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作者:朱敦儒 朝代:宋代
[清平乐]清平乐原文
相留不住。
又趁东风去。
楼外夕阳芳草路。
今夜短亭何处。
杏花斜压阑干。
朱帘不卷春寒。
惆怅黄昏前后,离愁酒病厌厌。
[清平乐]诗词问答
问:清平乐的作者是谁?答:朱敦儒
问:清平乐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清平乐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朱敦儒的名句有哪些?答:朱敦儒
[清平乐]朱敦儒清平乐 书法图
清平乐书法作品
[清平乐]参考注释
[清平乐]相留
挽留。《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两人见是真仙来度他,不好相留。”《红楼梦》第九一回:“吓的 寳玉 站起身来,往外忙走, 黛玉 也不敢相留。”
[清平乐]不住
(1).不停;不断。 南朝 梁 沉约 《千佛颂》:“不常不住,非今非昔。” 唐 李白 《早发白帝城》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宋 岳飞 《小重山》词:“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茅盾 《小巫》:“ 菱姐 看见老爷脸上有点喜色,不住的点头。”
(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目的没有实现。 鲁迅 《故事新编·补天》:“﹝伊﹞疑心这东西就白薯似的原在泥土里,禁不住很诧异了。” 艾蕉 《雨》:“母亲忍不住了,连忙帮女儿脱下了湿衣。”
[清平乐]东风
(1) 从东方吹来的风
小楼昨夜又东风。——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风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
东风吹向天地外,荡尽人间群魔妖。——《天安门诗八首》
[清平乐]夕阳
傍晚的太阳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清平乐]芳草
(1).香草。 汉 班固 《西都赋》:“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 蜀 。” 后蜀 毛熙震 《浣溪沙》词:“花榭香红烟景迷,满庭芳草緑萋萋。” 明 沉鲸 《双珠记·家门始终》:“万古千愁人自老,春来依旧生芳草。”
(2).比喻忠贞或贤德之人。《楚辞·离骚》:“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王逸 注:“以言往日明智之士,今皆佯愚,狂惑不顾。” 宋 刘攽 《泰州玩芳亭记》:“《楚辞》曰:‘惜吾不及古之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自诗人比兴,皆以芳草嘉卉为君子美德。”
[清平乐]短亭
离城五里的亭子叫短亭(离城十里的亭子叫长亭)
[清平乐]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清平乐]阑干
(1) 纵横交织;弥漫嵌合
瀚海阑干百丈冰
(2) 用竹、木、金属等制成的遮拦物
(3) 横流的样子
忍不住泪珠阑干
[清平乐]朱帘
红色帘子。 南朝 梁 江淹 《灵丘竹赋》:“綺疏蔽而停日,朱帘开而留风。” 唐 王勃 《滕王阁》诗:“画栋朝飞 南浦 云,朱帘暮捲 西山 雨。” 宋 秦观 《望海潮·金陵怀古》词:“花发路香,鶯啼人起,朱帘十里春风。”
[清平乐]春寒
指春季寒冷的气候
春寒料峭
冬暖易春寒
[清平乐]惆怅
伤感;愁闷;失意
羁旅而无友生,惘怅兮而私自怜。——《楚辞·九辩》
惆怅人亡书亦绝,后人无复见《青囊》!——《三国演义》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清平乐]黄昏
(1) 日落以后至天还没有完全黑的这段时间
奄奄黄昏后。——《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渐黄昏清角吹寒。——宋· 姜夔《扬州慢》
(2) 见[傍晚]
[清平乐]前后
(1) 早于或迟于某一特定时间的一段时期
冬之望日前后。——清· 林觉民《与妻书》
春节前后
(2) 大约在特定的时间
在1969年前后
(3) 指时间上从开始到结束
全场演出前后用了两小时
(4) 总共
她前后来过四次
(5) 某一地点的前面和后面
宅院前后都已绿化
(6) 正面和背面
前后受敌
[清平乐]离愁
离别的愁苦
离愁别绪(离别亲友的愁苦心情)
[清平乐]病厌厌
见“ 病懨懨 ”。
宋代,朱敦儒