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穆少春吏部】作者:朱灌甫 朝代:明代
[寄穆少春吏部]寄穆少春吏部原文
阙下投书去不返,山中种豆今何如。
欲问形容向来使,臞然应似楚三闾。
[寄穆少春吏部]诗词问答
问:寄穆少春吏部的作者是谁?答:朱灌甫
问:寄穆少春吏部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寄穆少春吏部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朱灌甫的名句有哪些?答:朱灌甫
[寄穆少春吏部]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寄穆少春吏部]参考注释
[寄穆少春吏部]阙下
(1).宫阙之下。借指帝王所居的宫廷。《史记·梁孝王世家》:“於是 梁王 伏斧质於闕下,谢罪,然后太后、 景帝 大喜,相泣,復如故。”《后汉书·南蛮传》:“﹝帝﹞下令之后, 槃瓠 遂衔人头造闕下。” 宋 乐史 《广卓异记·宰相有二亲》:“其年,从 周太祖 征 河中 ,次年献捷闕下。”
(2).借指京城。 唐 贾岛 《寄毗陵彻公》诗之二:“别离从闕下,道路向 山阴 。”《明史·选举志三》:“推(推官)、知(知县)拟擢臺省,候命闕下,去留不得自如。” 清 姚鼐 《祭侍潞川文》:“ 鼐 以疾还,君留闕下。”
[寄穆少春吏部]投书
(1).投交书信。亦指所投交的书信。《汉书·赵广汉传》:“又教吏为缿筩,及得投书,削其主名,而託以为豪桀大姓子弟所言。”《三国志·魏志·国渊传》:“时有投书诽谤者, 太祖 疾之。” 清 鲁一同 《关忠节公家传》:“夷不报命而急战,战方交则投书议和。” 鲁迅 《华盖集续编·(也许是广告)为半农题记<何典>后,作》:“两三月后,报章上就有投书出现,说 会稽 先生不懂催眠术,以此欺人。”
(2).谓将文书或信件投入水中。 晋 庾阐 《吊贾生文》:“涉 湘川 而观 汨水 ,临 贾生 投书之川。”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地理》:“ 汪藻 彦章 为 江西 提学,作《石头驛记》云:‘自 豫章 絶 江 而西……曰 石头渚 ,世以为 殷洪乔 投书之地。’”
(3).扔下书籍。《晋书·文苑传·赵至》:“ 至 感母言,诣师受业,闻父耕叱牛声,投书而泣。”
[寄穆少春吏部]何如
(1) 如何,怎么样
今日之事何如。——《史记·项羽本纪》
诚好恶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则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胜过或不如
与其强攻,何如智取
[寄穆少春吏部]形容
描述
以寸管形容。——清· 林觉民《与妻书》
[寄穆少春吏部]向来
(1) 一贯如此
(2) 先前
向来之烟霞。——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向来不过笼络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寄穆少春吏部]臞然
清瘦貌。 宋 叶适 《<罗袁州文集>序》:“其据案生面凛然,政足以苏息其民;退食寒质臞然,文足以黼藻其身。” 元 萨都剌 《赠别鹫峰上人》诗引:“顷之,相会阁上,臞然如鹤,悠然如云。” 明 唐顺之 《蔡南村寿诗》:“我识 南村 叟,臞然一逸民。” 清 戴名世 《倪生诗序》:“生之父臞然老儒,伤其子之早世,为刻其诗若干首。”参见“ 臞儒 ”。
[寄穆少春吏部]楚三闾
指 屈原 。因其曾任 楚国 三闾大夫,故称。 元 刘致 《殿前欢·道情》曲:“ 楚 三閭 葬 汨罗 ,名犹播。”《全元散曲·喜春来·四节》:“五月五,谁弔 楚 三閭 ?”
明代,朱灌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