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守顾天锡乃兄会于吉贰守柳邦用以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一联为题送之余亦赋十绝以见意·其六】作者:江源 朝代:明代
[吉守顾天锡乃兄会于吉贰守柳邦用以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一联为题送之余亦赋十绝以见意·其六]原文
赠君珠玉三百幅,饮君美酒数十斛。
渭城之唱君莫听,棠棣之诗我三复。
[吉守顾天锡乃兄会于吉贰守柳邦用以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一联为题送之余亦赋十绝以见意·其六]诗词问答
问:《吉守顾天锡乃兄会于吉贰守柳邦用以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一联为题送之余亦赋十绝以见意·其六》的作者是谁?答:江源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江源的名句有哪些?答:江源
[吉守顾天锡乃兄会于吉贰守柳邦用以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一联为题送之余亦赋十绝以见意·其六]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屋韵
[吉守顾天锡乃兄会于吉贰守柳邦用以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一联为题送之余亦赋十绝以见意·其六]参考注释
[吉守顾天锡乃兄会于吉贰守柳邦用以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一联为题送之余亦赋十绝以见意·其六]赠君
犹赠公。 清 钮琇 《觚賸·自怡编序》:“先赠君 芥葊公 ,春秋六十有八,性喜读书。”
[吉守顾天锡乃兄会于吉贰守柳邦用以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一联为题送之余亦赋十绝以见意·其六]珠玉
(1) 珠和玉;泛指珠宝
(2) 比喻妙语或美好的诗文
(3) 比喻丰姿俊秀的人;亦喻俊杰,英才
[吉守顾天锡乃兄会于吉贰守柳邦用以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一联为题送之余亦赋十绝以见意·其六]三百
《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刑昺 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后以“三百”指代《诗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三百之蔽,义归无邪。” 清 姚鼐 《<敦拙堂诗集>序》:“文士得三百之义者,莫如 杜子美 。”参见“ 三百篇 ”。
[吉守顾天锡乃兄会于吉贰守柳邦用以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一联为题送之余亦赋十绝以见意·其六]美酒
色、香、味俱佳的酒;好酒
美酒佳肴
[吉守顾天锡乃兄会于吉贰守柳邦用以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一联为题送之余亦赋十绝以见意·其六]渭城
(1).地名。本 秦 都 咸阳 , 汉高祖 元年改名 新城 ,后废。 武帝 元鼎 三年复置,改名 渭城 。 东汉 并入 长安县 。治所在今 陕西 咸阳 东北二十里。 唐 王维 《观猎》诗:“风劲角弓鸣,将军猎 渭城 。” 元 王士熙 《送巨德新》诗:“ 渭城 秋水汎红莲,白雪 梁园 作赋年。”
(2).乐府曲名。亦名《阳关》。 唐 王维 《送人使安西》诗:“ 渭城 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 阳关 无故人。”
(3).后来谱入乐府,便以诗中“渭城”名曲。 唐 刘禹锡 《与歌者何戡》诗:“旧人唯有 何戡 在,更与殷勤唱《渭城》。” 清 袁于令 《西楼记·之任》:“一朝打散如浪萍,几句 楚江 情,分明唱《渭城》。” 郁达夫 《湖上杂咏》之一:“如今刼后河山改,来听 何戡 唱《渭城》。”
[吉守顾天锡乃兄会于吉贰守柳邦用以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一联为题送之余亦赋十绝以见意·其六]棠棣
(1).木名。即郁李。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竹林》:“《诗》云:‘棠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按,此为逸诗。《论语·子罕》引作“唐棣”。《晋书·索靖传》:“芝草蒲陶还相继,棠棣融融载其华。”
(2).花名。俗称棣棠。花黄色,春末开。 唐 李商隐 《寄罗劭兴》诗:“棠棣黄花发,忘忧碧叶齐。” 冯浩 笺注:“《尔雅》分列唐棣、栘,棠棣、棣,而疏以《召南·唐棣之华》、《小雅·常棣之华》分属之。《本草》合引於郁李下。今且未细剖,而其花或白或赤,皆不言黄。故 程氏 谓今人园圃中有名棣棠者,花繁黄色, 义山 其指此耶?所揣颇似之矣。”
(3).《诗·小雅·常棣》篇,是一首申述兄弟应该互相友爱的诗。“常棣”也作“棠棣”。后常用以指兄弟。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中咏《棠棣》匪他之诫,下思《伐木》友生之义。” 唐 张九龄 《和苏侍郎小园夕霁寄诸弟》:“兴属蒹葭变,文因棠棣飞。人伦用忠厚,帝德已光辉。” 宋 苏轼 《生日王郎以诗见庆次其韵并寄茶二十一片》:“棠棣并为天下士,芙蓉曾到海边郛。” 明 沉鲸 《双珠记·遗珠入宫》:“棠棣久飘零,几回寂寂,闻鸟顿心惊。”
[吉守顾天锡乃兄会于吉贰守柳邦用以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一联为题送之余亦赋十绝以见意·其六]三复
犹言三遍。《新唐书·忠义传中·张巡》:“读书不过三復,终身不忘。”
谓反复诵读。 晋 陶潜 《答庞参军》诗序:“三復来貺,欲罢不能。” 唐 李白 《任城寺大钟铭》:“天书褒荣,辉之简牘,稽首三復,子孙其传。” 金 宇文虚中 《姑苏滕惇礼榜所居阁曰斋心》诗:“老夫未涉天游趣,三復《南华》第四篇。” * 《我国抗战四周年之民主政治》:“‘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这两句古语,值得政府当局三复的。”参见“ 三復白圭 ”。
明代,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