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自丹徒跋马至象山渡江驻焦山】_乾隆 | 清代

【自丹徒跋马至象山渡江驻焦山】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自丹徒跋马至象山渡江驻焦山]原文

三度驻金未驻焦,隐虞顿置笑松寥。

回銮得趁一时兴,策骑偷逍十里遥。

信是无双栖净域,还因有暇陟崇椒。

水天俯仰惟空阔,小矣奚称隐士招。

[自丹徒跋马至象山渡江驻焦山]诗词问答

问:《自丹徒跋马至象山渡江驻焦山》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自丹徒跋马至象山渡江驻焦山]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四十九

2. 辛未丁丑壬午往来渡江皆驻金山焦山虽屡到曾未一驻

[自丹徒跋马至象山渡江驻焦山]参考注释

[自丹徒跋马至象山渡江驻焦山]三度

三种尺寸。《周礼·考工记·辀人》:“輈有三度,轴有三理。国马之輈,深四尺有七寸,田马之輈,深有四尺,駑马之輈,深三尺有三寸。”

指治国必须考虑的三个方面。《管子·五辅》:“所谓三度者何?曰:上度之天时,下度之地宜,中度之人顺。”

[自丹徒跋马至象山渡江驻焦山]隐虞

隐患。 明 申时行 《题<清秋出塞图>》诗:“安得再起司马登戎枢,坐紆长策销隐虞。”

[自丹徒跋马至象山渡江驻焦山]顿置

(1).犹拐角。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且为生述自 东察院 至 扶风桥 路径,顿置曲折,无纤毫误。”

(2).犹趸批。顿,用同“ 躉 ”。 清 冯桂芬 《用钱不废银议》:“盖民间各种贸易,往往顿置论银,而零卖论钱。”

[自丹徒跋马至象山渡江驻焦山]回銮

君王出巡后还宫

[自丹徒跋马至象山渡江驻焦山]一时

(1) 一个时期

此一时彼一时

一时多少豪杰。——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短时间

一时半刻

一时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一时从者千人。——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同一时候。

一时收禽(一时:同时。禽:通[擒]。收禽:逮捕奸党)。——《后汉书·张衡传》

一时皆下。——唐·李朝威《柳毅传》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4) 一些时候

攻一时。——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自丹徒跋马至象山渡江驻焦山]双栖

(1).飞禽雌雄共同栖止。 三国 魏 曹植 《种葛篇》:“下有交颈兽,仰见双栖禽。” 宋 吕同老 《水龙吟·白莲》词:“双栖雪鷺,夜寒惊起。” 清 孔尚仁 《桃花扇·题画》:“这泥落空堂帘半捲,受用煞双栖紫燕。”

(2).比喻夫妻共处。《花月痕》第四五回:“双栖成泡影,剩两行红泪,伤心者何以哭之?”

[自丹徒跋马至象山渡江驻焦山]水天

水与天。多指水天交接处。 唐 白居易 《宿湖中》诗:“水天向晚碧沉沉,树影霞光重叠深。” 元 张翥 《忆吴兴》诗:“半山塔寺藏云树,绕郭楼臺住水天。” 明 王思任 《游洞庭山记》:“晚乃泊於 韩村 之湖口,大月点空,满天作青火色。放眼五百里一敛,而水天之白未尽。” 丁玲 《记游桃花坪》:“我站在船头上,靠着篷边,我极目望着水天交界的远处。” 刘白羽 《长江三日·十一月十七日》:“水天极目之处,灰蒙蒙的远山展开一卷清淡的水墨画。”

[自丹徒跋马至象山渡江驻焦山]俯仰

(1) 低头和抬头,泛指随便应付

左右周旋,进退俯仰。——《左传·定公十五年》

俯仰由人

(2) 比喻很短的时间

俯仰之间,已成陈迹。——王羲之《兰亭集序》

[自丹徒跋马至象山渡江驻焦山]空阔

广阔而没有阻碍视线的东西

平野空阔

[自丹徒跋马至象山渡江驻焦山]隐士

隐居不做官的人

魏有隐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

  • 【四朝选藻册十首(亨)·其九·马世荣碧桃倚石】_乾隆 | 清代
  • 【四朝选藻册十首(亨)·其九·马世荣碧桃倚石】_乾隆 | 清代 >> 【四朝选藻册十首(亨)·其九·马世荣碧桃倚石】_乾隆 | 清代...

  • 【唐寅湖光晴色即用其韵二首·其一】_乾隆 | 清代
  • 【唐寅湖光晴色即用其韵二首·其一】_乾隆 | 清代 >> 【唐寅湖光晴色即用其韵二首·其一】_乾隆 | 清代...

  • 【解语花·橄榄】_杜文澜 | 清代
  • 【解语花·橄榄】_杜文澜 | 清代 >> 【解语花·橄榄】_杜文澜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