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偈颂二百零五首】_释正觉 | 宋代

【偈颂二百零五首】作者:释正觉 朝代:宋代

[偈颂二百零五首]偈颂二百零五首原文

不落阶级,卓卓超出三际。
曷用安排,十方自然畐塞。
五色线不我羁縻,七宝冠是谁严饰。

[偈颂二百零五首]诗词问答

问:偈颂二百零五首的作者是谁?答:释正觉
问:偈颂二百零五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正觉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正觉

[偈颂二百零五首]参考注释

[偈颂二百零五首]不落

(1).不掉下;不坠入。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梁朝 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谚云:‘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祕书。’”《四游记·华光皈依佛道》:“布施轮迴簿上,曾註汝父母生当受苦果,今日得汝皈依佛菩萨,该同往西方,不落轮迴之路。”

(2).不脱落。 唐 无名氏 《斑竹》诗:“殷痕苦雨洗不落,犹带 湘娥 泪血腥。”

(3).不须,不用。 清 薛雪 《一瓢诗话》:“ 杜少陵 诗,止可读,不可解。何也?……余谓:读之既熟,思之既久,神将通之,不落言詮,自明妙理。” 钱锺书 《围城》五:“她靠掌柜坐着,算得不落言诠的好广告。”

(4).酒器名,即凿落。 宋 陶穀 《清异录·器具》:“ 白乐天 《送春》诗云:‘银花不落从君劝,’不落,酒器也。”

[偈颂二百零五首]阶级

(1) 人们在社会上由于所处地位不同和对生产资料关系不同而分成的集团

(2) 等级

有两个主要的阶级——天生的贵族和平民

(3) 台阶

[偈颂二百零五首]卓卓

(1).高远貌。 汉 严忌 《哀时命》:“处卓卓而日远兮,志浩荡而伤怀。” 王逸 注:“卓卓,高貌。” 唐 孟郊 《峡哀》诗:“月魄高卓卓,峡窟清沉沉。”

(2).特立;高超出众。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嵇延祖 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羣。” 宋 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先祖之言行卓卓,幸遇而得铭其公与是。” 明 徐渭 《赠沉母序》:“ 伯子 又知书,能操笔,而比於分隶,行卓卓为乡人表。” 鲁迅 《准风月谈·中国文坛的悲观》:“我们现在大抵只知道 嚣俄 和 霍普德曼 是卓卓的文人。”

[偈颂二百零五首]超出

超越;超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其超出万物,亦已灵矣。” 瞿秋白 《乱弹·谈谈<三人行>》:“因为他的思想的水平线和科学智识的丰富,超出于许多自以为‘写实主义文学家’之上。”

[偈颂二百零五首]安排

事先规定的程序

[偈颂二百零五首]十方

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十个方位

[偈颂二百零五首]自然

(1) 宇宙万物;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总和,即整个物质世界,自然界

改造自然

自然之理也。——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择于自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近于自然。——蔡元培《图画》

(2)

(3) 属于或关于自然界的、存在于或产生于自然界的、非人为的

自然现象

自然之验。——《史记·货殖列传》

(4) 不勉强,不拘束,不呆板

他的动作很自然

复得返自然。(指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自然蛾眉。——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

听其自然

(6) 当然

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鲁迅《朝花夕拾》

[偈颂二百零五首]五色线

(1).古代补衮用五色线。因用以喻臣下规谏皇帝的文辞。 唐 杜牧 《郡斋独酌》诗:“平生五色线,愿补 舜 衣裳。”

(2).比喻文章华美。 明 文彭 《博士诗集》下:“词场十度游,终迷五色线。”

[偈颂二百零五首]羁縻

亦作“ 羈靡 ”。亦作“羇縻”。1.系联。《汉书·郊祀志下》:“方士之候神入海求 蓬莱 者终无验……天子犹羈縻不絶,几遇其真。” 颜师古 注:“羈縻,繫联之意。马络头曰羈也。牛靷曰縻。”

(2).笼络;怀柔。 汉 司马相如 《难蜀父老》:“盖闻天子之牧夷狄也,其义羈縻勿絶而已。”《汉书·匈奴传下》:“其慕义而贡献,则接之以礼让,羈靡不絶。”《旧唐书·徐坚传》:“ 坚 以蛮夷生梗,可以羈縻属之,未得同华夏之制,劳师远涉。”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喇嘛效顺最早,而其术盛行东土,又夙为 蒙古 诸部落所崇信,故优礼彼教政,以羈縻外藩。” 清 龚自珍 《对策》:“臣考 三代 之于荒服,羇縻之而已。”

(3).束缚;控制。 三国 蜀 诸葛亮 《答法正书》:“文法羈縻,互相承奉。” 唐 高适 《奉和鹘赋》:“嗟日月之云迈,犹羈縻而见婴。”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二》:“古者洪荒之世……政刑未备。羈縻所及,大者百里而已。”

(4).拘禁。 宋 文天祥 《<指南录>后序》:“予羈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 清 李渔 《蜃中楼·授诀》:“朕见他是个有用之才,不忍加之屠戮,羈縻在 洞庭 东海 之间。”

(5).指羁縻州。 唐 皮日休 《忧赋》:“是以先王谓之荒服,后嗣谓之羈縻。” 宋 欧阳修 《<五代职方考>序》:“ 唐 之封疆远矣,前史备载,而羈縻寄治虚名之州在其间。”参见“ 羈縻州 ”。

[偈颂二百零五首]七宝

(1).佛教语。七种珍宝。佛经中说法不一,如:《法华经》以金、银、琉璃、砗磲、码碯、真珠、玫瑰为七宝;《无量寿经》以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为七宝;《大阿弥陀经》以黄金、白银、水晶、瑠璃、珊瑚、琥珀、砗磲为七宝;《恒水经》以白银、黄金、珊瑚、白珠、砗磲、明月珠、摩尼珠为七宝。

(2).佛教语。七种王者之宝。《轮王七宝经》:“其王出时有七宝现。何等为七?所谓轮宝、象宝、马宝、主藏臣宝、主兵臣宝、摩尼宝、女宝。如是七宝随王出现。” 唐 寒山 《诗》之二六一:“我见转轮王,千子常围绕。十善化四天,庄严多七宝。”《新唐书·后妃传上·则天武皇后》:“太后又自加号 金轮 圣神皇帝 ,置七宝於廷:曰金轮宝、曰白象宝、曰女宝、曰马宝、曰珠宝、曰主兵臣宝、曰主藏臣宝,率大朝会则陈之。”

(3).泛指多种宝物。《西京杂记》卷三:“有琴长六尺,安十三絃,二十六徽,皆用七宝饰之,铭曰‘璠璵之乐’。” 唐 李峤 《床》诗:“玳瑁千金起,珊瑚七宝粧。”《宋史·舆服志一》:“ 东都 旧制,輦饰以玉,裙网用七宝,而滴子用真珠。”

(4).用以形容用多种宝物装饰的器物。《西京杂记》卷二:“ 武帝 为七宝牀。”《隋书·高祖纪下》:“己卯,突厥遣使献七宝盌。”《隋唐演义》第八二回:“ 玄宗 命设七宝文几於御座之旁。” 叶玉森 《印度故宫词》:“箕踞曾瞻七宝冠,笙歌更逐群魔舞。”

(5).比喻卓异杰出的人物。 唐 黄滔 《南海韦尚书》:“伏惟尚书,象外三山,人间七宝,体天地方圆之製,法阴阳昇伏之机。”

(6).指七种特殊的功用。《小五义》第二六回:“皆因他(指‘七宝刀’)有‘四絶’‘三益’之妙:一决胜负,二防贼盗,三诛刺客,四避神邪,谓之四絶;切金、断玉、吹毛髮,谓之三益……这‘四絶’‘三益’,俗呼谓之‘七宝’。”

(7).称以各种佐料合成之物。参见“ 七宝茶 ”、“ 七宝五味粥 ”、“ 七宝羹 ”。

[偈颂二百零五首]严饰

装饰美盛;盛饰。 晋 法显 《佛国记》:“其城门上张大幃幕,事事严饰,王及妇人采女皆住其中。”《妙法莲华经·序品》:“为供舍利,严饰塔庙。”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淄水》:“庙在山之左麓,庙像东面,华宇修整,帝图严饰,轩冕之容穆然。”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崔韬》:“见一女子,奇丽严饰,昇厅而上。” 叶圣陶 《倪焕之》三:“他原以为自己沉沦在地狱里,谁知竟有人严饰这个地狱,使它成为天堂。”

,

  • 【句】_谌祜 | 宋代
  • 【句】_谌祜 | 宋代 >> 【句】_谌祜 | 宋代...

  • 【句】_石延年 | 宋代
  • 【句】_石延年 | 宋代 >> 【句】_石延年 | 宋代...

  • 【鹧鸪天】_佚名 | 宋代
  • 【鹧鸪天】_佚名 | 宋代 >> 【鹧鸪天】_佚名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