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云堂】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耕云堂]耕云堂原文
山堂近北墙,俯视见墙外。
墙外复何有,水田横一带。
绿云蔚芃芃,怒长雨既霈。
耕耘忙农夫,胼胝力诚惫。
所以廑祈年,斯实苦之最。
[耕云堂]诗词问答
问:耕云堂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耕云堂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耕云堂]注释
1. 押词韵第五部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九十一
2. 上声
[耕云堂]参考注释
[耕云堂]山堂
(1).山中的寺院。 唐 王勃 《益州绵竹县武都山净慧寺碑》:“春巖橘柚,影入山堂。”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四:“録其( 赵元一 )《宿焦山寺》云:‘海国秋初到,山堂气更清。’”
(2).隐士的山中居所。 宋 曹组 《艮岳赋》:“傚隐士之山堂,取逸人之三逕。”
(3).近代帮会的组织机构。 陈少白 《兴中会革命史要》:“这(哥老会)两个山堂,在 长江 的势力算为最大。”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三章绪言:“当时天地会山堂分立,缺乏统一指挥。”
[耕云堂]俯视
(1) 从高处往下看
从窗户可以俯视下面的院子
(2) 从高处或居高临下的地方向下看
静静地俯视他们下面的如画美景
[耕云堂]何有
(1).有什么。《诗·邶风·谷风》:“何有何亡,黽勉求之。” 郑玄 笺:“君子何所有乎?何所亡乎?” 晋 潘尼 《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诗:“ 崐山 何有?有瑶有珉。”
(2).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难。《论语·里仁》:“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 何晏 集解:“何有者,言不难。”《孟子·梁惠王下》:“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於王何有?” 汉 袁康 《越绝书·计倪内经》:“王审用臣之议,大则可以王,小则可以霸,於何有哉?” 晋 陶潜 《拟古》诗之一:“意气倾人命,离隔復何有?”
(3).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怜惜、不爱重等。《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除君之恶,唯力是视, 蒲 人、 狄 人,余何有焉?今君即位,其无 蒲 狄 乎!” 杨伯峻 注:“何有,古人习语,意义随所施而异,此谓心目中无之也。”《吕氏春秋·知接》:“人之情,非不爱其子也,其子之忍,又将何有於君?” 清 侯方域 《重修颜鲁公碑亭记》:“其视卿相王侯与其国封邸第,曾不若脱屣,而何有于亭?”
(4).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关。《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祁氏 私有讨,国何有焉?” 杜预 注:“言讨家臣,无与国事。”《左传·哀公二十七年》:“若利本之颠, 瑶 何有焉?” 宋 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苟其人之恶,则於铭乎何有?”
(5).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顾虑、不在乎。《左传·昭公元年》:“ 吉 若获戾,子将行之,何有於诸 游 ?” 杨伯峻 注:“言不必顾虑 游氏 诸人。” 明 李贽 《与周友山》:“士为知己者死,死且甘焉,又何有于废弃歟?” 鲁迅 《热风·反对“含泪”的批评家》:“然而一切青年的心,却未必都如此不净;倘竟如此不净,则即使‘授受不亲’后来也就会‘瞟’,以至于瞟以上的等等事,那时便是一部《礼记》,也即等于《 * 》了,又何有于《蕙的风》?”
(6).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所得。《左传·僖公十五年》:“获 晋侯 ,以厚归也;既而丧归,焉用之?大夫其何有焉?” 杜预 注:“何有犹何得。”
(7).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所不有。《文选·木华<海赋>》:“弘往纳来,以宗以都。品物类生,何有何无?” 李善 注:“言诸品物以类相生,何所不有?何者而无?言其多也。”
(8).哪里有,岂有。 汉 张衡 《西京赋》:“泽虞是滥,何有春秋?”《后汉书·贾琮传》:“刺史当远视广听,纠察美恶,何有反垂帷裳以自掩塞乎?” 唐 韩愈 《与孟尚书书》:“凡君子行己立身,自有法度……何有去圣人之道,捨先王之法,而从夷狄之教以求福利也?” 明 吴承恩 《赠邑侯念吾高公擢南曹序》:“自仍岁之水也,洪涛冒夫城郭,而何有於田,何有於食,何有於租与赋哉!”
[耕云堂]水田
有田埂、能种植水稻的田地
[耕云堂]一带
泛指某处和与它相连的地方
北京一带
税厂一带。——《广东军务记》
桥边一带。
[耕云堂]云蔚
(1).形容颜色像云彩一样的绚丽华美。《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彤彩之饰,徒何为乎?澔澔涆涆,流离烂漫……霞駮云蔚,若阴若阳。” 张载 注:“‘皓璧皜曜’至‘若阴若阳’,言其色状也。”
(2).盛貌。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溱水》:“交柯云蔚,霾天晦景。” 唐 聂夷中 《公子行》之一:“红楼宴青春,数里望云蔚。” 王闿运 《愁霖赋》:“奏才则云蔚,高谈则雷惊。”
[耕云堂]耕耘
(1) 犁地除草。泛指农耕之事
夙兴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亲。——《荀子·子道》
秋田耕耘足,丰年雨露频。——唐· 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韵》诗
(2) 比喻各种辛勤劳动(多指脑力劳动)
着意耕耘,自有收获
[耕云堂]农夫
1.指务农的人。 2.特指从事农业劳动的男子。 3.古代田官名。
[耕云堂]胼胝
皮肤等的异常变硬和增厚
手足胼胝
[耕云堂]所以
(1) 表示因果关系,常与[因为]连用
因为刻苦训练,所以成绩提高很快
(2) 指实在的情由或适当举动
忘乎所以
(3) 所用;用来
夫仁义辨智,非所以持国也
(4) 原因;缘故
故今具道所以。——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耕云堂]祈年
向神灵祈求丰年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