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移居二首】作者:苏轼 朝代:宋代
[和陶移居二首]和陶移居二首原文
洄潭转碕岸,我作江郊诗。
今为一廛氓,此邦乃得之。
葺为无邪斋,思我无所思。
古观废已久,白鹤归何时。
我岂丁令威,千岁复还兹。
江山朝福地,古人不我欺。
[和陶移居二首]诗词问答
问:和陶移居二首的作者是谁?答:苏轼
问:和陶移居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轼的名句有哪些?答:苏轼
[和陶移居二首]参考注释
[和陶移居二首]碕岸
曲折的河岸。 晋 左思 《吴都赋》:“碕岸为之不枯,林木为之润黷。” 唐 孟郊 《寒江吟》:“荻洲素浩渺,碕岸澌碐磳。” 宋 王安石 《示弟平甫》诗:“高 淮 夜入忽倒流,碕岸相看欲生觜。” 清 黄鷟来 《沧浪亭》诗:“天碧柳四围,孤亭对碕岸。”
[和陶移居二首]江郊
临江的郊野。 南朝 宋 鲍照 《送别王宣城》诗:“广望周千里,江郊蔼微明。” 唐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掛罥长林梢。” 宋 范成大 《九月三日宿胥口始闻雁》诗:“江郊匝地熟,场圃平如砥。” 清 马廷櫆 《黄鹄矶》诗:“我客江郊百无事,独著双屐携长笻。”
[和陶移居二首]一廛
(1).古时一夫所居之地。《周礼·地官·遂人》:“上地,夫一廛,田百畮,莱百畮。” 孙诒让 正义:“古制田百畮而中有廛,因谓百畮之地为一廛。”《孟子·滕文公上》:“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
(2).泛指一块土地,一处居宅。 唐 柳宗元 《柳长侍行状》:“无一廛之土以处其子孙,无一亩之室以聚其族属。” 宋 范成大 《南徐道中》诗:“若有一廛供闭户,肯将篾舫换柴扉?”
[和陶移居二首]无邪
没有 * 的想法
无邪的儿童
[和陶移居二首]无所
(1).没有地方;没有处所。 汉 枚乘 《七发》:“今夫贵人之子,必宫居而闺处,内有保母,外有傅父,欲交无所。” 唐 韩愈 《祭张给事文》:“上不负汝,为此不祥,将死无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细柳》:“积数月,乞食无所,憔悴自归。”
(2).表示否定不必明言或不可明言的人或事物。《周礼·考工记·轮人》:“无所取之,取诸圜也。” 郑玄 注:“非有他也,圜使之然也。”《后汉书·杜乔传》:“先是 李固 见废,内外丧气,羣臣侧足而立,唯 乔 正色无所回橈。”《通典·食货九》:“ 后魏 初至 太和 钱货无所用也。” 明 陈文烛 《<少室山房笔丛>序》:“大哉 孔子 !博学无所成名。” 瞿秋白 《文艺的自由和文学家的不自由》:“漂亮是美,‘艺术的价值’也是美--抽象的美,无所附丽的美。”
[和陶移居二首]白鹤
一种鹤,俗称仙鹤
[和陶移居二首]何时
(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和陶移居二首]丁令威
传说是 汉 辽东 人,学道于 灵虚山 ,后成仙化鹤归来,落城门华表柱上。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 丁令威 ,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纍纍。”见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一。 北周 庾信 《和宇文内史春日游山》诗:“道士 封君达 ,仙人 丁令威 ,煮丹於此地,居然未肯归。”后用以比喻人世的变迁。 宋 苏轼 《和移居》诗:“我岂 丁令威 ,千岁復还兹。” 清 卓尔堪 《题脊令图》诗:“君罢招魂君莫悲,莫信真同 丁令威 。鹰鸇罗网何所据,他时或得生人归。” 张恭 《狱中口占》诗之三:“ 北邙 华表如林立,何处重寻 丁令威 。”
[和陶移居二首]千岁
(1) 千年。泛指年代长久
(2) 对天子(皇帝)所封诸王的直接称呼,小说和戏剧中常用
千岁爷
(3) 对天子(皇帝)所封诸王的间接称呼
[和陶移居二首]江山
江河和山岭,指国家的疆土或政权
江山如此多娇
江山险固。——《资治通鉴》
江山如画。——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和陶移居二首]福地
(1)
(2) 幸福安乐的处所
(3) 指神仙的住地
[和陶移居二首]古人
泛指前人,以区别于当世的人
宋代,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