区区
(5) 诚挚
感君区区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送交代刘莘老]留都
古代王朝迁都以后,旧都仍置官留守,故称留都
金陵为 明之留都。—— 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留都论诗。——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送交代刘莘老]矫矫
(1) 形容英勇威武
矫矫大将
(2) 超凡脱俗,不同凡响
矫矫不群
[送交代刘莘老]世士
(1).当世之士;文士。《尸子》卷上:“身者,璽也。舍而不治,则知行腐蠹。使贤者教子以为世士,则天下诸侯莫敢不敬。” 汉 王充 《论衡·儒增》:“世士相激,文书传称之,莫谓不然。” 宋 曾巩 《上蔡学士书》:“噫!自 汉 降戾后,世士之盛,未有若 唐 也。”
(2).世俗之士。《孔丛子·陈士义》:“夫君子之交於世士,亦取其一节而已。” 三国 吴 韦昭 《博弈论》:“假令世士移博弈之力,用之於《诗》、《书》,是有 颜 閔 之志也。” 宋 沉作喆 《<寓简>序》:“ 庄周 氏疾夫世士之沉浊不可与 庄 语也,则託意於荒唐谬悠之説以翫世滑稽。” 明 刘基 《招隐》诗之四:“世语我不接,世士我不逢。”
[送交代刘莘老]来人
送取东西来的人,带信人
收条请交来人带回
[送交代刘莘老]叹息
(1) 叹气
惟闻女叹息。——《乐府诗集·木兰诗》
未尝不叹息。——诸葛亮《出师表》
闻琵琶已叹息。——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倚杖自叹息。——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仅叹息曰。——《资治通鉴》
御史叹息去。——清· 张廷玉《明史》
制府绕阶叹息,知变生肘腋,顷刻间便有作乱之事。——清· 魏源《圣武纪》
(2) 叹美;赞叹
姑娘此时,除了心中感激,点头叹息之外,再无别话。——《儿女英雄传》
[送交代刘莘老]更相
相继;相互。《史记·张丞相列传》:“ 田文 言曰:‘今此三君者,皆丞相也。’其后三人竟更相代为丞相。” 唐 元稹 《有唐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予与公更相知善有年矣。” 清 王士禎 《池北偶谈·谈异七·两五鬼》:“ 五代 时, 南唐 冯延巳 及弟 延鲁 ,与 魏岑 、 陈觉 、 查文徽 等更相推唱,时人谓之五鬼。”
[送交代刘莘老]我生
(1).我之行为。《易·观》:“六三:观我生进退。” 孔颖达 疏:“我生,我身所动。” 朱熹 本义:“我生,我之所行也。”
(2).生我者。指母亲。《后汉书·崔駰传》:“岂无 熊僚 之微介兮?悼我生之歼夷。” 李贤 注:“我生,谓母也。”
[送交代刘莘老]羁孤
亦作“羇孤”。羁旅孤独的人。《文选·谢庄<月赋>》:“亲懿莫从,羇孤递进。” 李善 注:“羇孤,羇客孤子也。” 唐 孟郊 《旅次湘沅有怀灵均》诗:“如今圣明朝,养育无羇孤。” 元 周慧孙 《<乐府诗集>序》:“夫子删诗三百,虽樵夫野叟、妇人女子、羇孤庶孽怵迫无聊之态,侈靡华恶之习,莫不备具。”
[送交代刘莘老]褰裳
(1).撩起下裳。《诗·郑风·褰裳》:“子惠思我,褰裳涉 溱 。”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褰裳以越沧海,企佇而跃九玄。”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上》:“又西建厅事临水,窗牖洞开,使花、山涧、湖光、石壁褰裳而来。”
(2).相传 公输班 为 楚 设置云梯,欲攻 宋 , 墨翟 闻之,“自 鲁 趍而十日十夜,足重茧而不休息,裂衣裳裹足”,赴 郢 说 楚王 。事见《战国策·宋卫策》、《淮南子·修务训》。 南朝 陈 徐陵 《让散骑常侍表》:“昔 墨子 诸生褰裳救 楚 , 鲁连 隐士高论却 秦 ,况乎谬蒙知己,寧无感激。”后遂以“褰裳”为不辞劳苦,急于为国事奔波之典。 清 黄宗羲 《钱忠介公传》:“时平则高洗耳,世乱则美褰裳。”
(3).谓帝王让位。典出《竹书纪年》卷上:“﹝十四年卿云见,命 禹 代 虞 事﹞帝乃再歌曰:‘日月有常,星辰有行……精华已竭,褰裳去之。’於是八风循通,庆云丛聚,蟠龙奋迅於其藏,蛟鱼踊跃於其渊。龟鱉咸出其穴,迁 虞 而事 夏 。 舜 乃设坛於 河 ,依 尧 故事。”《旧唐书·忠义传上·苏安恒》:“岂不思 虞舜 褰裳, 周公 復辟,良以 大禹 至圣, 成王 既长,推位让国,其道备焉。” 清 唐孙华 《读梅村先生<鹿樵纪闻>有感题长句》之五:“运终三百合褰裳,谁谓忧勤致覆亡。”
[送交代刘莘老]涂泥
(1).湿润的泥土。《书·禹贡》:“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下下,厥赋上下错。” 宋 韩彦直 《橘录·种治》:“柑橘宜斥卤之地……凡圃之近涂泥者,实大而繁。” 明 刘基 《海宁应氏墓庵记》:“面山负山,厥土广斥涂泥,民质以良。”
(2).谓滋润泥土。 清 顾炎武 《酬归戴王潘四子韭溪草堂联句见怀二十韵》:“《式微》君莫赋,春雨正涂泥。”
(3).泥泞的路途。《汉书·阴兴传》:“ 兴 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躬履涂泥,率先出门。”
[送交代刘莘老]憔悴
(1) 黄瘦;瘦损
憔悴孤虚。——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形容憔悴
憔悴了许多
(2) 枯萎;凋零
花有点憔悴
(3) 困顿
漂沦憔悴。——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生民憔悴
(4) 烦恼
何苦将钱去买憔悴,白折了五百两银子,又送了五条性命。——《二刻拍案惊奇》
[送交代刘莘老]茅屋
用芦苇、稻草等苫盖屋顶的简陋房子
[送交代刘莘老]何幸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很幸运。 郭沫若 《参观刘胡兰纪念馆》诗:“何幸驱车来 文水 ?虔诚扫墓更升堂。”
[送交代刘莘老]前轨
(1).前人立下的榜样。《三国志·魏志·管宁传》:“ 寧 清高恬泊,拟跡前轨,德行卓絶,海内无偶。” 宋 苏轼 《苏颂刑部尚书制》:“曷若蹈 威 绰 之前轨,显扬君亲。” 清 吴伟业 《梅村诗话》四:“先生留意文章,超絶前轨。”
(2).犹前辙。 晋 葛洪 《抱朴子·吴失》:“鉴乱亡之未远,而躡倾车之前轨。” 晋 陆机 《叹逝赋》:“瞻前轨之既覆,知此路之良难。”
[送交代刘莘老]尚然
(1).犹然;尚且。 元 关汉卿 《四春园》第二折:“把笔尚然腕劳,怎敢手持钢刀 * 。” 清 王夫之 《丙寅岁寄弟侄》:“天下甚大,天下人甚多……尚然弱者不可妒忌强者,强者不可欺陵弱者,何况自己骨肉。”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你尚然不知我的心哩。”
(2).仍然。《警世通言·范鳅儿双镜重圆》:“话説 南宋 建炎 四年……此时 七闽 之地,尚然全盛。”
(3).尚且如此。 明 叶盛 《水东日记·吾训导请俸》:“ 豫 私计:‘侍郎尚然,尚书于公当何如?’”
(4).仍然如此。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内监·阉幼童》:“岂 闽中 为 唐 宋 中官窟宅,至今尚然?”
[送交代刘莘老]真当
真的;当真。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二折:“三姑,我着你晒一晒,真当不肯。”
[送交代刘莘老]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百年大计
(2) 指人的一生;一辈子
百年之后,即死了以后
[送交代刘莘老]同一
(1) 相同;同样
同一实也。——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结束在同一的命运里
(2) 一致
[送交代刘莘老]穷达
困顿与显达。《墨子·非儒下》:“穷达、赏罚、幸否,有极,人之知力,不能为焉。” 汉 王粲 《登楼赋》:“人情同於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宋 王禹偁 《寄主客安员外》诗:“穷达君虽了,沉沦我亦伤。”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长素 固云:穷达一节,不变塞焉。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送交代刘莘老]忧喜
优愁与欢喜。《史记·淮阴侯列传》:“贵贱在於骨法,忧喜在於容色,成败在於决断,以此参之,万不失一。”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得失以道》:“何必与夫时俗之人同得失忧喜而动乎心?”《水浒传》第三五回:“ 宋江 听罢,纳头便拜太公,忧喜相伴。”
[送交代刘莘老]有酒
谓喝醉酒。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你且住者,今日有酒也, 红娘 扶将哥哥去书房中歇息,到明日咱别有话説。” 元 郑廷玉 《后庭花》第二折:“ 李 顺,你有酒了,你歇息咱。”《 * 词话》第四三回:“ 月娘 见他有酒了,打发他脱了衣裳,只教 李瓶儿 与他磕了头。”
[送交代刘莘老]离愁
离别的愁苦
离愁别绪(离别亲友的愁苦心情)
[送交代刘莘老]贫贱
穷困又没有社会地位
贫贱有此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宋代,苏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