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其一】作者:刘绍 朝代:元代
[拟古·其一]拟古·其一原文
窍凿混沌死,人情迷至公。
忠信有不偶,端行见途穷。
嘅尔七尺躯,便娟难取容。
宿秉耿介节,邪毗纷异同。
大庭何辽哉,磊块烦心胸。
[拟古·其一]诗词问答
问:拟古·其一的作者是谁?答:刘绍
问:拟古·其一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刘绍的名句有哪些?答:刘绍
[拟古·其一]注释
1.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元音遗响卷十
[拟古·其一]参考注释
[拟古·其一]窍凿
洞穴。 宋 苏舜钦 《和菱磎石歌》:“麒麟才生头角异,混沌虽死窍凿存。”
[拟古·其一]混沌
(1) 我国民间传说中指盘古开天避地之前天地模糊一团的状态
(2) 形容蒙昧无知的样子
(3) 糊涂(常用来骂人)
[拟古·其一]情迷
迷于情爱。《红楼梦》第一二○回:“但那 寳玉 既有如此的来歷,又何以情迷至此,復又豁悟如此?”
[拟古·其一]至公
(1).最公正;极公正。《管子·形势解》:“风雨至公而无私,所行无常乡。”《吕氏春秋·慎大》:“ 汤 立为天子, 夏 民大説,如得慈亲,朝不易位,农不去畴,商不变肆,亲 郼 如 夏 ,此之谓至公。”《后汉书·荀彧传》:“秉至公以服天下,大略也。”
(2).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谓其大公无私。 唐 刘虚白 《献主文》诗:“不知岁月能多少,又著 * 待至公。” 宋 欧阳修 《与吴正献公书》:“某向以孤危之迹,当羣论汹涌之时,犹赖至公遏以清议,保全至此,恩德可量。”
[拟古·其一]忠信
忠诚信实。《易·乾》:“君子进德脩业,忠信所以进德也。”《史记·秦始皇本纪》:“此四君者,皆明知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重士,约从离衡。” 宋 欧阳修 《朋党论》:“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他是以宽厚出名的,讲究忠信。”
[拟古·其一]不偶
(1).不遇;不合。 汉 王充 《论衡·命义》:“行与主乖,退而远,不偶也。” 南朝 宋 颜延之 《五君咏·嵇中散》:“ 中散 不偶世,本自餐霞人。”
(2).引申为命运不好。 宋 苏轼 《京师哭任遵圣》诗:“哀哉命不偶,每以才得谤。”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叶生》:“ 淮阳 叶生 者,失其名字。文章词赋冠絶当时,而所如不偶,困於名场。”
[拟古·其一]端行
(1).谓直身而行。《礼记·玉藻》:“端行颐霤如矢。” 孔颖达 疏:“端行,谓直身而行也。”
(2).端正其行为。《韩诗外传》卷七:“夫君子务学修身端行而须其时者也,子无惑焉。”
[拟古·其一]途穷
喻走投无路或处境困窘。 南朝 宋 颜延之 《五君咏·阮步兵》:“物故不可论,途穷能无慟。”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持法》:“此途穷者,不辑之,当为患。” 清 唐孙华 《文信国祠》诗:“战苦身攒鏃,途穷血裹斑。”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七论“文人相轻”--两伤》:“于是相轻的文人们的处境,就也更加艰难起来,连街头也不再是扰攘的地方了,真是途穷道尽。”
[拟古·其一]七尺躯
一般成人的身躯。借指男子汉,大丈夫。《荀子·劝学》:“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晋 陆机 《挽歌诗》之二:“昔为七尺躯,今成灰与尘。”《岐路灯》第一○二回:“日落铺毡坐卧,双眸三寸烛,斗室七尺躯,养精蓄鋭,单等次日文战。”
[拟古·其一]便娟
(1).轻盈美好貌。《楚辞·大招》:“丰肉微骨,体便娟只。” 汉 边让 《章华赋》:“形便娟以嬋媛兮,若流风之靡草。”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既修竦而便娟,亦萧森而蓊蔚。” 清 金农 《慕园题竹》诗:“便娟修竹覆櫩楹,出格幽姿天与成。”
(2).回旋飞舞貌。 南朝 宋 谢灵运 《雪赋》:“初便娟於墀廡,末縈盈於帷席。”
[拟古·其一]取容
讨好别人以求自己安身。《吕氏春秋·似顺》:“夫顺令以取容者,众能之,而况 鐸 ( 尹鐸 )歟?” 高诱 注:“容,説(悦)也。”《新唐书·文艺传下·崔元翰》:“﹝ 元翰 ﹞性刚褊,不能取容於时,孤特自恃。” 清 洪昇 《长生殿·献饭》:“不料 姚 ( 姚崇 )、 宋 ( 宋璟 )亡后,满朝臣宰一味贪位取容。”
[拟古·其一]宿秉
积存的禾束。《文选·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风尘不起,囹圄寂寞,富商野次,宿秉停菑。” 张铣 注:“秉,禾束也。菑,一岁田也。言将丰熟,宿积禾束停之於田也。”
[拟古·其一]介节
刚直不随流俗的节操。 唐 杨炯 《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 黔娄 匹夫之介节,不忘仁义。”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 猗氏 邵嗣尧 起家县令,循声介节,与吾 浙 陆清献 齐名。”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部:“而吾乡 方蓀壁 进士,独行介节,不受赠馈,种菜而食,乃至饿死。”
[拟古·其一]异同
(1) 相同和不同之处
分别异同
(2) 异议
(3) 不一样,不一致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拟古·其一]大庭
亦作“ 大廷 ”。1.外朝之廷。《逸周书·大匡》:“王乃召冢卿、三老、三吏、大夫百执事之人,朝於大庭。” 朱右曾 校释:“庭当作廷。大廷,外朝之廷,在库门内雉门外。”《韩非子·解老》:“故议於大庭而后言则立,权议之士知之矣。”
(2).指朝廷。 宋 洪迈 《夷坚支志景·馀干县楼牌》:“是时 赵子直 家居县市,赴省试,已而大廷唱名为第一。”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故令贪夫盈於朝列,饕餮贡於大庭,犹曰美政文明,斯则戾矣。”
[拟古·其一]磊块
(1).石块。亦泛指块状物。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上:“翌日,煨烬中得煤数两而无胶和。取牛皮胶以意自和之,不能为挺,磊块仅如指者数十。” 宋 陆游 《蔬圃》诗:“翦闢荆榛尽,鉏犂磊块无。”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城北录》:“ 狮子 九峯,中空外奇,玲瓏磊块,手指攒撮。”
(2).比喻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 宋 陆游 《家居自戒》诗之三:“世人无奈愁,沃以杯中酒,未能平磊块,已復生堆阜。”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高蟾》:“其胸次磊块,诗酒能为消破耳。” 明 凌濛初 《<二刻拍案惊奇>小引》:“偶戏取古今所闻一二奇局可纪者演而成説,聊舒胸中磊块。” 清 汪懋麟 《玉叔观察招陪泛舟观剧达曙作歌》:“欢乐几时悵离别,磊块直用千桮浇。”
(3).犹累赘。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字则有喉脣齿舌等音不同,当使字字举本皆轻圆,悉融入声中,令转换处无磊块。”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文章三》:“ 唐 樊宗师 作《絳守居园池记》,好怪者多喜其奇古,以予观之,亦何奇古之有。磽戛磊块,类不可读。”
(4).俊伟貌;奇特貌。 明 王亹 《次柴桑乞食再和杜于皇》:“数公磊块士,肯吟《北门》诗?时运一以乖,落落埋英才。”
[拟古·其一]烦心
心里烦乱
这事真烦心
元代,刘绍,拟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