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廿七日郊劳出征将军兆惠富德及诸将士礼成纪事·其二】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二月廿七日郊劳出征将军兆惠富德及诸将士礼成纪事·其二]原文
同心万里那暌违,毕竟欢言赋采薇。
勇将归来兼福将,黻衣著得解戎衣。
漫称偃武修文日,恐即嬉文恬武机。
饮至宁誇畅和乐,持盈益励慎几微。
[二月廿七日郊劳出征将军兆惠富德及诸将士礼成纪事·其二]诗词问答
问:《二月廿七日郊劳出征将军兆惠富德及诸将士礼成纪事·其二》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二月廿七日郊劳出征将军兆惠富德及诸将士礼成纪事·其二]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三
[二月廿七日郊劳出征将军兆惠富德及诸将士礼成纪事·其二]参考注释
[二月廿七日郊劳出征将军兆惠富德及诸将士礼成纪事·其二]同心
(1) 思想或认识一致
同心同德
(2) 共一中心或核心
同心圆
同心度
(3) 共同的心愿;心思相同
神佛原有同心
(4) 志同道合;情投意合
昔时同心人,今日两离分
[二月廿七日郊劳出征将军兆惠富德及诸将士礼成纪事·其二]万里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二月廿七日郊劳出征将军兆惠富德及诸将士礼成纪事·其二]暌违
别离;隔离。 南朝 梁 何逊 《赠诸游旧》诗:“新知虽已乐,旧爱尽暌违。” 唐 姚合 《寄陕府内兄郭冏端公》诗:“暌违逾十年,一会豁素诚。” 明 沉鲸 《双珠记·从军别意》:“自古功名当壮岁,东西何用惜暌违!” 冰心 《寄小读者》二三:“我远客他乡,把这些都暌违了……这且不必管他!”
[二月廿七日郊劳出征将军兆惠富德及诸将士礼成纪事·其二]毕竟
(1) 终归;终究;到底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亚洲毕竟是原料丰富的大陆
(2) 坚持
卜良毕竟要说明, 赵尼姑便附耳低言。——《初刻拍案惊奇》
[二月廿七日郊劳出征将军兆惠富德及诸将士礼成纪事·其二]欢言
欢乐地叙谈。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一:“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宋 梅尧臣 《思归赋》:“或静默以终日,或欢言以对友。”
[二月廿七日郊劳出征将军兆惠富德及诸将士礼成纪事·其二]采薇
殷 末, 孤竹君 二子 伯夷 、 叔齐 ,反对 周武王 伐 纣 ,曾叩马而谏。 周 代 殷 而有天下后,他们“义不食 周 粟”,隐于 首阳山 ,采薇蕨而食,及饥且死,作歌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兮,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兮。 神农 、 虞 、 夏 忽焉没兮,我安适归兮?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 首阳山 。”见《史记·伯夷列传》。后以“採薇”指归隐。其歌称《採薇歌》,后人谱为琴曲,称《採薇操》,亦省称《採薇》。见《乐府诗集·瑟曲歌辞一·<採薇操>序》引《琴集》及《乐府解题》。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愿先生委龙蛇之穴,升利见之涂……採薇何足多慕乎?” 唐 王维 《送别》诗:“遂令 东山 客,不得顾採薇。” 宋 王禹偁 《贤人不家食赋》:“当年 汉 殿,犹闻索米之言;今日 商山 ,不见採薇之老。”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梁生》:“而今一发穷无告,不久西山唱《採薇》。”
(1).《诗·小雅》篇名。《〈诗〉序》:“ 文王 之时,西有 昆夷 之患,北有 玁狁 之难,以天子之命命将率,遣戍卒,以守卫中国,故歌《采薇》以遣之。”后遂以“采薇”作调遣士卒的典故。 清 姚鼐 《吴戍桥》诗:“上相歌《采薇》,严军入悬瓠。”
(2).《史记·伯夷列传》载, 周武王 灭 殷 之后,“ 伯夷 、 叔齐 耻之,义不食 周 粟,隐於 首阳山 ,采薇而食之。”后因以“采薇”指归隐或隐遁生活。 三国 魏 嵇康 《幽愤诗》:“采薇山阿,散髮巖岫,永啸长吟,颐性养寿。” 唐 杜甫 《别董颋》诗:“当念著皂帽,采薇青云端。”《归潜志》卷十四引 元 刘肃 诗:“二 陆 不可作,故山归采薇。”
(3).指亡国。 黄人 《<清文汇>序》:“播佳种於龙野,存国粹於沧桑,以塞麦秀,采薇之痛。”
[二月廿七日郊劳出征将军兆惠富德及诸将士礼成纪事·其二]归来
返回原来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二月廿七日郊劳出征将军兆惠富德及诸将士礼成纪事·其二]福将
(1).有福运的将领。 宋 魏泰 《东轩笔录》:“古人有言,知将不如福将。”《三国演义》第二三回:“ 夏侯惇 天下奇才, 曹子孝 世间福将。”《说岳全传》第三十回:“大哥常説他大难不死,是员福将,故此每每叫他充头阵。”
(2).比喻幸运的人。 鲁迅 《而已集·再谈香港》:“吉人自有天相, 伏园 真福将也。”
[二月廿七日郊劳出征将军兆惠富德及诸将士礼成纪事·其二]黻衣
古代礼服名。绣有青黑色花纹。《诗·秦风·终南》:“君子至上,黻衣绣裳。” 毛 传:“黑与青谓之黻,五色备谓之绣。”《尸子·君治》:“人之言君天下者,瑶臺九纍,而 尧 白屋;黻衣九种,而 尧 大布。” 汉 张衡 《思玄赋》:“袭温恭之黻衣兮,被礼义之绣裳。” 清 凤韶 《凤氏经说·终南》:“然五衣皆章服也,章以衣为重,故亦得以绣之裳名其衣曰黻衣。”
[二月廿七日郊劳出征将军兆惠富德及诸将士礼成纪事·其二]得解
(1).获释。《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太祖 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出关,过 中牟 ,为亭长所疑,执诣县,邑中或窃识之,为请得解。”
(2).犹言解悟,领会。《艺文类聚》卷七六引 南朝 梁 王筠 《国师草堂寺智者约法师碑》:“开宝函之奥典,阐金字之微言,显证一乘,宣扬三慧,辩才无阂,游戏神通,莫不皆悟无生,咸知忘想,随类得解,俱会真如。”
(3).德行和才能。得,通“ 德 ”。《敦煌变文集·丑女缘起变文》:“惭耻这身无得解,大王宠念赴(副)乾坤。” 蒋礼鸿 通释:“‘得’是‘德’的假借字……‘解’是才能。”
谓获得乡荐。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四:“官府多用申解二字……士人获乡荐亦曰得解。”《宋史·选举志二》:“时诸道贡籍多燬於兵,乃詔转运司令举人具 元符 以后得解、升贡、户贯、三代、治经,置籍于礼部,以稽考焉。”参阅《文献通考·选举三》。
[二月廿七日郊劳出征将军兆惠富德及诸将士礼成纪事·其二]戎衣
军服、战衣
[二月廿七日郊劳出征将军兆惠富德及诸将士礼成纪事·其二]偃武修文
停止武备,转而修明文教
王来自商,至于 丰,乃偃武修文。——《书·武成》
[二月廿七日郊劳出征将军兆惠富德及诸将士礼成纪事·其二]饮至
(1).上古诸侯朝会盟伐完毕,祭告宗庙并饮酒庆祝的典礼。后代指出征奏凯,至宗庙祭祀宴饮庆功之礼。《左传·桓公二年》:“凡公行,告于宗庙。反行,饮至,舍爵,策勋焉,礼也。” 唐 张说 《上党旧宫述圣颂》:“三月庚午,饮至 长安 ,六军解严,四方和会。”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西域用兵始末》:“上先有旨,命 阿 以九月至 热河 行饮至之礼。”
(2).泛指一般奏凯庆功之宴。 唐 郭澹 《喜陆侍御破石埭草寇东峰亭赋诗》:“幸兹尊俎末,饮至又从公。”《明史·戚继光传》:“ 闽 宿寇几尽。於是 继光 至 福州 饮至,勒石 平远臺 。”
(3).欢乐的宴饮。 晋 潘岳 《金谷集作诗》:“饮至临华沼,迁坐登龙坻。”
[二月廿七日郊劳出征将军兆惠富德及诸将士礼成纪事·其二]和乐
和睦快乐
[二月廿七日郊劳出征将军兆惠富德及诸将士礼成纪事·其二]盈益
见“ 盈溢 ”。
[二月廿七日郊劳出征将军兆惠富德及诸将士礼成纪事·其二]几微
(1) 细微;细小
几微之差
(2) 征兆;迹象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