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新秋喜凉因寄兵部杨侍郎】_白居易 | 唐代

【新秋喜凉因寄兵部杨侍郎】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新秋喜凉因寄兵部杨侍郎]新秋喜凉因寄兵部杨侍郎原文

外强火未退,中锐金方战。
一夕风雨来,炎凉随数变。
徐徐炎景度,稍稍凉飙扇。
枕簟忽凄清,巾裳亦轻健。
老夫纳秋候,心体殊安便。
睡足一屈伸,搔首摩挲面。
褰帘对池竹,幽寂如僧院。
俯观游鱼群,仰数浮云片。
闲忙各有趣,彼此宁相见?昨日闻慕巢,召对延英殿。

[新秋喜凉因寄兵部杨侍郎]诗词问答

问:新秋喜凉因寄兵部杨侍郎的作者是谁?答:白居易
问:新秋喜凉因寄兵部杨侍郎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新秋喜凉因寄兵部杨侍郎是什么体裁?答:五古
问: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答:白居易

全唐诗

[新秋喜凉因寄兵部杨侍郎]参考注释

[新秋喜凉因寄兵部杨侍郎]外强

(1).外面强大。《新唐书·永安王孝基传》:“时 怀恩 挟异计,紿説 孝基 曰:‘ 夏城 坚,攻之引日, 宋金刚 在近,内拒外彊,一败涂地。不如顿兵待 秦王 破贼,则 夏 自孤,此谓不战而屈人也。’” 唐 白居易 《新秋喜凉因寄兵部杨侍郎》诗:“外彊火未退,中鋭金方战。”

(2).貌似强大。参见“ 外彊中乾 ”。

[新秋喜凉因寄兵部杨侍郎]金方

西方。《后汉书·虞傅盖臧传赞》:“ 先零 扰疆, 邓 崔 弃 凉 , 詡 燮 令图,再全金方。” 唐 王勃 《晚秋游武担山寺序》:“于时金方启序,玉律惊秋。” 清 吴伟业 《西北风》诗:“威加 河 朔金方整,地遶 幽 并 杀气多。”

[新秋喜凉因寄兵部杨侍郎]一夕

(1).一夜。《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 汉 刘向 《九叹·逢纷》:“思南 郢 之旧俗兮,肠一夕而九运。”

(2).指极短的时间。 宋 苏轼 《徐州上皇帝书》:“散冶户之财以啸召无赖,则乌合之众,数千人之仗,可以一夕具也。”

[新秋喜凉因寄兵部杨侍郎]风雨

(1).风和雨。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之一:“嘉穀卧风雨,稂莠登我场。”《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风雨萧萧夜正寒,扁舟急桨上危滩。”

(2).刮风下雨。《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视觅,天輒风雨,岭震云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汉书·朱博传》:“﹝ 朱博 ﹞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实上 愫方 哀怜他,沉默地庇护他,多少忧烦的事隐瞒着他,为他遮蔽大大小小无数次的风雨。”参见“ 风雨如晦 ”。

(4).比喻纷纷的议论和各种各样的传说。《文汇报》1992.2.15:“ 周 余 离婚,被毫不留情的新闻界大肆渲染,重笔浓墨,闹得满城风雨。”参见“ 满城风雨 ”。

[新秋喜凉因寄兵部杨侍郎]炎凉

热和冷,比喻对待地位不同的人或者亲热,或者冷淡的不同态度

世态炎凉

[新秋喜凉因寄兵部杨侍郎]徐徐

(1) 速度或节奏缓慢地

红旗徐徐升起

徐徐更谓之。——《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以缓慢而尊严的步伐

徐徐而来

[新秋喜凉因寄兵部杨侍郎]炎景

炎热的日光。 三国 魏 曹植 《槐赋》:“覆阳精之炎景,散流耀以增鲜。” 南朝 梁 江淹 《丹砂可学赋》:“左 昆吾 之炎景,右 崦嵫 之卿云。” 明 杨慎 《安公石馆赏并蒂莲得井字》诗:“露饮对璧人,凉颸失炎景。”

[新秋喜凉因寄兵部杨侍郎]稍稍

(1) 稍微

我的手表稍稍快了点

稍稍地侧着头。——《樱花赞》

(2) 逐渐;渐渐

稍稍蚕食之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宋· 王安石《伤仲永》

[新秋喜凉因寄兵部杨侍郎]凉飙

亦作“ 凉飇 ”。亦作“凉颷”。秋风。 汉 班婕妤 《怨歌行》:“常恐秋节至,凉飇夺炎热。” 唐 王勃 《易阳早发》诗:“复此凉飆至,空山飞夜萤。” 宋 王安石 《回桡》诗:“柴荆散策静凉飈,隐几扁舟 白下 潮。”

[新秋喜凉因寄兵部杨侍郎]枕簟

枕席。泛指卧具。《礼记·内则》:“敛枕簟,洒扫室堂及庭,布席,各从其事。” 唐 韩愈 《新亭》诗:“水文浮枕簟,瓦影荫龟鱼。” 宋 黄庭坚 《次韵曾子开舍人游籍田载荷花归》:“扫堂延枕簟,公子气翩翩。” 清 方文 《山中休夏》诗:“柴门枕簟恣高眠,虽无饱饭粥亦乐。”

[新秋喜凉因寄兵部杨侍郎]凄清

(1) 形容微寒

凄清的月光

(2) 凄凉

歌声凄清

[新秋喜凉因寄兵部杨侍郎]轻健

亦作“ 轻徤 ”。轻捷强健。 唐 王建 《赠阎少保》诗:“髭鬚虽白体轻健,九十三来却少年。”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动》:“ 郸县 侯生 者,於沤麻池侧得鱓鱼,大可尺围,烹而食之,髮白復黑,齿落更生,自此轻健。” 唐 白居易 《苦热喜凉》诗:“枕簟遂清凉,筋骸稍轻健。” 宋 朱熹 《答吕伯恭书》:“比日想益轻徤,但数日暑气异常,不知宜如何耳。”

[新秋喜凉因寄兵部杨侍郎]老夫

年老的男子自称

老夫自有主张,尔等不必多言

[新秋喜凉因寄兵部杨侍郎]心体

(1).指亲信、骨干。《书·君牙》“今命尔予翼,作股肱心膂” 孔 传:“今命汝为我辅翼股肱心体之臣。”

(2).指思想。《后汉书·延笃传》:“仁以枝叶扶疏为大,孝以心体本根为先。”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先生尝语学者曰:心体上着不得一念留滞,就如眼着不得些子尘沙。” 清 李渔 《蜃中楼·抗姻》:“原不怪形容蠢劣,几曾嫌心体愚顽,又何妨性格乖张。”

(3).指精神与肉体。 唐 白居易 《酬李少府曹长官舍见赠》诗:“低腰復歛手,心体不遑安。一路风尘下,方知为吏难。”

[新秋喜凉因寄兵部杨侍郎]安便

安适。 唐 白居易 《新秋喜凉》诗:“老夫纳秋候,心体殊安便。”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上将登封 泰山 。 益州 进白骡至,洁朗丰润,权奇伟异。上遂亲乘之,柔习安便,不知登降之倦。” 宋 苏轼 《游径山》诗:“近来愈觉世议隘,每到宽处差安便。”

[新秋喜凉因寄兵部杨侍郎]屈伸

亦作“ 屈申 ”。1.屈曲与伸舒。《礼记·乐记》:“屈伸俯仰,缀兆舒疾,乐之文也。”《后汉书·张奂传》:“蛇能屈申,配龙腾蛰。” 明 方孝孺 《书夷山稿序后》:“人之穷达,在心志之屈伸,不在贵贱贫富。” 张素 《足疾一百余日始杖行室中》诗:“屈伸非比无名指,便有 秦 医孰使闻。”

(2).进退。《荀子·不苟》:“与时屈伸,柔从若蒲苇,非懦怯也。”《宋书·宗室传·道规》:“兵法屈申有时,不可苟进。” 唐 魏归仁 《宴居赋》:“屈伸委运,行用随时。”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十:“有人既发展自我的个性,又能排除一切妨碍他的主观困难环境而进取,屈伸自如,从容自在。”

[新秋喜凉因寄兵部杨侍郎]搔首

以手搔头。焦急或有所思貌。《诗·邶风·静女》:“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唐 高适 《九日酬颜少府》诗:“纵使登高只断肠,不如独坐空搔首。” 清 纳兰性德 《霜天晓角》词:“休为西风瘦,痛饮频搔首。” 欧阳予倩 《关王庙》:“看起来绝了望生机已断,对苍天我这里搔首无言!”

[新秋喜凉因寄兵部杨侍郎]摩挲

用手抚摩

与一老公共摩挲铜人。——《后汉书·蓟子训传》

[新秋喜凉因寄兵部杨侍郎]幽寂

幽雅寂静,孤独寂寞

[新秋喜凉因寄兵部杨侍郎]僧院

佛教寺庙、寺院的总称

[新秋喜凉因寄兵部杨侍郎]俯观

从上往下看。旧题 汉 苏武 《诗四首》之四:“俯观 江 汉 流,仰视浮云翔。” 晋 刘伶 《酒德颂》:“俯观万物扰扰焉,如 江 汉 之载浮萍。”

[新秋喜凉因寄兵部杨侍郎]游鱼

游动的鱼。 汉 王逸 《机妇赋》:“高楼双峙,下临清池,游鱼衔饵,瀺灂其陂。”一本作“游鱼”。 唐 沉佺期 《入少密溪》诗:“游鱼瞥瞥双钓童,伐木丁丁一樵叟。” 清 魏源 《自定海归扬州舟中》诗之四:“谁言 牙 旷 絶,琴响出游鱼。” 清 许迎年 《和淑则园居病起作》:“方池新涨游鱼乐,兴寄 濠 梁《秋水篇》。”

[新秋喜凉因寄兵部杨侍郎]浮云

(1)

(2) 飘浮在天空中的云彩

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元· 关汉卿《窦娥冤》

(3) 比喻飘忽不定,未有定处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 李白《送友人》

[新秋喜凉因寄兵部杨侍郎]有趣

有兴味,有趣味

一本有趣的书

[新秋喜凉因寄兵部杨侍郎]彼此

对称词。指你我、双方,那个和这个

彼此错杂。——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军中之将,各有彼此。——《资治通鉴》

[新秋喜凉因寄兵部杨侍郎]相见

彼此会面

整个代表团在终点站与他们相见

[新秋喜凉因寄兵部杨侍郎]昨日

昨天

[新秋喜凉因寄兵部杨侍郎]召对

君主召见臣下令其回答有关政事、经义等方面的问题。 宋 苏辙 《谢除中书舍人又表》:“一封朝奏,夕闻召对之音;众 * 攻,终致南迁之患。” 明 高启 《西清对雨》诗:“坐咏西清暇,君王召对稀。”《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及至他得了讲官,大考起来,渐次升到国子监祭酒,便累蒙召对。”

[新秋喜凉因寄兵部杨侍郎]延英殿

亦省称“ 延英 ”。 唐 代宫殿名。在 延英门 内。《唐六典·尚书·工部》:“ 宣政 之左曰 东上阁 ,右曰 西上阁 ,次西曰 延英门 ,其内之左曰 延英殿 。” 肃宗 时,宰相 苗晋卿 年老,行动不便,天子特地在 延英殿 召对,以示优礼。后沿为故事。 唐 白居易 《寄隐者》诗:“昨日 延英 对,今日 崖州 去。” 宋 高承 《事物纪原·朝廷注措·延英》:“《唐书》:‘ 韩皋 曰: 延英 之置, 肃宗 以 苗晋卿 年老难步,故设之耳。’后代因以为故事。《宋朝会要》:‘ 康定 二年八月, 宋庠 奏: 唐 自中叶已还,双日及非时大臣奏事,别开 延英 赐对,今假日御 崇政 、 延和 是也。’”一说“ 延英 召对”始于 唐代宗 ,见《新唐书·苗晋卿传》。

,

  • 【寄冯著】_韦应物 | 唐代
  • 【寄冯著】_韦应物 | 唐代 >> 【寄冯著】_韦应物 | 唐代...

  • 【题从伯舍人道正里南园】_刘得仁 | 唐代
  • 【题从伯舍人道正里南园】_刘得仁 | 唐代 >> 【题从伯舍人道正里南园】_刘得仁 | 唐代...

  • 【和晋公三首】_李绅 | 唐代
  • 【和晋公三首】_李绅 | 唐代 >> 【和晋公三首】_李绅 |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