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赠终南英公上人】作者:臧丙 朝代:宋代
[寄赠终南英公上人]寄赠终南英公上人原文
是个人言好性灵,镐京碑记念千厅。
五言出格为诗匠,百盏长杯应酒星。
曾把篆求身上紫,几将金买面前青。
多闻国士相寻访,莫把松门昼夜扃。
[寄赠终南英公上人]诗词问答
问:寄赠终南英公上人的作者是谁?答:臧丙
问:寄赠终南英公上人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寄赠终南英公上人]臧丙寄赠终南英公上人 书法图
寄赠终南英公上人书法作品
[寄赠终南英公上人]参考注释
[寄赠终南英公上人]个人
(1) 单独一个人,与团体相对而言
进行派别斗争的人,闹宗派主义的人常把个人的或少数人的利益摆在党的利益之上。——《个人和集体》
(2) 单独个人的生存或实体;单一的个体
人与社会之间,或…个人与集体之间的一定道德关系
(3) 自称。指本人
个人认为
(4) 那人(多指情人)
因念旧日山城,个人如画,已做中州想。——宋·陈亮《念奴娇·至金陵》
[寄赠终南英公上人]性灵
指人的精神、性格等
[寄赠终南英公上人]镐京
(1).古都名。 西周 国都。故址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 西南 沣水 东岸。 周武王 既灭 商 ,自 酆 徙都于此,谓之 宗周 ,又称 西都 。《诗·大雅·文王有声》:“考卜维王, 镐京 辟廱。”其后 汉武帝 在此凿 昆明池 ,遂沦入池内。今 丰镐村 、 镐京观 一带发现有 西周 遗址和墓葬。
(2).借指京都。 唐 张说 《奉和兴庆宫酺宴》:“ 镐京 陪乐饮,栢殿奉文飞。” 宋 苏轼 《坤成节集英殿宴教坊词·问小儿队》:“ 镐京 广燕,方云集於縉绅。”
[寄赠终南英公上人]碑记
刻在碑上的记事文章
[寄赠终南英公上人]五言
(1).五德之言。《书·益稷》:“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汝听。” 孔 传:“以出纳仁、义、礼、智、信五德之言,施于民以成化。” 唐 韩愈 《进士策问》之十一:“彰施五色,出纳五言。”
(2).五个字的句子。 鲁迅 《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3).见“ 五言诗 ”。
[寄赠终南英公上人]出格
(1)
(2) 指越出常规;超出范围
那种激烈的言词,未免太出格了
(3) 与众不同;超出一般
祥林嫂真出格,听说那时实在闹得厉害。
[寄赠终南英公上人]诗匠
指在诗歌方面造诣或修养很深的人。 唐 苑咸 《酬王维》诗序:“然 王兄 当代诗匠,又精禪理。” 宋 张耒 《看花》诗:“经营美景还诗匠,倾扫顽愁赖酒军。”
[寄赠终南英公上人]百盏
亦作“ 百醆 ”。极言饮酒杯数之多。 唐 罗隐 《秋日禅智寺见裴郎中题名寄韦瞻》诗:“百醆浓醪成别梦,两行垂露澣羈愁。” 宋 苏轼 《题梅圣俞诗后》:“ 梅二丈 长身秀眉,大耳红颊,饮酒过百盏,輒正坐高拱,此其醉也。”
[寄赠终南英公上人]酒星
(1).古星名。也称酒旗星。 汉 孔融 《与曹操论酒禁书》:“天垂酒星之燿,地列 酒泉 之郡,人著旨酒之德。” 唐 李白 《月下独酌》诗之二:“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周斌 《和剑华醉歌行》:“搀枪横扫牛斗边,酒星一一謫人间。”
(2).借指善饮酒的人。 唐 裴说 《怀素台歌》:“ 杜甫 李白 与 怀素 ,文星酒星草书星。”
(3).旧时行酒令掷骰子游戏的术语。《容斋续笔·唐人酒令》引 唐 皇甫崧 《醉乡日月》:“骰子聚於一处,谓之酒星。”
[寄赠终南英公上人]身上
(1) 身体上
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
(2) 随身
身上没带笔
[寄赠终南英公上人]几将
近乎;将近。《荀子·赋》:“圣人共手,时几将矣。” 王先谦 集解引 俞樾 曰:“言圣人於此亦拱手而待之耳,所谓千岁必反者,此时殆将然矣。”《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论》:“若乃文约之所沾渐,风声之所周流,几将日所出入处也。”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 褚渊 ﹞以父忧去职,丧过乎哀,几将毁灭。”
[寄赠终南英公上人]面前
跟前;面对着的地方
他来到国王面前
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很艰巨
[寄赠终南英公上人]多闻
见多识广
博学多闻不是一件坏事
[寄赠终南英公上人]国士
(1).一国中才能最优秀的人物。《左传·成公十六年》:“皆曰: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战国策·赵策一》:“ 知伯 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 宋 黄庭坚 《书幽芳亭》:“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维扬生》:“以 张良 、 韩信 之才,不识为国士。”
(2).一国中最勇敢、有力量的人。《墨子·公孟》:“国士战且扶人,犹不可及也。今子非国士也,岂能成学又成射哉!”《荀子·子道》:“虽有国士之力,不能自举其身,非无力也,势不可也。” 王先谦 集解:“国士,一国勇力之士。”
(3). 太平天囯 改翰林为“囯士”。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改翰林为囯士,谓其学识超乎一囯,以囯士待之,自克以囯士报也。”
[寄赠终南英公上人]相寻
(1).相继;接连不断。 南朝 梁 江淹 《效古》诗之一:“谁谓人道广,忧慨自相寻。”《北史·源贺传》:“ 陈 将 吴明彻 寇 淮 南, 歷阳 、 瓜步 相寻失守。”《花月痕》第四六回:“覆辙相寻,曾不知戒,内阁耳目犹人有先机议处,以肃戎行者乎?”
(2).寻访;找寻。 唐 韦瓘 《周秦行纪》:“今夜风月甚佳,偶有二女伴相寻,况又遇嘉宾,不可不成一会。” 宋 朱熹 《丽泽堂》诗:“感君怀我意,千里梦相寻。”《水浒传》第十九回:“到得那里,相寻着 吴用 、 刘唐 船隻,合做一处。”
[寄赠终南英公上人]松门
(1).谓以松为门;前植松树的屋门。 唐 王勃 《游梵宇三觉寺》诗:“萝幌栖禪影,松门听梵音。” 宋 陆游 《书怀绝句》之一:“老僧晓出松门去,手挈军持取涧泉。” 清 黄鷟来 《秋日雨晴》诗:“松门落叶深,竹径寒香静。”
(2).指 松门山 。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彭蠡湖口》诗:“攀崖照石镜,牵叶入 松门 。”《清一统志·江西南昌府一》:“ 松门山 在 新建县 北二百十五里。《寰宇记》:‘其山多松,北临 大江 及 彭蠡湖 。山有石镜,光明照人。’”
(3).指 松门峡 。 唐 杜甫 《返照》诗:“荻岸如秋水, 松门 似画图。” 仇兆鳌 注:“《十道志》:‘ 松门峡 ,在 夔州 。’”
[寄赠终南英公上人]昼夜
(1) 白昼与夜晚
不分昼夜
昼夜营业
死生,昼夜事也。——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昼夜搒讯。——《明史》
(2) 又
昼夜不息
昼夜巡扰。——《广东军务记》
宋代,臧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