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高安得请·其一】_李正民 | 宋代

【高安得请·其一】作者:李正民 朝代:宋代

[高安得请·其一]高安得请·其一原文

免涉风波千里行,江西道院久榛荆。

早知季子非忘故,自笑樊生不习兵。

禄赋百朋恩未报,门开三径计难成。

老来渐觉无多累,遁世终期学向平。

[高安得请·其一]诗词问答

问:高安得请·其一的作者是谁?答:李正民
问:高安得请·其一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高安得请·其一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李正民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正民

[高安得请·其一]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高安得请·其一]参考注释

[高安得请·其一]风波

(1) 风和波浪。比喻生活或命运中所遭遇的不幸或盛衰变迁

世路风波

惹出风波

(2) 乱子;纠纷

风波迭起

[高安得请·其一]里行

官名。 唐 置, 宋 因之。有监察御史里行、殿中里行等,皆非正官,也不规定员额。 唐 刘肃 《大唐新语·举贤》:“初, 周 以布衣直门下省, 太宗 就命监察里行,俄拜监察御史。‘里行’之名,自 周 始也。”《新唐书·百官志三》:“ 开元 七年……又置御史里行使、殿中里行使、监察里行使,以未为正官,无员数。” 宋 欧阳修 《再论台官不可限资考札子》:“令举官自京官已上,不问差遣次第,惟材是举。使资浅者为里行,资深者入三院。”参阅 宋 高承 《事物纪原·持宪储闱·里行》。

[高安得请·其一]江西

中国东南部的省。面积16万平方公里,人口3320万,省会南昌。赣江南北贯全省,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位于省的北部;湖周围平原为主要产粮区。立于鄱阳湖入长江口西侧的庐山为著名避暑胜地。位于省西部的井岗山为中国 * 创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之。南部是世界著名的钨矿产地

[高安得请·其一]道院

(1).道士居住的地方。 五代 王周 《道院》诗:“白日人稀到,帘垂道院深。”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栖真》:“你们寻所道院,趁早安歇罢。” 冯至 《蝉与晚祷》:“在他仅有的两间大的小屋内,将屋门关闭,把自己禁锢起来,好像道院中的苦行者。”

(2).指修道院。 鲁迅 《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 欧洲 中世,文章学问,都在道院里。”

[高安得请·其一]榛荆

犹荆棘。形容荒芜。 唐 柳宗元 《首春逢耕者》诗:“故池想芜没,遗亩当榛荆。” 明 刘基 《醒斋铭》:“ 楚国 皆醉, 鄢 郢 榛荆。” 清 纳兰性德 《菩萨蛮·宿滦河》词:“榛荆满眼山城路,征鸿不为愁人住。”

[高安得请·其一]早知

对未来事件能超常预知的现象

[高安得请·其一]季子

〈方〉∶约两三月的一段时间

他家里有病人,花了不少钱,这季子难买牛了

[高安得请·其一]习兵

(1) 操练军队

(2) 熟悉军事

[高安得请·其一]百朋

(1).亦作“ 百冯 ”。指极多的货币。《诗·小雅·菁菁者莪》:“既见君子,锡我百朋。” 高亨 注:“朋,古代以贝壳为货币,五贝为一串,两串为一朋。”《艺文类聚》卷八四引《六韬》:“ 太公 谓 散宜生 求珍物以免君罪。之 九江 ,得大贝百冯。” 宋 苏轼 《答丁连州启》:“远移一纸之书,何啻百朋之锡。” 沉砺 《亚子邮赠先德粥粥翁<养馀斋诗集>等诗以谢之》:“故人远道百朋锡,名著《青箱》与《拙存》。”

(2).诸友。 清 张明弼 《四氏子传》:“乃吾六亲百朋,无一达人。”

[高安得请·其一]三径

亦作“ 三逕 ”。 晋 赵岐 《三辅决录·逃名》:“ 蒋詡 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 求仲 、 羊仲 从之游。”后因以“三径”指归隐者的家园。 晋 陶潜 《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竹犹存。” 唐 蒋防 《题杜宾客新丰里幽居》诗:“退跡依三逕,辞荣继二 疏 。” 宋 苏轼 《次韵周邠》:“南迁欲举力田科,三径初成乐事多。”《花月痕》第十五回:“旁边挂着一副对联是:一帘秋影淡於月,三径花香清欲寒。”

[高安得请·其一]老来

年老之后。 唐 杜甫 《哭韦大夫之晋》诗:“童孺交游尽,喧卑俗事牵。老来多涕泪,情在强诗篇。” 宋 陆游 《孤坐无聊每思江湖之适》诗:“老来閲尽荣枯事,万变惟应一笑酬。” 明 刘昺 《忆秦娥》词:“少年离别,老来依旧。”《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若不早为筹画,到了那展转不开的时候,还是请公公重作出山之计,再去奔走来养活你我呢?还是请婆婆摒挡薪水,受老来的艰窘呢?”

[高安得请·其一]多累

多牵累;多拖累。 三国 魏 嵇康 《卜疑》:“动者多累,静者鲜患。” 唐 李商隐 《崇让宅东醉后沔然有作》诗:“俗态虽多累,仙标发近狂。”

表示谢意。犹有劳。《西游记》第九二回:“ 行者 闻言,方才喜谢道:‘如此,却是有功。多累!多累!’”

[高安得请·其一]遁世

独自隐居,避开俗世;避世隐居

遁世绝俗

[高安得请·其一]终期

末期的;晚期的

终期癌

[高安得请·其一]向平

东汉 高士 向长 字 子平 ,隐居不仕,子女婚嫁既毕,遂漫游五岳名山,后不知所终。见《后汉书·逸民传·向长》。后以“向平”为子女嫁娶既毕者之典。 唐 白居易 《闲吟赠亲家翁》:“最喜两家婚嫁毕,一时抽得 向平 身。” 明 何景明 《东昌公哀词》之三:“ 向平 婚未毕, 卓 宰宦初成。” 清 周亮工 《旅壁步王西樵韵》:“《三都》岂必烦 玄晏 ,五岳无心待 向平 。”

,,

  • 【草亭假寐】_郑刚中 | 宋代
  • 【草亭假寐】_郑刚中 | 宋代 >> 【草亭假寐】_郑刚中 | 宋代...

  • 【次韵楼试可承议见招】_释道潜 | 宋代
  • 【次韵楼试可承议见招】_释道潜 | 宋代 >> 【次韵楼试可承议见招】_释道潜 | 宋代...

  • 【谢东粹包宏父三首癸卯夏】_戴复古 | 宋代
  • 【谢东粹包宏父三首癸卯夏】_戴复古 | 宋代 >> 【谢东粹包宏父三首癸卯夏】_戴复古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