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正彦法曹】作者:苏辙 朝代:宋代
[送张正彦法曹]送张正彦法曹原文
忆见君兄弟,相携谒侍郎。
通经滉早岁,落笔旧章。
试剧何轻锐,当官便激昂。
三年知力竭,大府觉才长。
知已未如格,归赀才满囊。
旧书还读否,师说近凄凉。
〈君以《三传》及第,今废此科。
〉
[送张正彦法曹]诗词问答
问:送张正彦法曹的作者是谁?答:苏辙
问:送张正彦法曹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辙的名句有哪些?答:苏辙
[送张正彦法曹]参考注释
[送张正彦法曹]兄弟
(1)
(2) 专指弟弟
(3) 男子自称
[送张正彦法曹]相携
亦作“相擕”。互相搀扶;相伴。《东观汉记·邓禹传》:“ 禹 乘胜独克,而师行有纪,皆望风相携以迎,降者日以千数,众号百万。” 宋 苏轼 《甘露寺》诗:“但有相携人,何必素所欢。”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採蕋的游蜂,两两相携;弄巧的黄鸝,双双作对。”《儒林外史》第八回:“当下会了帐,两人相携着下了船坐下。”
见“ 相携 ”。
[送张正彦法曹]侍郎
中国古代官名,明清时代是政府各部的副部长,地位次于尚书
兵部侍郎
[送张正彦法曹]通经
(1).通晓经学。《后汉书·儒林传序》:“ 东京 学者猥众,难以详载,今但録其能通经名家者,以为《儒林篇》。” 唐 韩愈 《潮州请置乡校牒》:“ 赵德 秀才,沉雅专静,颇通经,有文章。”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经三》:“而翰林院亦有秀才名色,当精选深于经术者为博士,招集天下能通经者皆隶焉。”
(2).解释经旨。《后汉书·蔡邕传》:“昔 孝宣 会诸儒於 石渠 , 章帝 集学士於 * ,通经释义,其事优大,文武之道,所宜从之。” 唐玄宗 《<孝经>序》:“是以道隐小成,言隐浮伪,且传以通经为义,义以必当为主。”
(3).中医指用药物、针灸等使月经通畅。 清 蒲松龄 《草木传·栀子斗嘴》:“捎元参治浮火清理咽喉,捎丹参理崩漏益血通经。”
[送张正彦法曹]早岁
早年
[送张正彦法曹]落笔
下笔书写或作画
他在有了生 * 验后才落笔画画?
[送张正彦法曹]旧章
(1).昔日的典章。《书·蔡仲之命》:“无作聪明乱旧章。” 孔 传:“无敢为小聪明,作异辩以变乱旧典文章。”《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 圣临国,始定刑名,显陈旧章。” 唐 元稹 《批王播谢官表》:“况 高祖 太宗 之法令具存, 德宗 宪考 之旧章犹在。” 明 刘基 《拟连珠》之六二:“国有老臣,则旧章不求之野。”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变乱旧章,原是应该征伐的。”
(2).古代的篇章。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隐秀》:“斯乃旧章之懿绩,才情之嘉会也。” 范文澜 注:“此本文章之妙境,学问至,自能偶遇,非可假力於做作。”
[送张正彦法曹]轻锐
轻装精锐的部队
率轻锐继其后。——《资治通鉴》
[送张正彦法曹]当官
做官
[送张正彦法曹]激昂
振奋激励,激励;奋发昂扬
激昂大义。——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言辞激昂
[送张正彦法曹]知力
才智能力。《墨子·尚同下》:“天子以其知力,为未足独治天下,是以选择其次,立为三公。”《庄子·则阳》:“民知力竭,则以伪继之。” 宋 王安石 《四皓》诗:“ 秦 敺九州逃,知力起经纶。” 王国维 《论教育之宗旨》:“而精神之中,又分为三部:知力,感情及意志是也。”
[送张正彦法曹]大府
上级官府
州白大府。——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送张正彦法曹]未如
(1).不如。 唐 岑参 《观楚国寺璋上人写<一切经>,院南有曲池深竹》诗:“此地日清净,诸天应未如。” 唐 高骈 《依韵奉酬李迪》:“诗成斩将奇难敌,酒熟封侯快未如!”
(2).犹言无可奈何。 唐 耿湋 《酬畅当》诗:“几度曾相梦,何时定得书……且对尊中酒,千般想未如。”
[送张正彦法曹]旧书
(1) 残破的书
(2) 古书
[送张正彦法曹]师说
老师传授的说法。《三国志·吴志·士燮传》:“官事小闋,輒玩习书传,《春秋左氏传》尤简练精微,吾数以咨问传中诸疑,皆有师説,意思甚密。”《隋书·经籍志一》:“至 隋 , 孔 郑 并行,而 郑 氏甚微。自餘所存,无復师説。” 明 唐顺之 《叶包庵先生寿序》:“自是诸生各自名其师説而固守之,终其身不敢变一字一句,以为家法。”
[送张正彦法曹]凄凉
(1) 孤寂冷落
夜景凄凉
(2) 悲凉
字字凄凉
[送张正彦法曹]三传
传了三次。《左传·昭公三年》:“自 郤称 以别,三传矣。” 杜预 注:“ 郤称 , 晋 大夫,始受 州 ,自是 州 与 温 别,至今传三家。”
(1).指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穀梁传》。 唐 颜真卿 《魏夫人仙坛碑》:“少读《老》、《庄》、三《传》、五经、百子,无不该览。” 唐 韩愈 《寄卢仝》诗:“《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究终始。” 清 皮锡瑞 《春秋通论》:“《公羊》兼传大义微言,《穀梁》不传微言,但传大义,《左氏》并不传义,特以记事详赡,有可以证《春秋》之义者,故三《传》并行不废。”
(2).多知古事之人。《刘知远诸宫调·知远走慕家庄沙陀村入舍》:“翁翁姓 李 ,排房最大,为多知古事,善书算阴阳,时人美呼‘三传’。”
[送张正彦法曹]及第
指科举考试考中,特指考中进士,明清两代只用于殿试前三名
状元及第
宋代,苏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