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谨和老人除日】_洪咨夔 | 宋代

【谨和老人除日】作者:洪咨夔 朝代:宋代

[谨和老人除日]谨和老人除日原文

吾道何通塞,人情自寂喧。
无羔还可茗,有鹤不须钱。
议论追嘉佑,声名续贞元。
寿亲惟此尔,一笑柏椒边。

[谨和老人除日]诗词问答

问:谨和老人除日的作者是谁?答:洪咨夔
问:谨和老人除日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洪咨夔的名句有哪些?答:洪咨夔

[谨和老人除日]洪咨夔谨和老人除日 书法图

【谨和老人除日】_洪咨夔 | 宋代
谨和老人除日书法作品

[谨和老人除日]参考注释

[谨和老人除日]吾道

我的学说或主张。《论语·里仁》:“子曰:‘ 参 乎!吾道一以贯之。’” 唐 杜甫 《屏迹》诗之二:“用拙存吾道,幽居近物情。”《宋史·道学传二·杨时》:“ 顥 目送之曰:‘吾道南矣。’” 章炳麟 《致陶柳二子书》:“闻 孙逸仙 亦倡是説,窃幸吾道不孤。”

[谨和老人除日]通塞

(1).谓境遇之顺逆。《易·节》:“不出户庭,知通塞也。” 晋 潘岳 《西征赋》:“生有脩短之命,位有通塞之遇。” 唐 李商隐 《酬别令狐补阙》诗:“人生有通塞,公等繫安危。”《剪灯新话·富贵发迹司志》:“小而一身之荣悴通塞,大而一国之兴衰治乱。”

(2).通畅与阻塞。 唐 杜甫 《归梦》诗:“道路时通塞,江山日寂寥。” 宋 苏轼 《与王敏仲》之十五:“闻遂作管引蒲涧水甚善。每竿上,须钻一小眼,如菉豆大,以小竹针窒之,以验通塞。”

(3).指诗文的通顺与艰涩。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四:“诗用虚活字,时有难易;易若剖蚌得珠,难如破石求玉,且工且易,愈苦愈难,此通塞不同故也。”

[谨和老人除日]人情

(1) 人的感情;人之常情

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世说新语·自新》

(2) 情面;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3) 恩惠,情谊

做个人情

(4) 赠品、礼品

送人情

忙又引了拜见贾母,将人情土物各种酬献了。——《红楼梦》

[谨和老人除日]不须

不用;不必。《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 尧 不须 许由 、 巢父 ,而建号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齐 ,而王道以成。” 唐 张志和 《渔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哥哥若到 襄阳府 ,怕你不须见我爹爹妈妈。”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养着四大盆石榴,两盆夹竹桃,和许多不须费力而能开花的小植物。”

[谨和老人除日]议论

评议讨论时表示的意见

[谨和老人除日]嘉佑

谓上天的降福和保佑。《宋书·乐志二》:“皇圣膺嘉祐,帝业凝休祥。”

[谨和老人除日]声名

名声;名誉

第三是三仙姑的声名不好。——《小二黑结婚》

[谨和老人除日]贞元

(1).纯正。语本《易·乾》:“元亨利贞。” 高亨 注:“乾,卦名,天也。元,善也。亨,美也。利,利物也。贞,正也。天有善、美、利物、贞正之德……《文言》谓君子亦有此德。” 南朝 梁 江淹 《五侍中为南蛮校尉诏》:“侍中领祕书监驍骑将军 奂 ,秉心贞元,志局开亮,绩誉之美,在公屡彰。”

(2).古以元亨利贞喻春夏秋冬,故借指时令的周而复始和天道人事的转换。 明 张居正 《贺冬至表》:“纪贞元而应度,按时令以承禧。” 清 叶廷琯 《梅孙以甲乙元旦诗见示依韵和之》:“世事偶然成剥復,天心於此见贞元。”参见“ 贞下起元 ”。

,

【谨和老人除日】_洪咨夔 | 宋代
  • 【杨十三虞卿在希颜上人房纳凉余时在村舍归和】_李廌 | 宋代
  • 【杨十三虞卿在希颜上人房纳凉余时在村舍归和】_李廌 | 宋代 >> 【杨十三虞卿在希颜上人房纳凉余时在村舍归和】_李廌 | 宋代...

    【谨和老人除日】_洪咨夔 | 宋代
  • 【将归】_黄公度 | 宋代
  • 【将归】_黄公度 | 宋代 >> 【将归】_黄公度 | 宋代...

    【谨和老人除日】_洪咨夔 | 宋代
  • 【七交七首张判官】_欧阳修 | 宋代
  • 【七交七首张判官】_欧阳修 | 宋代 >> 【七交七首张判官】_欧阳修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