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杭州故宫】作者:谢翱 朝代:宋代
[过杭州故宫]过杭州故宫原文
禾黍何人为守阍,落花台殿暗销魂。
朝元阁下归来燕,不见前头鹦鹉言。
[过杭州故宫]诗词问答
问:过杭州故宫的作者是谁?答:谢翱
问:过杭州故宫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过杭州故宫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谢翱的名句有哪些?答:谢翱
[过杭州故宫]参考注释
[过杭州故宫]禾黍
(1).禾与黍。泛指黍稷稻麦等粮食作物。《史记·宋微子世家》:“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后汉书·承宫传》:“后与妻子之 蒙阴山 ,肆力耕种,禾黍将孰,人有认之者, 宫 不与计,推之而去,由是显名。” 宋 曾巩 《送程公闢使江西》诗:“袴襦优足徧里巷,禾黍丰穰罄郊野。”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由草料的恐慌,发生了刍秣的栽培;由刍秣的栽培,更发明了禾黍的种植。”
(2).《诗·王风·黍离序》:“《黍离》,閔 宗周 也。 周 大夫行役至於 宗周 ,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閔 宗周 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后以“禾黍”为悲悯故国破败或胜地废圮之典。 唐 许浑 《金陵怀古》诗:“楸梧远近千官塚,禾黍高低 六代 宫。” 宋 苏轼 《南都妙峰亭》诗:“池臺半禾黍,桃李餘榛菅。”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擒嚭》:“千载 吴 宫皆禾黍。嘆故国已无望。” 清 周实 《重九偕吹万天梅亚希哲夫石子平子诸子过明故宫谒孝陵有作》诗之一:“松楸抱恨依残日,禾黍伤心赋变风。”
[过杭州故宫]人为
(1) 人造成
一种人为的装饰品
(2) 人去干、做
事在人为
[过杭州故宫]守阍
(1).守门。
(2).指守门人。《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他是箇官宦人家,守閽耳目不少,进去易,出来难。”
[过杭州故宫]花台
种有花的台子
[过杭州故宫]销魂
形容伤感或欢乐到极点,若魂魄离散躯壳。也作[消魂]
乐乐愈精愈妙了,令人销魂。——《警世通言》
[过杭州故宫]朝元阁
唐 代阁名。在 陕西省 临潼县 骊山 。 玄宗 朝,改名 降圣阁 。 唐 李商隐 《华清宫》诗:“ 朝元阁 迥《羽衣》新,首按 昭阳 第一人。” 宋 程大昌 《雍录》卷四:“ 朝元阁 。”自注:“ 天寳 七载, 玄元皇帝 见于 朝元阁 ,即改名 降圣阁 。” 宋 谢翱 《吊宋内》诗之四:“禾黍何人为守閽?落花臺殿暗销魂。 朝元阁 下归来燕,不见当时鸚鵡言。” 清 洪昇 《长生殿·偷曲》:“闻那 朝元阁 ,在禁苑西首,我且绕着红墙,迤邐行去。” 唐 王建 《华清宫感旧》诗:“尘到 朝元 天使急,千官夜发大龙迴。” 宋 苏轼 《骊山》诗:“我上 朝元 春半老,满地落花无人扫。” 清 吴翊 《新燕》诗:“近识 朝元 消息否?珠帘零落几回探。”
[过杭州故宫]归来
返回原来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过杭州故宫]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过杭州故宫]前头
(1) 前面
先烈们在我们的前头牺牲了
(2) 面前;跟前
王母前头作伴行
(3) 今后,将来
总想着前头的事
(4) 以前
又犯了前头的旧病
[过杭州故宫]鹦鹉
(1)
(2) 广泛分布于热带地区的许多属于鹦形目(Psittaciformes)的对趾足鸟,头圆,具有特别粗壮、弯曲而且有蜡膜的尖钩喙,上嘴大,常有羽冠,羽毛鲜艳多彩,能模仿人说话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礼记》
(3) 酒器名
空持暖玉擎鹦鹉。——明· 何景明《明月篇》
宋代,谢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