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示邻里】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
[雨中示邻里]雨中示邻里原文
寒风吹细雨,白昼见日罕。
经旬废读书,天岂成我嬾?比邻各无聊,会面苦不款。
未尝烧茶铛,而况把酒碗。
高谈极奇趣,散去意亦满。
痴点未易名,要是工用短。
[雨中示邻里]诗词问答
问:雨中示邻里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问:雨中示邻里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陆游的名句有哪些?答:陆游
[雨中示邻里]参考注释
[雨中示邻里]寒风
寒冷的北风
寒风刺骨
[雨中示邻里]细雨
小雨。 南朝 梁简文帝 《和湘东王首夏诗》:“冷风杂细雨,垂云助麦凉。” 唐 刘长卿 《别严士元》诗:“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宋 陆游 《小园》诗:“点点水纹迎细雨,疎疎篱影界斜阳。” 茅盾 《子夜》十九:“现在是蒙蒙细雨,如烟如雾。”
[雨中示邻里]昼见
(1).白昼晋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郑安平 曰:‘臣里中有 张禄 先生欲见君言天下事,其人有仇,不敢昼见。’”
(2).白昼看见。 北齐 刘昼 《新论·鄙名》:“今野人昼见蟢子者,以为有喜乐之瑞。”
白昼出现。《韩诗外传》卷二:“夫日月之薄蚀,怪星之昼见,风雨之不时,是无世而不尝有也。”《汉书·高后纪》:“六年春,星昼见。”
[雨中示邻里]读书
(1) 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雨中示邻里]比邻
(1) 近邻,街坊
跟车站比邻的那个工厂
生女犹得嫁比邻。——唐· 杜甫《兵车行》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2) 邻近
融与 鸿豫州里比邻。——《后汉书·孔融传》
[雨中示邻里]无聊
(1) 因精神空虚而烦闷
他一闲下来,就感到十分无聊
(2) 言行等庸俗或没有意义而使人生厌
(3) 生活穷困,无所依赖
穷饿无聊。——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卧病无聊。——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雨中示邻里]会面
见面
我约定了星期天和他会面
[雨中示邻里]未尝
(1) ——加在否定词前面,构成双重否定;不是
这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
(2) 不曾
终夜未尝合眼
未尝不叹息。——诸葛亮《出师表》
所未尝行。——《资治通鉴·唐纪》
未尝识书具。——宋· 王安石《伤仲永》
未尝有言。——明· 刘基《卖柑者言》
[雨中示邻里]茶铛
煎茶用的釜。 唐 吴融 《和睦州卢中丞题茅堂十韵》:“烟冷茶鐺静,波香兰舸飞。” 宋 陆游 《西斋雨后》诗:“香椀灰深微炷火,茶鐺声细缓煎汤。” 清 陈维崧 《浣溪沙·春日同史云臣远公买舟山游小泊祝陵纪事》词:“春水平如簟一般,茶鐺棋局委潺湲。好风吹去不须还。”
[雨中示邻里]而况
连词。何况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宋· 苏轼《石钟山记》
[雨中示邻里]把酒
拿着酒杯
把酒问青天。——宋· 苏轼《水调歌头》
[雨中示邻里]高谈
亦作“ 高谭 ”。1.侃侃而谈,大发议论。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接识》:“是故多陈处直,则以为见美,静听不言,则以为虚空,抗为高谈,则为不逊。” 北周 庾信 《预麟趾殿校书和刘仪同》:“高谭变白马,雄辩塞 飞狐 。” 明 许承钦 《将相谈兵歌题蔡怀真画册》诗:“蟹羹鱼炙行日夕,高谈话昔情逾敦。” 茅盾 《子夜》三:“可是--平常日子高谈‘男女之大防’的,岂非就是他这班‘社会的栋梁’么?”
(2).不切实际的议论。 晋 葛洪 《抱朴子·官理》:“昔 衞灵 听圣言而数惊, 秦孝 闻高谈而睡寐。”
(3).高明的谈吐;高尚的言谈。 南朝 梁 萧统 《讲解将毕赋三十韵诗依次用》:“高谈属时胜,寡闻终自恧。” 宋 秦观 《送乔希圣》诗:“杖藜对客骋高谈,自觉胸襟辈 尧 禹 。” 清 吴伟业 《哭志衍》诗:“高谭羣儿惊,健笔小儒怍。”
[雨中示邻里]奇趣
奇妙的情趣
奇趣横生
[雨中示邻里]意亦
(1).表示测度。大概,也许。 汉 张衡 《西京赋》:“及帝图时,意亦有虑乎神祇,宜其可定以为天邑。”
(2).表示选择。还是。《荀子·修身》:“不识步道者,将以穷无穷,逐无极与?意亦有所止之与?”《战国策·秦策二》:“诚病乎?意亦思乎?”
[雨中示邻里]易名
(1).指古时帝王、公卿、大夫死后朝廷为之立谥号。《礼记·檀弓下》:“ 公叔文子 卒,其子 戍 请諡於君,曰:‘日月有时,将葬矣,请所以易其名者。’”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易名之典,请遵前烈。”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七:“幸圣明知其始末,故九品微官获邀易名之旷典也。”后亦有由崇仰者为死者议立谥,称“私謚”,亦称“ 易名 ”。 唐 韩愈 《贞曜先生墓志铭》:“贤者故事有易名,况士哉!” 贞曜先生 为 孟郊 之私谥。
(2).换名,改名。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天绘亭记》:“余择胜得此亭,名曰 天绘 ,取其景物自然也。后某年某日,当有俗子易名‘ 清辉 ’,可为一笑。”
[雨中示邻里]要是
——用在偏正复句的偏句中,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正句有时用[就]跟它呼应
你要是没有时间来的话,我可以去找你
[雨中示邻里]用短
(1).运用其所短。《晋书·刘讷传》:“ 周弘武 巧於用短, 杜方叔 拙於用长。” 宋 陆游 《小圃独酌》诗:“自笑邇来能用短,只将独醉作生涯。”
(2).使用短武器。《管子·兵法》“教其手以长短之利” 唐 尹知章 注:“长兵短兵,各有所利。远用长,近用短也。”
宋代,陆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