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喜诗为南康守林士敏赋】作者:李时勉 朝代:明代
[志喜诗为南康守林士敏赋]志喜诗为南康守林士敏赋原文
四海际开运,圣明日清穆。
台鼎列硕彦,外治资明牧。
自非龚黄俦,空怀苍生毒。
伊人抱奇才,一麾守南服。
抚字忘勤劳,德礼反淳朴。
雨露晓已濡,怨恣去何速。
持诚销金石,修文弭灾酷。
果然惬所祈,亦以谐素欲。
翔鸾集官署,蝗销秀嘉谷。
岂伊感化工,信乃徵明淑。
清芬播以遥,循良邈方续。
愧兹樗散材,敢讽弦歌曲。
[志喜诗为南康守林士敏赋]诗词问答
问:志喜诗为南康守林士敏赋的作者是谁?答:李时勉
问:志喜诗为南康守林士敏赋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李时勉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时勉
[志喜诗为南康守林士敏赋]注释
1. 押词韵第十五部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五十一
[志喜诗为南康守林士敏赋]参考注释
[志喜诗为南康守林士敏赋]海际
海边。 南朝 梁 吴均 《送吕外兵》诗:“白云浮海际,明月落河滨。” 唐 王勃 《采莲赋》:“蓬飘梗逝,天涯海际。”
[志喜诗为南康守林士敏赋]开运
开始(新的)国运,指新的封建王朝开始建立。《南史·齐纪上论》:“ 泰始 开运,大拯时艰。” 隋 薛道衡 《老氏碑》:“自我开运,耀德戢兵。”
[志喜诗为南康守林士敏赋]明日
明天
明日复明日
明日去。——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明日徐公来。——《战国策·齐策》
明日造朝。——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志喜诗为南康守林士敏赋]清穆
清静;清和。 汉 蔡邕 《释诲》:“夫子生清穆之世,禀醇和之灵。”《晋书·齐献王攸传》:“当今方隅清穆,武夫释甲,广分休假,以就农业。” 宋 苏轼 《答王敏仲书》之三:“春候清穆。” 明 张居正 《答陈节推书》之七:“受事于今四年,碌碌无以自效,所赖主德日明,宫府清穆,百司蒸蒸奉职。”
[志喜诗为南康守林士敏赋]鼎列
鼎足而列。 唐 柳宗元 《咏三良》:“一心在陈力,鼎列夸四方。”
[志喜诗为南康守林士敏赋]硕彦
指才智杰出的学者。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中》:“三子(指 蔡邕 、 葛洪 、 刘知几 )皆鸿生硕彦,目无今古。”《儒林外史》第八回:“公子好客,结多少硕彦名儒;相府开筵,常聚些布衣韦带。”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引言》:“咸沐菁莪之雅化,汲古义之精微,縉绅硕彦,青紫盈朝;缝掖巨儒,絃歌在野。” 王闿运 《<桂阳州志>序》:“硕彦接踵,经籍大章。”
[志喜诗为南康守林士敏赋]外治
(1).指政事,国事,与“内职”相对。《礼记·昏义》:“天子听外治,后听内职。”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仁义法》:“外治推恩以广施,宽制以容众。”《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庆元四年》:“望陛下遵用 仁宗 、 高宗 故事,令侍讲之臣,仰稽《三朝寳训》所举外治数条,详悉讲明,以备观览。”
(2).中医学名词。如外科手术、针灸、推拿及药物熏、熨、敷、贴等法均属外治。与“内治”相对言。
[志喜诗为南康守林士敏赋]明牧
贤明的地方长官。 南朝 宋 谢瞻 《王抚军庾西阳集别作》诗:“方舟新旧知,对筵旷明牧。” 南朝 齐 谢朓 《和王著作八公山》:“阽危赖宗衮,微管奇明牧。” 唐 李白 《赵公西候新亭颂》:“惟十有四载,皇帝以岁之骄阳,秋五不稔,乃慎择明牧,恤南方凋枯。”
[志喜诗为南康守林士敏赋]自非
(1).倘若不是。《左传·成公十六年》:“唯圣人能外内无忧;自非圣人,外寧必有内忧。”《汉书·董仲舒传》:“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事在彊勉而已矣。”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四:“自非 王子晋 ,谁能常美好?” 唐 元稹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自非有为而为,则文不妄作。”
(2).自觉其非。 唐 韩愈 《复志赋》:“欲奔走以及事兮,顾初心而自非。”
[志喜诗为南康守林士敏赋]龚黄
汉 循吏 龚遂 与 黄霸 的并称。亦泛指循吏。《宋书·良吏传论》:“ 汉 世户口殷盛,刑务简阔,郡县治民,无所横扰…… 龚 黄 之化,易以有成。” 唐 白居易 《寄李蕲州》诗:“下车书奏 龚 黄 课,动笔诗传 鲍 谢 风。” 宋 苏轼 《吴中田妇叹》诗:“ 龚 黄 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 河伯 妇。”《西游记》第九七回:“名扬青史播千年, 龚 黄 再见。”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五:“何妨缓归棹,在此作 龚 黄 。”
[志喜诗为南康守林士敏赋]空怀
适龄母畜在交配或人工授精之后没有怀孕
[志喜诗为南康守林士敏赋]苍生
(1).草木丛生之处。《书·益稷》:“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 孔 传:“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苍然生草木,言所及广远。”
(2).指百姓。《文选·史岑<出师颂>》:“苍生更始,朔风变律。” 刘良 注:“苍生,百姓也。” 唐 杜甫 《行次昭陵》诗:“往者灾犹降,苍生喘未苏。” 明 杨慎 《李光弼中潬之战》:“儒者纸上之语,使之当国,岂不误苍生乎?” 邹韬奋 《经历》三二:“有害尽苍生的党,有确能为大众谋幸福的党。”
(3).骂落第秀才的话。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三五出:“状元真大才,衙门面向两扇开。你还不曾会读书,苍生还相见,休要来。”
[志喜诗为南康守林士敏赋]伊人
那个人;这个人。今多指女性,常指[那个人],有时也指意中人
怎明白咫尺伊人,转以睽隔不得相亲。——《画图缘》
秋水伊人
[志喜诗为南康守林士敏赋]奇才
杰出的才能
[志喜诗为南康守林士敏赋]一麾
(1).犹一挥,有发令调遣意。 汉 王充 《论衡·感虚》:“ 襄公 志在战,为日暮一麾,安能令日反?”
(2).形容举事简捷。 宋 范仲淹 《寄石学士》诗:“一麾了婚嫁,万事蠹精神。”
(3).一面旌麾。旧时作为出为外任的代称。 唐 杜牧 《即事》诗:“莫笑一麾东下计,满江秋浪碧参差。” 宋 曾巩 《和邵资政》诗:“拂衣久欲求三径,窃食聊须把一麾。” 清 沉涛 《迭韵和子方谢鹤》:“五貺可无诗媵鹤,一麾聊当梦游仙。”参见“ 一麾出守 ”。
[志喜诗为南康守林士敏赋]南服
古代王畿以外地区分为五服,故称南方为“南服”。《文选·谢瞻<王抚军庾西阳集别时为豫章太守庾被徵还东>诗》:“祗召旋北京,守官反南服。” 李善 注:“南服,南方五服也。”《晋书·刘弘传》:“ 弘 专督 江汉 ,威行南服。” 宋 岳飞 《题骤马冈》诗:“南服只今歼小丑,北辕何日返神州。” 曹亚伯 《武昌日知会之破案》:“同盟会会员 山西 乔义生 ,乃伴 欧吉罗 入 中国 内地游歷,兼作译员。先游 京 津 ,次游 长江 ,再游南服。”
[志喜诗为南康守林士敏赋]抚字
(1).抚养。《后汉书·列女传·陈文矩妻》:“四子以母非所生,憎毁日积,而 穆姜 慈爱温仁,抚字益隆,衣食资供皆兼倍所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书痴》:“过八九月,果举一男,买媪抚字之。” 清 刘大櫆 《卢氏二母传》:“ 抱孙 与弟 翼孙 ,皆生於 王氏 ,而 程孺人 抚字之如己出。”
(2).谓对百姓的安抚体恤。《北齐书·封隆之传》:“ 隆之 素得乡里人情,频为本州,留心抚字,吏民追思,立碑颂德。” 宋 陆游 《戊申严州劝农文》:“虽诚心未格于丰穰,然拙政每存於抚字。” 明 区大相 《入罗滂水》诗:“直须勤抚字,勿使困征徭。”《西湖佳话·白堤政迹》:“立朝则尽言得失,守邦则抚字万民。”
[志喜诗为南康守林士敏赋]勤劳
(1) 扰劳;辛劳
此盖小事,何忍勤劳使君。——《隋书》
(2) 引申为努力劳动,不怕辛苦
人之勤劳。——清· 黄宗羲《原君》
千万倍之勤劳。
勤劳致富
(3) 疲劳
奔走可击;勤劳可击。——《吴子·料敌》
(4) 功劳
多建勤劳
未有勤劳
[志喜诗为南康守林士敏赋]德礼
(1).道德与礼教。语本《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朱熹 集注:“愚谓政者,为治之具。刑者,辅治之法。德礼则所以出治之本,而德又礼之本也。” 唐 韩愈 《潮州请置乡校牒》:“ 孔子 曰:‘道之以政, 齐 之以刑,民免而无耻。’不如以德礼为先,而辅以政刑也。” 明 李贽 《答耿中丞》:“於是有德礼以格其心,有政刑以縶其四体,而人始大失所矣。”
(2).德泽与礼仪。《左传·僖公七年》:“ 管仲 言於 齐侯 曰:‘臣闻之:招携以礼,怀远以德。德礼不易,无人不怀。’”
[志喜诗为南康守林士敏赋]淳朴
敦厚质朴
言辞淳朴古人风
[志喜诗为南康守林士敏赋]雨露
雨和露,比喻恩惠、恩泽
[志喜诗为南康守林士敏赋]金石
金属和石头,比喻坚固的东西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志喜诗为南康守林士敏赋]修文
(1).采取措施加强文治,主要指修治典章制度,提倡礼乐教化等。《国语·周语上》:“有不享则修文。” 韦昭 注:“文,典法也。” 唐 杜甫 《客堂》诗:“修文庙算正,献可天衢直。” 明 尹耕 《秋兴》诗:“不应干羽修文日,岁岁三关有战场。”参见“ 修文偃武 ”。
(2).旧以“修文郎”称阴曹掌著作之官,故以“修文”指文人之死。 唐 杜甫 《哭李常侍峄》诗之一:“一代风流尽,修文地下深。”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挽文教授诗》:“ 闽 人 翁 某一联云:‘地下修文同父子,人间读史各君臣。’独为絶唱。” 清 陈珮 《哭程夫人》诗:“修文应是才人尽,徵到 姮娥 旧侍书。”参见“ 修文郎 ”。
[志喜诗为南康守林士敏赋]弭灾
消除灾害。《西游记》第十六回:“不去弭灾,反行助虐。”《明史·刘子勃传》:“十六年秋,类报灾异,请‘缓赋省刑,亦弭灾一术’,时不能用。”
[志喜诗为南康守林士敏赋]果然
(1) 确实如此,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果然名不虚传
里头果然有一件粉红色的纱衣,她就拿起来,转身走进树林。——《牛郎织女》
(2) 连词,表示假设
那儿果然像你说的那么热,我去时就连毛衣也不用带了。
(3) 饱足的样子
适莽苍者,三食而反,腹犹果然。——《庄子·逍遥游》
[志喜诗为南康守林士敏赋]鸾集
鸾鸟栖集。比喻贤士相聚。 南朝 齐 王融 《净行颂·缘境无碍》:“恍象惚物终不名,龙举鸞集竟谁辩。”
[志喜诗为南康守林士敏赋]官署
旧指政府机关
[志喜诗为南康守林士敏赋]嘉谷
(1).古以粟(小米)为嘉谷,后为五谷的总称。《书·吕刑》:“ 稷 降播种,农殖嘉穀。”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嘉穀不耘,则荑莠弥漫。” 宋 王禹偁 《拟封田千秋为富民侯制》:“虽有玄珠虹玉,勿谓之宝,朕之宝者,嘉穀也。” 明 刘基 《北上感怀》诗:“农夫植嘉穀,所务诛稂秕。”
(2).嘉禾。《史记·周本纪》:“ 晋 唐叔 得嘉穀,献之 成王 , 成王 以归 周公 于兵所。” 裴駰 集解引 郑玄 曰:“﹝嘉穀﹞二苗同为一穗。” 汉 司马相如 《封禅文》:“嘉穀六穗,我穡曷蓄。”《汉书·宣帝纪》:“ 元康 四年,嘉穀玄稷降于郡国。”参见“ 嘉禾 ”。
[志喜诗为南康守林士敏赋]岂伊
犹岂,难道。伊,语中助词,无义。《诗·小雅·頍弁》:“岂伊异人,兄弟匪他。”《后汉书·杜乔传》:“故陈资斧而人靡畏,班爵位而物无劝。苟遂斯道,岂伊伤政。” 南朝 宋 何承天 《重答颜光禄书》:“岂伊好辩,未获云已。” 唐 李白 《赠崔司户文昆季》诗:“岂伊 箕山 故,特以风期亲。”
[志喜诗为南康守林士敏赋]化工
(1) 化学工业的简称
化工厂
(2) 化学工程的简称
化工系
(3) 自然的造化者
[志喜诗为南康守林士敏赋]明淑
贤明和淑。《后汉书·冯衍传上》:“今大将军以明淑之德,秉大使之权,统三军之政,存抚 并州 之人。” 唐 李白 《金陵名僧頵公粉图慈亲赞》:“託体明淑,而称厥亲。” 明 杨慎 《黄母聂太夫人墓志铭》:“性仁慈明淑,俭勤敬慎,弗好侈靡。”
[志喜诗为南康守林士敏赋]清芬
(1).清香。 宋 韩琦 《夜合诗》:“所爱夜合者,清芬踰众芳。”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畿辅杂记·盘山》:“又 武林 黄汝亨 《盘泉诗》:‘ 李愿 归 盘谷 ,泉甘自昔闻。偶来谐胜赏,独坐挹清芬。’” 清 陈维崧 《月华清·为蒋元肤催妆》词:“寄语酒徒 蒋济 ,总北酿清芬,休教酩酊。” 梅阡 《春夜》:“五月的夜风,飘着道边槐花的清芬。”
(2).喻高洁的德行。 晋 陆机 《文赋》:“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 唐 黄滔 《书怀寄友人》诗:“常思 扬子云 ,五藏曾离身,寂寞一生中,千载空清芬。” 宋 梅尧臣 《读范桐庐述严先生祠堂碑》诗:“至今存清芬,烜赫耀图史。” 元 周德清 《满庭芳·韩世忠》曲:“闲评论,中兴宰臣,万古揖清芬。”
[志喜诗为南康守林士敏赋]循良
(1).谓官吏奉公守法。《北史·孙搴等传论》:“ 房謨 忠勤之操,始终若一。 恭懿 循良之风,可谓世有人矣。” 唐 李邕 《唐赠太子少保刘知柔神道碑》:“出膺贤守,则郡国循良。” 明 李介 《天香阁随笔》卷一:“吾每见循良之吏,有活民之心,而民终不能活者,不刚也。” 孙中山 《孙文学说·不知亦能行》:“官吏不过为人民之僕,当受人民之监督制裁也。其循良者,吾民当任用之;其酷劣者,当淘汰之。”
(2).指循良的官吏。 唐 柳宗元 《柳州谢上表》:“常以万邦共理,必藉於循良。” 清 朱彝尊 《送张夫子巡抚山东》诗之一:“循良久数 张京兆 ,副相依然 汉 上公。”
(3).善良。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七:“富家中亦有循良懦弱者,乌可执一哉?” 清 沉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舟子颇循良,令其糴米煮饭。”
[志喜诗为南康守林士敏赋]樗散材
喻无用之材。 宋 李纲 《建炎行》:“末言樗散材,初不堪梁柱,鼎颠将覆餗,栋橈必倾宇。”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二折:“怎么生下你这个小业种,樗散材,怎能勾做梁做栋。”
[志喜诗为南康守林士敏赋]弦歌
用琴瑟等伴奏歌唱
明代,李时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