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宋尚书挽词二首】作者:周必大 朝代:宋代
[兵部宋尚书挽词二首]兵部宋尚书挽词二首原文
北客今无几,公才合奋飞。
再期骞禁密,仍世摄途归。
星动尚书履,霜留御史威。
桑榆初未逼,何乃露先晞。
[兵部宋尚书挽词二首]诗词问答
问:兵部宋尚书挽词二首的作者是谁?答:周必大
问:兵部宋尚书挽词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周必大的名句有哪些?答:周必大
[兵部宋尚书挽词二首]周必大兵部宋尚书挽词二首 书法图
兵部宋尚书挽词二首书法作品
[兵部宋尚书挽词二首]参考注释
[兵部宋尚书挽词二首]无几
(1) 很少,没有多少
所剩无几
(2) 没有多久;不久
无几死于任
[兵部宋尚书挽词二首]公才
谓可与三公相当的才能。《三国志·魏志·崔琰传》:“ 琰 又名之曰:‘ 孙 ( 孙礼 )疏亮亢烈,刚简能断, 卢 ( 卢毓 )清警明理,百练不消,皆公才也。’” 唐 刘长卿 《哭陈歙州》诗:“儒行公才竟何在,独怜棠树一枝存。”参见“ 公才公望 ”。
[兵部宋尚书挽词二首]奋飞
振翅飞翔,比喻人奋发有为
不能奋飞
[兵部宋尚书挽词二首]再期
亦作“ 再朞 ”。1.指服丧两年。期,一周年。旧时父母之丧为三年,但到第二个忌日即除去丧服,故称。《礼记·丧服小记》:“再期之丧,三年也。”《礼记·三年问》:“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然则何以三年也?曰:加隆焉尔也。焉使倍之,故再期也。” 郑玄 注:“言於父母加隆其恩,使倍期也。”
(2).两周年。 金 雷渊 《爱诗李道人若愚崧阳归隐图》诗:“我家 崧 前凡再朞,诗僧骚客相追随。”
[兵部宋尚书挽词二首]禁密
(1).指宫廷秘密。《三国志·魏志·杨阜传》:“ 阜 又上疏欲省宫人诸不见幸者,乃召御府吏问后宫人数,吏守旧令,对曰:‘禁密不得宣露。’ 阜 怒,杖吏一百,数之曰:‘国家不与九卿为密,反与小吏为密乎?’”《旧唐书·李德裕传》:“访闻近日駙马輒至宰相及要官私第,此辈无他才伎可以延接,唯是洩漏禁密,交通中外,羣情所知,以为甚弊。”
(2).保守秘密。《晋书·天文志上》:“此则仪象之设,其来远矣,绵代相传,史官禁密,学者不覩,故宣、盖沸腾。”
(3).犹禁近。指宫中官署或文学近侍之臣。 唐 韩愈 《进撰平淮西碑文表》:“今词学之英,所在麻列……外之则宰相公卿、郎官博士,内之则翰林禁密、游谈侍从之臣,不可一二遽数。”《旧唐书·令狐楚传》:“时 李逢吉 作相,极力援 楚 ,以 李绅 在禁密沮之,未能擅柄。”
[兵部宋尚书挽词二首]仍世
累世;历代。《晋书·武帝纪》:“粤在 魏 室,仍世多故。”《南史·谢弘微传》:“ 混 仍世宰相,一门两封。” 清 恽敬 《潮州韩文公庙碑文》:“ 禹 抑洪水,而水之氾滥仍世有之; 周公 兼夷狄驱猛兽,而夷狄猛兽之侵暴亦仍世有之。”
[兵部宋尚书挽词二首]尚书履
《汉书·郑崇传》:“ 哀帝 擢为尚书僕射,数求见諫争,上初纳用之。每见曳革履,上笑曰:‘我识 郑尚书 履声。’”后以“尚书履”指尚书的官职。 唐 苏颋 《夜发三泉即事》诗:“忝曳尚书履,叨兼使臣节。”
[兵部宋尚书挽词二首]御史
(1) 官名。秦以前指史官,明清指主管纠察的官吏
御史前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 又
顾召赵御史。
御史诣学宫。—— 清· 张廷玉《明史》
(3) 又
御史齐康。
[兵部宋尚书挽词二首]桑榆
(1) 夕阳的余辉照在桑榆树梢上,借指落日余光处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2) 比喻晚年
桑榆晚景
[兵部宋尚书挽词二首]何乃
(1).怎能,何能。《史记·蒙恬列传论》:“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脉哉?”《后汉书·列女传·袁隗妻》:“乃初成礼, 隗 问之曰:‘妇奉箕箒而已,何乃过珍丽乎?’”
(2).何况。《史记·田叔列传》:“将军尚不知人,何乃家监也!”《史记·东越列传》:“且 秦 举 咸阳 而弃之,何乃 越 也!” 明 李东阳 《太白行》:“龙攀凤附不自由,何乃弃君来事讎!”
(3).何故,为何。 汉 荀悦 《汉纪·高后纪》:“ 辟阳侯 曰:‘ 平原君 母死,何乃贺我?’”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十:“余乙巳春……作诗纪事,中有云:‘窃思 河 出 崑崙 墟,其势定可吞埏垓;何乃千里一曲直,如汞泻地往復回?’”
周必大,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